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直升機直撞主力艦,摔了個“大跟頭”

當地時間11月6日下午18時-19時之間,意大利海軍地平線級驅逐艦卡約·杜伊里奧號驅逐艦在與艦載直升機進行艦機協同訓練時,飛行員操作失誤,在艦上著陸失敗,飛機直接“橫躺”在驅逐艦的飛行甲板上,一時間火光四濺。

意大利直升機直撞主力艦,摔了個“大跟頭”

滅火後的直升機

好在艦上官兵撲救及時,立刻使用消防泡沫進行滅火作業,控制住了墜毀飛機,艦上醫療部門也對受傷官兵進行緊急施救,據稱機上6人全部倖免,同時艦上無人受傷。只是飛機受損嚴重,同時軍艦機庫上部分設施被打斷飛濺的葉片崩傷。

意大利直升機直撞主力艦,摔了個“大跟頭”

艦上官兵檢查受損直升機

地平線級驅逐艦作為法、意共同研製的一款防空驅逐艦,性能在問世之初頗為先進,儘管沒有使用一般意義上固定的四面陣固定式相控陣雷達,但防空能力依然名列前茅,尤其是意大利版,性能更加出色。其最直觀的識別方式卻比較丟人,那就是A炮位沒有火炮,在艦橋前部則並排有兩門奧托76毫米炮,外觀與前無畏艦時代的不少巡洋艦(比如國內的海容級)類似。

意大利直升機直撞主力艦,摔了個“大跟頭”

杜伊里奧號

海面上幾千噸的軍艦並不能總是保持平穩,而且飛行甲板面積有限,為提高直升機的起降成功率,艦艇自身要儘可能降低自己的搖擺幅度和頻率。一般會使用毗龍骨、減搖鰭等設備,甚至還有使用連通器水箱的型號。另一方面,則是提供飛行助降系統,當前比較成熟的是使用魚叉助降系統或者助降拖車。這兩種模式本質上都是讓直升機在保持升力並未接觸甲板的時候將自己的傾斜角與艦艇找平。

意大利直升機直撞主力艦,摔了個“大跟頭”

魚叉助降系統

相對而言,魚叉系統更為廉價,但是需要對飛機進行一定改裝,即在軍艦飛行甲板中後方準備一塊多孔鏤空板,飛機上則安裝一個可以摺疊的“鋼叉”。直升機飛抵停機坪上空打開鋼叉,鋼叉插入鏤空隔板,然後直升機降落。這樣只要鋼叉與飛機保持垂直,則飛機可以垂直於飛行甲板降落。降落後,直升機收起鋼叉,然後被拖入機庫。

意大利直升機直撞主力艦,摔了個“大跟頭”

地平線級的直升機起降點

目前解放軍普遍採用的也是魚叉助降系統。而美軍則相對“高大上”,採用小車拖曳模式,直升機在到達飛行甲板上空後扔繩子下來,拴在小拖車上,然後逐漸降低功率,小車將飛機“拽下來”。好處是順帶還可以使用小拖車將飛機拖曳入庫,壞處是儘管不需要人力拖曳直升機,但需要人力將繩子固定在小拖車上,一旦發生類似意大利的這種墜機事故,在飛行甲板上的艦員基本上意味著必死無疑。

意大利直升機直撞主力艦,摔了個“大跟頭”

101南昌艦後甲板,紅圈處為助降雷達

曾經因為海軍直升機數量少,且設計經驗不足,我軍儘管採用了魚叉助降系統,但是直升機起降過程中往往會有艦上航空部門人員滯留在飛行甲板上。這樣方便觀察和協助繫留工作,但是大家想起小時候學校電風扇都經常會擔心它掉下來,更何況動能巨大的直升機旋翼呢?不過近些年來新研製的艦艇普遍使用了直升機助降設備以及機庫附近的觀察窗口/攝像機,理論上已經可以做到飛機降落著陸關閉發動機前艦員不需要前往直升機甲板,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大幅度提高了航空部門人員的工作安全性。

意大利直升機直撞主力艦,摔了個“大跟頭”

意大利海軍AW101直升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