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買不起”,賣房者“賣不掉”,樓市僵局該如何打破?

白船


購房者“買不起”,賣房者“賣不掉”的原因很簡單:房價高了

昨天跟一個河南濮陽的朋友聊天,簡單聊起了濮陽的房價,用她自己的話來說一個四五線城市的房價竟然過萬確實太離譜了。這樣的情況在全國普遍存在,可以說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對於多數剛需購房者來說都不便宜,如今的房價不敢去細想就連四五線小城市動輒過萬樓盤隨處可見;二線及以上城市房價均價在2萬左右多得是,對於多數進入大城市的外來朋友來說,未來能夠買得起房的多數都是在4環外,只有這裡的房價才在萬元左右。之所以出現購房者“買不起”,賣房者“賣不掉”的情況,其實就是房產背離其本身價值惹的禍。幾點觀察:

第一、新房價格降不了,二手房價格不願意降這是一個現實情況。新房價格為什麼降不了?除去成本等因素上漲外,其他干預因素太多也是原因;二手房市場來說,多數前幾年投資房產的朋友都是抱著一套房賺大錢的心思,不達到他們合理的預期利潤他們是不會放手的,再說新房價格不降也為他們堅定二手房價格奠定了基礎。這種心理其實可以理解,如今二手房市場多數的出售者其實都是過去的拆遷戶和普通老百姓,本身並不是真正的炒房客,只是在投資房產這波風中被捲起來的“散戶”而已。

第二、樓市橫盤久後不是跌就是漲,這是慣例。如今的樓市其實還是一種“揚湯止沸”的辦法,採用行政力量干預供需端,試圖通過降低需求和增加供應來穩定房價;但是這種辦法的唯一缺點就是,地方缺乏承受房價下跌的勇氣(始終在穩定房價不是降房價)。包括如今為何要從融資端進行房地產調控,其實就是看到了僅僅依靠地方的供需端調控很難撼動房地產行業。房地產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與地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說句實話包括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主動調控房價的動力都是不足的,更何況其他城市。只是希望融資端調控後會逼迫房企做出讓步,具體如何還得時間檢驗。

樓市僵局該如何打破?抑制投資炒作是前提

第一、房價長期來看肯定還是要漲的,這點在任何國家都是這樣,但是要漲的合理。之所以我國目前房價受到很多老百姓的詬病,主要還是因為房價漲的太猛了。尤其是進入2010年之後,房價幾乎是按照3年翻一番的速度來進行的,可以說房價上漲的速度遠遠高於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長速度。這對於房子才是家的國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在這種背景下房產綁架了婚姻等各種習俗進一步助長了房價的上漲。房價上漲的不合理才是大家感到難以接受的根本。

第二、房價過快上漲的很大因素就是因為投資炒作,要想去除這種因素必須有一種共識:允許房價合理迴歸(微跌)。簡單來說就是允許符合條件的地區,房價出現合理下跌(3%左右)。只有通過這樣的市場反作用才能給大家以警示,徹底打破過去20多年來人民和投資者的一種心理慣性:只漲不跌。哪怕我們做的最差的也應該維持房價整體上漲不超過當地的GDP增速,略低於GDP增速的上漲其實就是變相下跌。不過根據8月份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二三線城市新房價格同比上漲仍然在10%左右),這也是為什麼哪怕在國際經濟形勢複雜的情況下,我始終不認為應該降息的原因。畢竟降準的資金可以控制,但是降息後這些資金就難以管控了,一旦流入房產前幾年的努力就又白費了。

綜上,對於目前的樓市僵局來看,相信國內頂尖的專家學者都已經有答案了,住建部在內的很多國家相關部門也應該有自己的預案。房價問題不是解決不了,關鍵是看想要怎麼解決,畢竟歷史上曾經出臺過某些政策確實引起了房價下跌。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關注頭條號:勇談房產經濟壹貳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經濟壹貳叄


以目前的情況,房價不往上漲也不大跌,正符合維穩的要求,但出現賣不掉,交易清淡又影響消費,沒有消費就會影響經濟運行,有些地方的銀行準備下調房貸利率刺激交易,但僅僅是這樣無法打破僵局的。

估計一段時間內也無法打破僵局。賣不掉又不想降價,又不許降價,又害怕降價,那就讓房子堆著。堆多了怎麼辦?有些不許降價的手就託不住了,不鬆手就會被壓斷,不想降價、害怕降價的,比降價更危險的事來了,房子是借別人的錢蓋的,借來的錢每天都要付息的,房子積壓多了,積壓時間長了,誰承受得起每天的巨大損失?況且,房產商蓋房子的目的是賺錢,不是要房子,所以,最後還得走降價這條路,讓房子變成銀子。

