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規定所有交易在15年內的房子一律不準出售,房價能控制住嗎?你怎麼看?

騎狗的熊


如今的購房者當中投資佔有很大一部分,甚至比起剛需還要多

雖然根據很多數據來看我國城鎮化建設還有10幾年的時間,但是說句實話目前來看我國的房產供應已經是供過於求了。起碼說如今的商品房供應要大於農民進城速度,也就是農業人口向城鎮化人口轉移的速度。跟大家分享一組數據2018年我國商品房住宅銷售面積為約14.8億平方米,按照人均50平米的住房需求來算,也就是說起碼滿足了2900萬的住房需求(實際上遠遠比這個高),如果算上過去20多年的商品房銷售和加上很多小產權、農村宅基地房產來說,網傳的如今的商品房已經滿足30億左右的人口居住不是沒有可能。而這樣的如今房產已經供過於求的情況下房地產行業的投資還在保持10%以上的增速,商品房建設還在持續中,你說這些房產都賣給誰了?剛需,我看不是吧。尤其是近兩年,隨著城中村的拆遷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加入了投資房產的大軍。西南財經大學2018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大約85%的新房都賣給了投資者,值得我們注意了。這樣是市場情況下,15年年內房產不允許買賣,相信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都會拒絕買房。那麼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幾點愚見:

第一、多數開發商的樓盤銷售遇到問題,資金出現問題是必然。要知道開發商的資金來源中,定金和預收款基本佔據了30%以上的比例,如果這部分資金出現問題,多數的開發商是要玩完的。破產、爛尾等現象將會集中爆發,那麼所有的房產或者地皮都會被抵押給銀行。

第二、銀行要這麼多地皮也沒有什麼用,因為沒有開發商會在房產無法銷售的情況下還傻傻的進行房產開發。這樣的情況下就跟當年日本主動刺破房產泡沫一個道理,面對貸款無法償付,那麼銀行就會將面臨破產危機,畢竟銀行超過50%的貸款都是流向了房地產行業。大量銀行破產的後果就是引發全國金融性系統風險,一場經濟大蕭條肯定要到來。

第三、因為房地產行業的破產會牽連到其他相關行業,比如:水泥、鋼鐵等也會面臨破產的境遇。過去或許這些產能過剩行業還能依靠銀行貸款過日子,因為銀行本身已經接近破產,那麼這些行業多數是要面臨破產的。隨即引發的就是全國性金融危機,下崗失業等問題會集中爆發。你是想流落街頭嗎?還是想餓肚子?

控制房價絕對不是用過多行政力量去幹預,管好市場上“銀根”即可

說句實話如今的很多城市實行的限購、限售、限貸等政策其實已經屬於行政干預了,市場經濟條件下過多的行政干預,後期會有很多不可預測的事情都會發生。最佳解決房價高的問題辦法除去降低房價外,其實提高收入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幾點愚見:

第一、行政力量在市場過熱的時候確實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全部依靠行政力量那就是往“死”裡整這個行業了。大家可以想象房產15年不允許買賣是什麼效果,如今多數的限購城市都集中在省會及以上城市,其他城市是沒有限購這一說的。這樣房地產行業還算維持了穩定,一旦全國15年不允許買賣,房地產行業除去“死”沒有第二條路。大家做好引發的其他後果了嗎?大家要知道80%的社會財富都集中在20%人手中,最後流落街頭無家可歸的絕對不會是這批人。

第二、控制房價不難,關鍵是地方願不願意做。我經常拿長沙這個城市舉例子,同樣是省會城市,GDP破萬億長沙的房價均價2019年才在1萬元左右。為什麼長沙能這樣?其實這跟地方願不願意管有直接關係。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地方願意管房價,把長沙的所有房地產政策學習一半估計就有效果了。再說,如今包括央行在內的金融機構都在防止過多資金流入樓市,可以說鎖緊銀根的房地產市場很難有大的波動了。

綜上,15年內的房子一律不準出售這項規定只能在網友之間作為談資即可,還是一句話:對付高房價的方法有很多,就看地方願不願意去做。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關注頭條號:勇談房產經濟壹貳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經濟壹貳叄


房價高最主要的原因有三個:1、地價高;2、貨幣超發;3、炒房的公司和個人多。


假如前兩項不做調整,單純從控制炒作的角度考慮,如果限制十五年內房產不能交易的話確實能夠起到一定控制房價的作用。


由於國內缺乏穩定可靠的投資渠道,股市不靠譜,房市就成為唯一選擇。超發的貨幣以各種形式進入了房地產市場,製造了近20年的雄壯牛市,與股市大狗熊相映成趣。


投資客多,所以房地產市場需求旺盛,價格可以瘋漲。一旦限制15年銷售,流動性消失,投資客自然退場。需求少了,地賣不動,貨幣繼續超發的風險太大,房價自然會有較大幅度降低,房價不再上漲就成為必然結果。


