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帶全喂入收穫機:退市企業增多,行業走向何方?

每年的中國國際農機展,是農機行業不可或缺的盛宴,對於企業來說則是一個很好的展示平臺。

筆者比較關注履帶全喂入聯合收穫機,那麼2019年的展會上,這類產品有哪些精彩表現和重大動向呢?

行業進入加速淘汰期

履帶全喂入收穫機:退市企業增多,行業走向何方?

履帶全喂入聯合收穫機是繼拖拉機之後在農機行業中產值最大的品類。

從發展週期看,目前履帶全喂入收穫機明顯進入下行期。2016年行業銷量達到頂峰以後,市場開始下行,從2019年1—10月的市場表現推測,全年銷量可能不足5萬臺,迴歸到10年前的水平。

市場需求不景氣對企業的去留有很大的影響,據瞭解,2019年水稻收穫機企業有14家退出了市場,是3大聯合收穫機中退出企業數最多的。

銷量下滑和行業不景氣並沒有影響企業的參展熱情,按筆者的粗略統計,全喂入水稻收穫機參展企業數量與2018年持平,但展出產品數量有所減少。

國產品牌有看頭

履帶全喂入收穫機:退市企業增多,行業走向何方?

近10年,國產全喂入聯合收穫機競爭的主旋律是喂入量升級和功率增大。

2006年該類機型主流產品最大割臺割幅2m,功率29.4~44.1kW(40~60hp),喂入量2kg/s;2019年發展到割幅3m以上的大型割臺,發動機功率超過88.2kW(120hp),喂入量達到6、7kg/s。

本屆展會上,國內幾大企業的競爭目標聚焦在喂入量6kg/s產品上,有的企業甚至推出了7、8kg/s產品。國產品牌的喂入量升級戰仍方興未艾。

而國內企業,江蘇沃得是履帶全喂入收穫機行業的佼佼者。據瞭解,沃得的市場佔有率已攀升至60%。本次展會上,沃得展出了銳龍4LZ-5.0M,銳龍尊享版4LZ-6.0E、銳龍專業跨區版4LZ-6.0MCQ、超級銳龍4LZ-6.0N等產品。

可以看出,沃得已經完成了6kg/s履帶全喂入收穫機的高中低市場,以及跨區和短途作業市場的產品佈局。2018年,沃得6kg/s產品銷量超過6000臺,在行業內名列前茅。

此外,星光農機、中聯重科、浙江柳林等企業都展出了6kg/s左右級別的產品;還有一些小眾品牌也有產品展出。

履帶全喂入收穫機喂入量增大、功率升級、割臺加寬,其背後的競爭邏輯是企業順應規模化農業的發展趨勢,不斷提供更高效率的機器來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

外資品牌更注重品質

履帶全喂入收穫機:退市企業增多,行業走向何方?

在履帶全喂入收穫機市場,外資品牌並沒有一味追求大功率。

如久保田推出的新產品PRO1008Q(4LZ-4A8),喂入量仍是4kg/s,這款產品事實上是PRO758的升級版本,也可以看做是PRO988Q的改良版本。相對於PRO758增強了配置、提高了功率,相對於PRO988Q變短了機身、變小割臺、豐富了配置,增強通過性、加快卸糧速度,專為跨區作業打造。


洋馬仍是AW85G、YH880、YH1180參展,分別是3、3.5、4.5kg/s喂入量,但產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完善和改進升級。

外資品牌在產品功率、喂入量和收穫效率上的升級,看起來比國內企業要“慢”不少,但外資品牌在產品上追求的是精雕細刻,他們更看重長遠的市場。

多功能小型機初露端倪

履帶全喂入收穫機:退市企業增多,行業走向何方?

目前履帶全喂入收穫機市場,大型設備優勢明顯。據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1—9月,喂入量5kg/s及以上產品的佔比約85%,3kg/s以下的中小機型銷量只有幾千臺。

但國內農機市場是分層的,需求非常豐富,除了跨區作業,丘陵山區和自用的市場一直存在。如沃得旋龍4LZ-3.0E和金興農機穿山豹K-BOS(4LZ-1.6/2.2Z)就是為小規模而生,另外農家盼等品牌也有1~2kg/s產品展出,但整體看中小功率的產品不太多。

為了提高產品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企業開始在產品多功能上做文章。展會上不少企業都推出了收獲打捆一體機,如沃得9YFL-2300收割打捆一體機,星光農機4LZ-5.0ZF收穫打捆一體機等。同時還有十幾家單獨的打捆裝置企業參展。

值得注意的是,半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上也開始出現了收獲扎捆一體機。與全喂入收穫打捆機的原理有所不同,半喂入只是把稻草紮起來,有的要求立在地面,有的只需要鋪在地上,這種技術也是從日本引進的。

智能化自動化是未來方向

履帶全喂入收穫機:退市企業增多,行業走向何方?

自動化和智能化農機受到農機行業的特別的關注,很多企業都在佈局智能農機。從產品上看,北方地區是針對拖拉機的智能化升級,而南方水田機械則是水稻聯合收穫和插秧機的智能化升級。

從可行性、實用性和經濟性考慮,聯合收穫機的智能化非常有價值。其一,它是一種相對容易賺錢的農機具;其二,作業時間長、勞動強度大,機手對導航、輔助駕駛、自動駕駛、智能化作業管理等技術有現實而迫切的需求。

本次展會上,大企業都在主打智能化的概念,比如中聯重科宣佈其與美國Landing公司合作的AI技術應用到了PL70(4LZ-7.0Z)上,據介紹這是國內先進的人工智能聯合收穫機,能根據作物的長勢和作業時的狀態進行自動調整,降低駕駛員勞動強度。

東風井關則展出了經過市場驗證的無人駕駛水稻聯合收穫機。另據瞭解,豐疆智能也在開發全系列智能化農機。

競爭目標指向跨區機收市場

展會上,履帶全喂入收穫機產品不斷升級創新,如喂入量不斷增加、功率不斷增大、底盤加固、脫粒系統效率提升、糧倉和油箱加大、卸糧速度加快、通過性改善等。

這些升級改進,事實上都是為了解決作業過程中的速度和作業效率問題,解決了這兩大問題就能在跨區作業市場上佔領優勢。

國內履帶全喂入聯合收穫機主戰場是跨區機收市場,每年有80%的機器是由跨區機手購買的,因此企業的目標市場就是跨區作業市場。

履帶全喂入收穫機一切的競爭,都是圍繞著速度和效率的競爭,這就是該類產品競爭的底層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