再來說買房的買不起,這種現象短期也無法改變,買不起就是沒錢,買房要錢,錢從何來?國家不會分錢,就算分也不會分那麼多,也不會大幅漲薪,因為大幅漲薪不是專門對買不起房這些人的,薪酬漲了,有錢的人更有錢,這些鈔票又會推高房價,買不起房子的漲薪也還是買不起。

這樣說來,賣不掉與買不起都與價格有關。所以,打破僵局的辦法只有一個,房子降價,降到沒房的人買得起,只有買得起才能賣得掉。但如果大降快降又不被允許,那麼只有慢降小降這條路,這就是我開始說的短期無法打破這個賣不掉與買不起的僵局,只有以時間來破局,房價一路向下,多降一點,收入慢慢漲一點,房價降到買不起房的人終於買得起了,賣不掉的也終於賣得掉了,市場交易也活躍了,經濟也穩住了,皆大歡喜!但這是時間換來的,損失還是有的,買房的要多熬,賣房的要多承受損失,市場交易清淡經濟也會受點影響。這些損失沒辦法用數字計算。

對賣不掉的人來說,如果將來房價不崩塌就燒高香了,因為房子越積越多實際是風險越聚越大。對想買房又買不起的人來說,就沒必要七姑八姨的湊了,房子到處都是,你現在沒必要拿著高息房貸湊熱鬧,房價緩慢向下,你弄個房子天天賠錢,你覺得房子能讓你開心嗎?


無語石1


還有啥僵局可以打破呀,相關部門不知道,知名房企不知道,知名觀察員也不知道。事情遠遠還沒有到危險的時候,還沒有到真正僵局、危局的時候呢,現在就想出招,難呀。

最新消息,國家統計局11月15日公佈的數據,全國70個大中城市,京滬廣深等14座城市二手房下跌,真正的拐點來臨了。在我看來,這僅僅是開始,更嚴酷的考驗在2019年,在2020年。只要是限購政策不變,只要橫盤在那,有些城市房價大跌無法避免。

現在說破局,方法就是別掖著捂著,看下跌的幅度和速度了,不然預估不到底部,如何講破局呀。到底能承受30%,還是50%,是最高價的50%,還是2017年時均價下跌30%,這些都不是哪個人,哪個部門,或者哪個企業所能掌控的,是要看市場真實的走向,是各種綜合因素的結果。

但不管怎麼綜合因素,下跌是必然的,房產還不像白菜,今天跌明天漲,它的週期長。看上漲週期,都20年了。

平盤時間可能都需要2-3年,晃晃悠悠往下的話,還能維持住,等國家更加富強了,它就不跌了。最怕是急跌,急跌會引發恐慌,有些房企或大中介或大炒房客破產的話,會引來恐慌。如果變成心理戰,情緒戰的話,破局就更難做了。

什麼都想做局,總有一天會被自己的局作死的。

警惕之。


財經作家邱恆明


這個不用打破,買的買不起,賣的賣不掉,這個最多維持一年,也什麼呢。

一,買的買不起,賣的賣不掉,說明房價虛高,然而我們房價不是一直都這樣高,堅持一年左右,那些低價買的勢必低價賣,比如2016之前買的他是價格是現在1/3,就算市場價格打5折賣他們都還賺錢的,2016之前屯房的還很多。2012之前買的是現在價格1/5,就算現在價格打3折他們我不虧本,也賺錢的,大家可以去看看現在二手房,價格其實基本是新房1/2了,只不過這種價格房一般不會網上掛牌都是掛線下中介或者小區樓下。

二,二手房出現買不起,也賣不掉,這個效應會影響新房的銷售,大家都知道房價虛高,房子多,房地產慢慢降溫,這樣一下來,新房勢必也開始跌,不跌賣不掉,新房房地產開發商拿地價格也不是一直都這樣高,不少開發商事低價時候屯的地,他們可以接受低價出售,2010之前屯低的,就算一二線也有很多價格只有2000左右,那就是說一二線新房賣5000都可能,那種三四線小縣城更低了,低價屯的開發商他們就算3000賣都不虧本,建築成本不到1500這個大家都知道的。

三,現在投資房子的都是高槓杆投資的,只要一年賣不掉,大批量投資房子的得斷供了,包含房地產開發商,你不要看他們銷售額多少多少,他們還是大量負債的,負債率還是在70%以上,為了不斷供他們必須降價到大多數人們可以接受的房價,現在是小開發商降價賣房,幾個月後大的也必須降價,一年後那些炒房客要麼破產斷供要麼降價。看看車市就知道,現在豪車有的降價20萬以上,不是豪車基本虧本在賣車。


劉貴剛mark


權威統計數字:

中國13億人口,而現在卻建了可供40多億人居住的房子,

這樣的情況,很值得大家深思??

