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猛MSCI重磅來了:2800億巨資建倉A股,中盤股最受益

A股大消息!外資買、買、買,買不停!

今日凌晨6點,MSCI宣佈了半年指數評估結果,將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並且以中盤股為主,增加了204只中國A股。

由於這次新增了中盤股,業內預計主動和被動資金合計最高可達400億美元(2800億人民幣)的巨資,比以往的兩次都要高很多。

MSCI官宣:

3大要點來了

今天凌晨明晟公司(MSCI)發佈11月份半年度指數評估結果主要有及以下幾點:

1、 明晟公司(MSCI)宣佈將把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本次調整將於11月26日收盤後實施,27日生效;

基金君點評:如約而至,5%到20%的三步走戰略的最後一步,並且是最重要的一步!

前兩部分別是2019年5月,MSCI會把指數中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增加至10%,同時以10%的納入因子納入中國創業板大盤A股。2019年8月MSCI會把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0%增加至15%。

2、 MSCI中國指數中將增加204只中國A股,其中189家為中盤股,現有268個成份股的納入因子將從15%增加到20%;

基金君點評:中盤股最受益,很早之前就預計了這次中盤股新納入很多,對應A股市場基本就是在滬深300指數之外的最大股票,或者對應中證500指數的中相對較大的股票。

3、 中國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將分別提升為12.1%和4.1%;

基金君點評:這個權重比例比之前的大幅提升了,對比8月份那次,15%權重對應的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分別為7.79%和2.46%。

從提升幅度來看,這次非常大,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比例提升了2/3,這主要是由於新納入204只股票的原因。

能帶來多少增量資金?

最狠提到2800億!

對於A股投資來說,更關注的是能帶來多少資金!

由於上述官宣的內容,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一下從2.46%提高到了4.1%,遠遠高於此前不到1個百分點的提升比例,這次帶來的資金量不尋常。

先來看看被動資金,有券商預測,本次MSCI擴容有望帶來的被動增量資金規模約493億元人民幣,其中會給中盤股帶來約為212億元人民幣。

該機構測算,11月中盤股按20%比例納入帶來的被動增量資金約212億人民幣,大盤股納入比例由15%提升至20%帶來的增量資金約281億人民幣。

但是更大的資金來自於主動配置基金,國盛證券預計,MSCI第三次擴容將帶來約2200億元增量資金,佔全年MSCI引入外資的45%。

由於中盤股為主的大批股票的納入,有些券商的預測更高,中金王漢鋒等報告表示,預計本次調整給A股帶來的被動及主動增量資金規模約350億到400億 美元(2450億到2800億人民幣),較今年5月、8月兩次納入的資金流入規模高約50%-70%。

綜合來看,這次帶來的增量遠高於以往每次的1600億左右,較低的估計也能有2200億,相對較高的估計已經達到了2800億。

興業證券的研究指出,從MSCI的納入行為對A股的結構性影響情況來看,中盤股邊際增量資金影響更為顯著。從結構上看,11月MSCI納入A股大盤股的比例從15%上升至20%,中盤股則一次性從0%提升至20%,相應中盤股獲得的資金邊際增量更大。

興業證券認為,從進一步納入後被動資金的行業分佈上看,醫藥生物、電子、化工、計算機流入金額分別位居第一、第四、第五和第六,成長性行業的被動流入資金量在此次納入過程中有明顯的提升。

MSCI指數轉換

讓這次增量資金更大

2019年3月9日MSCI曾發佈通知表示,於6月1日起MSCI旗下的MSCI全中國指數系列(MSCI All China Indexes)將轉換為MSCI中國全指數系列(MSCI China All Indexes),轉換後前者不再生效。

4月12日的通知稱,經過與參與各方徵詢意見,MSCI決定推遲這一轉換至11月26日,以便給予各方充分的實施時間。MSCI方面表示,此次推遲轉換,不影響MSCI提升A股納入因子的實施節奏。

實際上,MSCI亞太區研究主管,董事總經理謝徵儐隨後表示,這是一個MSCI指數產品調整的公告。因為兩個產品在投資定位上有些重疊性,MSCI決定停止舊的MSCI All China指數產品。而MSCI China All Shares指數是個更精確及有代表性的全中國指數。

他進一步解釋道,延遲推行的原因是讓目前還在使用MSCI All China指數的一些投資者有足夠的時間轉換到MSCI China All Shares指數。這一轉換對追蹤MSCI指數的資金流入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據瞭解,MSCI使用完全透明和創新的指數方法,強調通過使用嚴格的規模和流動性等篩選方法來增強可投資性和可複製性。這些指數旨在以不同的股票類別的形式反映中國境內外公司的一系列機會集的表現。因而,每一次指數調整都反映了MSCI認為其市場投資環境的改變,或編制方法的進步。

從推遲一起指數的轉換中,可以發現MSCI指數,尤其是在中國投資方面的指數相當複雜。

史上最猛MSCI重磅来了:2800亿巨资建仓A股,中盘股最受益

目前MSCI所包含的旗艦中國指數有:

MSCI中國指數( MSCI China Index)基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包含的中國股票構建,為投資中國股票提供了一類標準化的定義。該指數旨在代表中國股票的H股,B股,紅籌,P籌碼和外國上市(如ADR)的大中型板塊的表現。中國A股現在已有部分納入該指數。

MSCI中國A股指數 (MSCI China A Index)MSCI中國A股指數涵蓋了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大中型股票。該指數僅涵蓋可通過“互聯互通”來投資,該指數是為國際投資者設計的,並根據離岸人民幣匯率(CNH)使用中國A股市場價格來計算。

MSCI全中國指數 (MSCI All China Indexe)MSCI全中國指數涵蓋中國A股,B股,H股,紅籌股,P股和國外上市(例如ADR)的大中型股票代表。該指數旨在反映在香 港,上海,深圳和中國境外上市的中國股票類別的機會。它基於MSCI中國股票市場全類別的概念,包括了中國A股。

MSCI中國全指數 (MSCI China All Shares Index)該指數涵蓋中國A股,B股,H股,紅籌股,P股和國外上市(如ADR)的大中型股票代表。 該指數旨在反映在香 港,上海,深圳和中國境外上市的中國股票類別的機會。 它基於MSCI中國股票市場的概念,包括中國A股。這一指數是MSCI全中國指數的更新版本,在編制方法、A股納入等方法上都有進步。

這次恰逢MSCI指數的版本更新,在A股納入等方法上更進一步,大大提高了A股在全球新興市場的地位。

基金公司:支撐A股底部重要力量

MSCI指數基金受益

針對MSCI第三次擴容的影響,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對外開放繼續推進、A股進一步納入各國際指數,外資流入將是大勢所趨,並將成為支撐市場底部的重要力量。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認為,隨著財報季結束,市場關注轉向11月MSCI納入因子調整,大盤藍籌股指表現相對突出。11月MSCI將迎來歷史最大單次擴容,無論是增量規模,還是覆蓋範圍,均為最高水平,近期北上資金跑步入場,短期將提振市場。

華夏基金人士表示,對於投資者而言,外資選股看重基本面且注重長期投資,跟著外資佈局A股不失為一個較好選擇。

九泰基金宏觀策略組也認為,MSCI擴容帶來增量資金預期、中 美有望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預期等對近期市場將帶來一些提振因素,MSCI擴容前期外資買入起到助漲作用,但背後的核心原因還是基本面支撐,這都是市場短期存在的積極因素。不過,伴隨年底CPI大概率繼續大幅上行,滯脹壓力難以得到根本解決,也將對市場上行空間產生一定製約。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市場部人士表示,隨著A股納入MSCI比例再次擴容,A股在11月份有望迎來外資淨流入的趨勢。在這樣的契機下,他所在公募發行的MSCI基金會加大持續營銷力度,完善產品的流動性,幫助投資者藉助這類產品佈局外資入市機遇,以把握A股國際化進程中的行情。

今年以來,MSCI中國A股概念基金皆斬獲不俗的投資收益,最賺錢的基金收益率超過56%。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35只MSCI中國A股概念基金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達到25.85%(A、C份額合併計算),且全部收穫正收益。其中,收益率最高的中金MSCI中國A股質量A年內收益率為56.64%,前海開源MSCI中國A股消費A、華泰柏瑞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南方MSCI國際通ETF等22只基金收益率也超過30%。

雖然基金業績亮眼,但該類型基金規模兩極分化嚴重,迷你基金扎堆。截至三季度末,華夏、易方達、南方等1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佈局了35只MSCI中國A股概念基金。截至三季度末,該類型基金總管理規模為127.8億元,平均單隻基金規模僅為3.65億元。

其中,華安MSCI中國A股指數增強基金以28.64億元位列MSCI概念基金規模榜首,招商MSCI中國A股A國際通、銀華MSCI中國A股ETF規模分別為21.5億元、17.75億元,站上了10億關口。然而,也有26只基金規模低於5億元,佔比高達74.29%;17只基金規模低於2億元,佔比接近一半。

外資北上資金狂買A股

據證券時報網報道,隨著MSCI進一步擴容,北上資金近日淨買入A股的規模明顯增大。

史上最猛MSCI重磅来了:2800亿巨资建仓A股,中盘股最受益

數據顯示,北上資金已連續7個交易日淨買入,11月1日淨買入金額高達74.50億元。另外,本週北上資金累計淨買入規模達到230.02億元,刷新接近兩個月的單週淨買入新高。

實際上,從今年6月份開始,北上資金淨買入整體加速,至今年10月,已連續5個月呈現淨買入,6月以來的累計淨買入金額已高達1,719.96億元。

從最近一個月的情況看, 10月以來670只個股陸股通持股佔總股本的比例出現提升,佔到了陸股通標的總數的約53%。

醫藥生物、電子等行業個股陸股通持股比例提升較多。

具體個股上,大參林、海興電力、韋爾股份、旭升股份、索菲亞、森特股份、華帝股份等陸股通持股比例提升較多。如9月底大參林陸股通持股佔總股本的比例為4.87%,10月底提升至8.95%,增加4.08個百分點。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