就以2017年為例,多地房價一年間漲幅超過50%甚至100%,漲勢驚人。好在統計後的數據不太嚇人,要不很多人的小心肝都要嚇得掉出來了。之所以有如此漲幅,導火索是棚改貨幣化安置,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則是嚐到甜頭的投資客們開始肆意炒房。


必須持有十五年以上才能交易,從中短線一下子成為長線投資,會面臨相當大的風險。僅從房貸的角度考慮,15年下來,超過八成的利息都給了銀行,即便房價上漲100%,對投資者來說也是虧本的。


要知道如果按照4%的年化收益率,15年下來起碼有相當於本金80%的利息收益,而如果貸款期限是20年的話,15年內起碼支付了總房價近50%的利息。也就是說起碼房價上漲130%以上,投資者才有利可圖。


15年的時間,按照我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到3年來看,都已經反覆湧現消亡了五輪了,更不要說社會經濟變遷滄海桑田了。房價低位時買房投資可行,高位時投資並長時間持有房產,幾乎是在拿生命開玩笑。


最後,不說15年限售了,如果當下全國施行成功辦理不動產證之日起五年內不得銷售,就足以產生巨大影響,讓炒房客們退而卻步了。


財智成功


一年前,上市房地產企業還在不斷刷新紀錄爭做“地王”,如今隨著宏調背景下“現金為王”的迴歸,房地產市場正經歷一輪輪泡沫的擠出,上半年46家房企存貨猛增1400億,週轉吃緊,以往“金九銀十”成交今成“秋涼”,多地房價岌岌可危,當萬科已經在談論“活下去”,人們才猛覺一一一凜冬已至!

王石更是坦言:萬科已做最壞打算,將下調房價力禦寒冬

近幾十年的地產城市化造富的大進程,催升了一輪又一輪的高房價,從一二線到三四線的蔓延,房價高無不體現在:

1、當地壟斷土地供應,炒作地皮高,

2、10年貨幣超發4倍多,熱錢流入低利率、高槓杆(按揭)、高收益的支柱行業

3、全民財富增長,加入炒房大軍,卻缺乏長效機制去制約(房地產稅)

目前來說,如果規定所有交易在15年內的房子一律不準出售,

那麼將徹底鎖死市場的炒作的流動性,讓更多的投資客無法高槓杆撬動市場,必然也將釋放出更多的房源,近期“廣東醞釀取消商品房預售”這則消息更是讓房地產行業驚出一身冷汗,對於鎖死降低“流動性”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至於房價能否控制得住,這裡說幾大利空因素,

  • 全球進入加息週期,最近一次是從2015~2020年,已從0.25~2.25(如今),預計到2020年最高達到3.25~3.50之間,利率升高,全球資產必然受壓,進入擠泡沫階段。


  • 我國的房產稅最快3~5年就能試點開啟,

房住不炒,必然是接下來的主基調,房價不用這兩年,大家應該也可以在最近看到明顯轉向的意味了。未來還會有很多打折賣不出,新房跟二手房價倒掛的真實現象,

最後獵人說一句,猥瑣發育,現金為王,等待抄底時機吧。

碼字不易,點波贊,評論轉發,謝謝大家!關注一波走起!!

股海獵人


買房15年限售,房子不能賣出去,這樣房價絕對能夠控制住,炒房投資就很難獲利了,到時候樓市都以剛需為主了。如果再加上取消取消預售制度,銀行不給房企貸款,房價立馬就能直接“腰斬”。

買房15年不能賣,這就鎖死流動性,讓投資失去了可能,資金只能選擇還沒有鎖死的地方去逐利了,這樣就徹底杜絕炒房,房價就可以交由市場決定。

限售後,想要套現的週期拉長了,很有可能接下里還會出房產稅,可能有的房子還會貶值,對於投資型的房子建議是趕緊賣了,可以把一部分資產轉為投入消費和科技股(消費升級唯一的馬車);如果賣房是自住,市場上這時候應該能撈到很多筍盤,也是買房入手的時候。


我房網


遏制交易,當然能夠起到遏制炒房的作用。但是,僅僅靠遏制交易來遏制炒房,是很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因為,房價上漲的原因,炒房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主要的。

首先,房價上漲來自於地價上漲。過去,地價占房價的畢生不到20%,也就是說,房價主要是建築成本與開發商利潤,以及各種規費。而建築成本與規費都是相對穩定的,房價變動主要看開發利潤。所以,控制房價比較好辦。但是,目前的地價占房價的比重已經接近一半,高的地區超過60%。那麼,控制房價的關鍵就是上控制地價。如果地價能夠下降一半,房價就能下降20%以上,熱點城市更是可以下降30%以上。由此給廣大居民帶來的利益該是多少。