所以,馬雲和李嘉誠先生己預言,到2021年,全國各地房價將全面降到與當地人均工資收入的可具有的價位區間。

而按廈門人均工資分析,2021年那時的房價,將降價至每坪米在2000元≈9000元人民幣區間。奉勸大家千萬不要在2021年之前聽信遙言而去看房、更不可去買房。

否則,將上當吃虧後悔終生!!!


用戶870579130316


買不起,賣不掉,這不是僵局不僵局的問題,而是羊毛出在狗身上的事情,雙方都是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卻又相互觀望著。

買房者,房價過高,如果辦房貸,幾乎終生房奴,而是收入不穩定,有可能造成房貸斷供,把自己的首付也搭進去。

賣房者,房價過低,資產縮水,馬上觸動銀行貸款紅線,也可能觸動當地土地爺地價,即一盤下降,盤盤下降,土地爺未售土地給誰?所以不是賣不掉,而是土地爺有令,不可擾亂土地價。

所以,要打破僵局,要麼銀行財神爺生氣,要不土地爺下廟,否則,賣房者也好,買房者也好,誰也不是正頭香主。


鄂罕牧營


很簡單,取消限購,讓市場決定。

暫時買不起就買遠一點的房子,小一點的房子,租房也可以,不一定現在就買。

關於房價高:

1,城市資源集中,好房子需求大,地較為稀缺,房子本來就應該會貴,社會是個競爭叢林,城市又不欠你一套房。

2,政府需要讓利,房地產稅費太重,地價佔了房價大頭。地價打個2折變房產稅又如何?政府不願意成債主,現在相當於把房產稅一次交了,然後分期還銀行,自然有利息。如果每年交房產稅,就少了利息。

3,通脹太厲害大件商品漲價自然明顯,1.5元的牛奶漲到3.5元你不覺得。150萬的房子漲到350萬你就痛了。

4,上班族基本都算低收入者,兩個月工資買不到一平。這個和整體經濟狀況有關,民企太弱,利潤太低,發不起工資。在一個好的單位,壟斷性國企,國內top500的公司上班10年加上貸款公積金,沒有買不起普通地段剛需房子的(一線除外)。

5,房貸利息還可以繼續降,銀行親兒子不願意割肉,降息屬於釋放消費力,會反哺市場經濟的。

6,幻想信房價會成白菜價,房子很便宜的時候不上車,怪誰呢。

7,資本是逐利的,房子也是炙手可熱的囤積商品,囤積居奇免不了。


alpha虎


哪裡有什麼購房者“買不起”,賣房者“賣不掉”的僵局?一些城市房子還在漲價,新房買不到,二手房搶手。

有些城市如北京,一些購房者,如我,買不起是真。有很多人買得起北京的房子,但不夠條件,不讓他買。賣不掉是假,因為賣者不降價,或降的太少。

就市場本身而言,根本不存在買不到賣不出的問題。這是房企在放煙幕彈。我老家縣裡一新建小區,幾十棟樓,2000多一平米兩年沒人買,近期,有大腕兒說當前房地產政策要調整,房子賣不出去了,國家經濟不行了,要鼓勵居民買房,早買的不徵房地產稅,開徵以後再買房見房就徵。結果,兩個月,幾十棟樓全賣光了,且樓價漲到4000元一平方米。

這就是效果。

所以,沒有買不到賣不出一說,現在是隻要不嫌貴就買得到,只要不黑心賺太多,很容易出手賣掉。

只有在前一波炒房最高位接盤的那些炒房客,想不賠錢出手是難了。但他們已經把錢賺夠了。沒必要同情他們。


循環經濟齊


買不起是真,賣不掉我不認同,就我自己舉例子,去年急錢用,165萬買了一套,當時比市場價便宜近10萬,掛出來一個禮拜內客戶房子都沒看直接給定金首付款給到100萬買下來了!我就算便宜10萬,我也有錢賺!所以目前大多數城市不可能出現賣不掉的說法,如果便宜於市場價,大把人搶著要!關鍵對於業主來說比市場價便宜一點也照樣有錢賺!所以大家自己想吧!


用戶4960642329834


房子這個事吧,你把他當寶他就是個寶貝,你把他當草那他就是棵爛草。現在的房子房齡超過20年你再看看會什麼樣。記得2005年時我所在的某小區在本市絕對是高檔小區,前些時候再去時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風采,道路,綠化,外牆,還有進進出出的老年人,根本就像個老小區,雖然小區房齡才20年左右。但是這樣的老小區也有他的好,本人所在市的房子大概是以2007年為界限,07年之前的房屋公攤面積才10%多一點,而07年之後的基本都在23%以上,基本屬於買了更多的莫名其妙的面積。閒聊說這麼多,也就是讓你別把房子太當回事,當房子去除了其金融屬性,那房子也會像過去的大件一樣不是那樣的高不可攀,畢竟你睡覺只睡一張床,您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