黑龍江省考即將開始,有沒有什麼“臨時抱佛腳”的辦法?

黑龍江省下半年省考考試在即,對於各位考生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很多考生在緊迫的時間以及壓力下,不知從何處發力。但其實只要抓住最後的備考時刻,有針對性的複習,就可以實現申論快速提分。臨時抱佛腳,要抱就抱這尊“佛”,接下來將為大家介紹幾個黑龍江省公務員考試備考技巧:

一、小題精準突破努力提升

小題每一道分值佔比雖小,但是總分值佔比較重,而作文想要拉開分差比較難。因此,小題努力提升,是申論在最後時刻的重要抓手。

申論材料篇幅冗長,閱讀量較大,相對來說比較困難。但申論又是一項材料為王的考試科目,精準理解材料是重中之重。所以分清材料類型,確定閱讀重點十分重要。案例型材料是這幾年省考、國考的命題大方向,在最後關頭應著重突破。

案例型材料顧名思義是講述一個故事,而這種材料最能夠考驗考生的個人閱讀分析能力。許多考生會將案例進行縮寫作為作答的答案,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案例型材料往往重視的是在分析材料後聯繫題幹關鍵詞所得出的啟示。

數據型材料則是通過羅列數據,百分比等解釋、強調觀點,需要關注文字較為集中的部分,或是通過數據間的對比得出結論,重點不在於數字本身,往往是高、低、多、少、快、慢等描述。

觀點型材料較為簡單,但由於已經是較為總結、概括性的描述,需要精讀。專家學者、官員的觀點正確的概率較大,網友等觀點則需要進行分辨。

二、作文巧用材料

在最後階段,再去大量的積累好詞好句並不現實。對於尚未充分準備的考生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在寫作部分求新求異,而是求穩求準。作文部分仍舊貫穿材料為王的原則,爭取做到平穩取勝。

在申論作文的寫作中很多考生缺乏案例的積累,不能做到信手拈來。這就要求考生能夠靈活運用材料內案例進行適當的改寫,往往我們可以利用要素法進行案例的重組,即主體+處境+做法+結果+啟示。

材料:我講一個關於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治理西湖的事情。當時,西湖內淤泥壅塞、湖草蔓生,使得西湖容量日漸減少,淡水不敷居民飲用。蘇東坡決心清理淤泥蔓草,他動用數幹勞力,費時四個月得以竣工。

請根據以上材料進行改寫:

1.蘇東坡治理西湖。(主體+做法)

蘇東坡採取清理淤泥的方式治理西湖。(做法的具體化)

2.蘇東坡被貶杭州為官時,採取清理淤泥的方式治理西湖。(主體+處境+做法)

3.蘇東坡被貶杭州為官時,採取清理淤泥的方式治理西湖。不僅美化了西湖周邊的生態環境,更為關鍵的是解決了當地百姓的用水難題。(主體+處境+做法+結果)

4.蘇東坡被貶杭州為官時,採取清理淤泥的方式治理西湖。不僅美化了西湖周邊的生態環境,更為關鍵的是解決了當地百姓的用水難題。由此可見,為官者要為百姓辦實事謀福利,心繫百姓。(主體+處境+做法+結果+啟示)

我們發現通過要素法既可以巧妙化用材料內案例又可以精準控制案例字數。一個案例儘量詳述,兩個案例可以形成正反對比,多個案例可以形成排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