由於地價過快上漲掩蓋了房價上漲的真實含義,而開發商則可以利用地價做出各種各樣的花樣。因此,調控的難度也加大了。從而給了炒房者更大的炒作空間,給了開發商更多利用空間。為什麼很多企業要把資金拿來投資房地產,去不惜一切代價地買地,原因就在於,地價有空間,還有炒房者幫忙。

如果地價控制住了,房價的透明度高了,炒房也就比較好控制了,如果能夠限售個十五年,應當會效果不錯。特別是地價下跌帶來房價下跌,炒作的空間就會大大降低,炒房者會因為房價下跌而落荒而逃,而不會再給房價添油加醋。

所以,控制地價才是關鍵,只要地價控制好了,房價就穩定了,炒房者的信心就會大受打擊。特別是手中有多套房的炒房者,會迅速拋售,繼而帶動房價的進一步下降。只是,如果這樣,房企就會風險大增,出現資金鍊斷裂的問題。


譚浩俊


房地產行業如果執行新房產未來15年內一律不準出售,還是不能夠控制住房價,該漲還是漲。為什麼?

一、真正影響房地產價格的是供需關係,未來15年內一律不準出售新房產,對於房產價格來說是穩定效果,起不到多大的作用。雖然直接將房產流動性進行降低,但流動性越低的房產交易,價格會越是上漲,因為無法滿足市場中的需求。

新房產15年之後才能夠進行交易,而老舊房產呢?城區房產呢?那才是買一套就少一套,更多的人想認購,只能是在存量中爭取,存量越少,價格也就越高!

雖然15年內一律不準出售新房產,對於遏制房產價格有作用,但同樣的也會影響房地產市場的正常流動,無法滿足市場正常供需關係,擁有穩價格的作用,卻沒有直接打擊房產價格的作用。

二、租金不跌、投機房不止!2016年之前的房地產行業,很多都是銷售不充分的,但是市場中卻存在很大的商機。什麼商機?因為大量的人口湧入一二三線城市,租房市場供不應求,很多房產價格對比租金的年化收益率能夠達到10%。因為租金的緣故,很多投資者選擇買房出租,相當於理財。在加上當時的“棚改”進一步的消化存量房產,引起供需不平衡,價格上漲。

所以,真正影響房地產價格的是供需關係以及收益性,只有供給遠遠大於需求,以及房產的收益性下跌至合理水平,房價才能夠真正的控制得住。


厚金說


哈哈,這是妄想,如果通過這種方式就能控制房價,那麼治理價格問題就太容易了,想出這個方法來解決房價問題的人恐怕是因為以為房價高是因為有些人有多套房子,這些人是市場投機份子,是他們的存在才讓其他人沒有房子住。這種想法極其幼稚,但是確實不乏市場,筆者最近寫了不少關於房子的文章,也發現相當一部分的人認為中國的房子已經足夠多了,目前的高房價就是因為有些人多買了房子,讓其他人沒得買,或者是因為中介的存在而抬高了房價。這種觀點大有市場。

你如果要問我對這種觀點怎麼看,我的回答就是:幸虧這些人只是吃瓜群眾,而不是政策制定者,否者定然是禍國殃民的人,”投機倒把“這個罪名都已經去除多年了,市場經濟發展這麼多年,還有人帶著計劃經濟的思維去評判問題,這種方式不僅讓自己看不到問題的本質,更是容易下錯藥方。

中國的房子目前最主要的矛盾還是供不應求,人民對美好居住環境的需求的持續增長和供應不足之間的矛盾。這個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如果不增加房子的供應,而只是一味的禁止交易,即便是能夠控制價格,那麼居住環境也會下降,而且即便是禁止交易,也無法平抑高房價,只有滿足居民的居住需求,增加新房屋的供應才是解決問題所在。

做過生意的人都有一個基本的常識,只有一件商品是供不應求的時候才可以能去囤貨居奇,從而獲取更高的利益,但是如果是在供過於求的市場這麼操作,那麼你會虧得很慘。韓寒的電影《乘風破浪》是由彭于晏和鄧超主要的,其中的彭于晏飾演的阿正在90年代末囤積了很多的大哥大,最後虧慘了。因為大哥大逐漸被淘汰了,他囤積的是一種供過於求的商品,這種商品的價格必然是要下跌的,你囤積越多,虧的越多。


今年汽車銷售萎縮,呈現負增長,一方面是汽車產能的過剩,另一方面是汽車需求的減弱,供需之間一多一減,汽車的銷售就出現了負增長,汽車價格也大幅下跌,全國都出現了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

要穩定房價,必須正視住房市場是供不應求的局面,否者一味的禁止交易,是無法解決問題的,香港當下的問題已經很能說明高房價帶來的危害,更重要的是說明了以不恰當的方式去控制房價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人民日報最近的文章就已經非常能夠說明問題:增加土地供應,多建設房子才是解決住房問題,解決高房價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


無論是以前董建華每年新建8.5萬個居住單位來解決居住問題,還是去年特區政府提出的新建一個島嶼,可供110萬人居住的計劃都是解決目前香港高房價和緊張的居住環境的解決之道,只是一群傻逼連問題都搞不清楚,整天反對這個反對那個,真是令人“親者痛仇者快”,真是傻叉的最高境界。


壹號股權


題主這個思路太奔放了,幹嘛要限定15年內的房子不能賣,這一年買房的人又沒有錯!要控制房價或者要降房價,思路很多的,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不支持“二手房”貸款;基本炒房客脫不了手,購買者買新房就是!

首套房首付提高到4成;交的首付越多,貸款利息越便宜,鼓勵大家少用槓桿合理消費。

落實房產稅政策;

落實土地增值稅政策;

嚴厲打擊中介炒作交易;

嚴厲打擊房產內部人員炒房屯房行為;

打擊炒作二手房交易的個人;

出臺空置稅,對空置浪費房屋者收重稅;

儘快完善全國房產聯網信息;


……

所以,要控制房價,方法比較多,目前看,所有的方案都在小心呵護房價平衡過渡!


陽光侃房


不用規定他15年不用出售,如果現在房價不跌,會產生逆城市發展,幾年後生存在農村比城市富有,我們說說為什麼?

一,現在物價在瘋漲,試圖漲和房價看齊,但是物價越漲,人們需求越被壓制,很多地方出現逆城市發展了,那就是農貿市場越來越熱鬧。企業,實體和服務業不停的關門,破產。實體,企業和服務業倒下了,更多人變老賴,更多人失業。除了農貿市場以外,其他都是產能都過剩,因為買不起,消費不起,這個是真實存在的。做企業,實體和服務都變老賴了,人們錢都給房貸房租和買基本生存的菜了。有人說實體,企業,服務是電商原因,這就起大錯特錯,因為是大多數人沒有錢消費得起實體,享受不起服務,才去電商網上買加看短視頻好不好,要是錢多不去實體買嗎?實體有體驗,錢多不去享受服務嗎?現在都負債,欠一大推錢,你讓我怎麼消費,欠款可以不還嗎?城裡如果生活不好就不過是搬遷到一個大一點村,還不讓你養豬養雞,不能種地村,還失去了農村的純樸和熱情。你在農村窮的城市也是窮,在農村不負債幾十幾百萬,進城了負債幾十幾百萬,不止是貧民窯,是奴隸貧民窯了。

二,如果城裡失業了,找不了工作了,吃不起了,那當然農村好,農村為什麼讀大學,為什麼打工,就是對美好生活嚮往,你讓我收入不夠吃,不夠房租和房貸,我還不如哪裡來的滾回哪裡去,農村至少自給自足不成問題,挖野菜也可以充飢,在城市吃鋼筋混泥土?什麼醫療教育,買房了又不是免費醫療,誰天天生病,天天住院,誰天天看得起醫生和住院,去醫院一點點病就要做這個檢查,那個檢查,去一次醫院半個月工資沒有的很多。教育話吃不飽了,收入不夠房租房貸了,那管他教育呢,能夠吃飽不錯了,並且讀書和智商加後天努力有關係,畢業了就失業一大推,同樣大學生,農村孩子吃苦耐勞,堅韌不拔,更能夠在社會上立足。


劉貴剛mark


如果規定交易在15年之內的房子一律不能出售,就會遏制這個炒房現象的發生,但是十五年的時間太長了,也不切合實際,應該規定交易在五年至八年的時間之內的房子不能出售。


從交易上面遏制房子的流動性

規定達到一定的年數才能交易就會降低房子的流動性,比如交易十五年之內的房子不能出售,炒房團一旦買入房子之後,在十五年之內就不能賣出,這些資金就會套牢,而炒房團為什麼那麼兇猛呢?一方面是用房產抵押向銀行貸款,另外一方面是可以隨時賣出及早套利,達到規定的年數才能賣出就會讓炒房團望而止步,房產交易流動性降低了,就不能及早套現了,資金也被鎖牢,還需要面臨著銀行即將收取的高額利息,從而讓炒房團望而止步。


所以如果規定在交易十五年之內不能出售,就會讓炒房團越來越少,房產也會一定程度上面降溫,對於房地產來說,也是一種好事情,有利於房地產行業的正常健康發展。

但是房價處於高位也不僅僅只是炒房團的原因,房價的高位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炒房團炒房只是一個因素,比如貨幣發行量,土地財政都是讓房價高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