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島為啥不計入丹麥領土面積?

Wild-Fire


格陵蘭島目前處於高度自治狀態,與實際上的獨立已經沒有啥區別了

丹麥地處北歐,面積約4.3萬平方公里,人口570萬,無論是國土面積還是人口規模,丹麥都是一個小國家,但是丹麥在北美洲卻又一大片領地,就是格陵蘭島。(格陵蘭島和丹麥)

格陵蘭島面積216.6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嶼,這個島嶼比中國的新疆和美國的阿拉斯加都要大不少。在地理學上,格陵蘭島也是劃分島嶼和大陸的一個界限,地理學將格陵蘭島定義為世界上最大的島,如果面積超過格陵蘭島,那麼就是大陸。

(格陵蘭島地理位置)

格陵蘭島位於北美東北部,全島大部分地區都在北極圈內,覆蓋有厚厚的冰川,植被非常少,並不是很適宜人類居住,島上的原住民是因紐特人,歐洲人到來之後與當地人混血,如今島上大部分居民都帶有歐洲和因紐特人血統。(由於環境惡劣,島上居民只有近7萬人)

冰島最早是由一個叫埃裡克的挪威人在公元982年發現的,為了讓人們更加願意移民這裡,埃裡克給這個島起了個令人嚮往的名字——“Greenland”,意思是綠色的島嶼,也可以直譯為“綠島”,音譯就是“格陵蘭島”。

順便說一句,北歐人曾在大西洋上發現了兩個大型島嶼,第一個氣候較為適宜,但發現者擔心別人會來爭奪,於是起名叫“冰島”(今天冰島共和國)。而另一個冰天雪地的島嶼,卻被起名為“綠島(格陵蘭)”,真是奇特。

1261年,格林蘭島到成為挪威的殖民地,到1380年,挪威和丹麥組成聯盟,格陵蘭島被至於兩國的共同控制下。

之後瑞典也加入了挪威和丹麥的聯盟,到1397年,三國代表在瑞典南部的卡爾馬市簽訂了《卡爾馬條約》,組成了“卡爾馬聯盟”。

卡爾馬聯盟是一個較為鬆散的政治聯盟,三國採取共主聯邦的形式,但各自仍舊互相獨立。而丹麥則依仗著人口優勢,在聯盟中非常強勢。後來瑞典因不滿丹麥的專橫退了聯盟,挪威則被迫繼續和丹麥維持結盟,而丹麥也進一步加強了對挪威的打壓。

1534年,挪威被取消王國的地位,直接被降格為丹麥旗下的一個省,格林蘭島也轉而由丹麥人獨自掌控。

此後挪威被丹麥人統治了270年,直到1815年丹麥將其割讓給了瑞典。在瑞典的統治下,挪威又重新恢復了王國的身份。

獨立後的挪威開始向丹麥索要格林蘭島,但遭到了丹麥的拒絕,為此雙方是爭論不休,直到1933年,兩國將此事鬧上了國聯,請求國聯仲裁。

根據國聯的裁定,最後丹麥獲得了格陵蘭島主權,挪威被迫承認了這一結果。不過此時的格陵蘭島並不是丹麥王國的正式國土,而是丹麥的殖民地。

1940年德軍攻佔丹麥,為防止德軍進入北美大陸,格陵蘭島被美國接管,直到二戰結束後才還給丹麥政府。

二戰結束後,隨著民族主義的不斷興起,格陵蘭居民要求自治的呼聲越來越高。為了防止格陵蘭島獨立,1953年丹麥宣佈格陵蘭島不再是其殖民地,格陵蘭島被升格為丹麥的一個州,格陵蘭正式變成丹麥的國土。到1973年,格陵蘭島也跟著丹麥一起加入歐共體。

不過由於地處美洲地區,格陵蘭與歐洲相聚遙遠,與歐洲的經貿、文化聯繫並不大,格陵蘭人對於丹麥的感情並不高,他們並不想成為丹麥人。

再者,格陵蘭島雖然千里冰封,但是在冰蓋下卻埋藏有大量的石油資源,這是一筆巨大的寶藏,格陵蘭人可不想與丹麥政府分享這筆財富。

於是在格林蘭的鬥爭下,到1979年5月1日,丹麥政府正式允許格陵蘭實行內部自治,但外交、防務和司法仍由丹麥掌管。此後格陵蘭島又退出了歐共體,向美加靠近。

到2009年6月,格陵蘭島獲得高度自治,丹麥政府僅保留在格陵蘭的防務和外交事務上擁有最終決定權,如今的格陵蘭已經幾乎趨於獨立,就差一個名分了,所以丹麥在統計國土面積時也不再把格陵蘭算進去了。

但是在名義上,現在的格陵蘭主權仍舊在丹麥,前陣子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向丹麥政府提出要求,希望購買格陵蘭島,但遭到丹麥的斷然拒絕。

其實除了格陵蘭島以外,丹麥位於北大西洋的領土法羅群島也正在鬧獨立,而且法羅群島鬧獨立的歷史比格陵蘭島還要悠久。

目前格陵蘭島和法羅群島都擁有獨立的司法和行政權力,也擁有自己旗幟,這兩個島距離獨立也都是隻差一步之遙。

(法羅群島)


千佛山車神


格林蘭島為何不計入丹麥領土面積?

格陵蘭島,位於北美洲東北方,大西洋與北冰洋之間,大部分地區地處北極圈內,被冰原所覆蓋。面積216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島,面積是世界第二大島新幾內亞島的近三倍(新幾內亞島面積78萬平方公里) 。如果與世界各國的領土面積對比,也能排在世界第12位,僅次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面積234萬平方公里),卻比沙特阿拉伯(215萬平方公里)、墨西哥(197萬平方公里)、印度尼西亞(190萬平方公里)要大的多。

而這個世界第一大島卻是屬於歐洲小國丹麥的領地,但在國際通用國家面積計算上,卻從來沒有把面積數百萬平方公里的格林蘭島計入丹麥的領土,所以丹麥也只能是一個歐洲小國,不然丹麥就可能一躍成為世界面積大國,這到底是為何?

具體解析:

(一)格林蘭島與丹麥的歷史回顧。

格陵蘭島被歐洲人發現卻早在大航海時代之前,是早期的北歐海盜時期,公元982年,移居冰島的挪威人發現格陵蘭島。於是在1261年,格陵蘭島成為挪威的殖民地。1380年,丹麥和挪威組成聯盟王國,格陵蘭島自然成為丹麥和挪威共管的殖民地;1841年,丹麥和挪威分治,格陵蘭島成為丹麥殖民地,但挪威非常不服,與丹麥因為格林蘭問題爭執了不少年;最終在1933年,海牙國際法庭判格陵蘭島歸屬丹麥,丹麥才正式確立對格林蘭島的佔有。

(二)格林蘭不願意和丹麥形成共同體。

1953年,丹麥修改憲法,把格陵蘭島從殖民地變成一個州,在丹麥議會中擁有兩個席位。1973年,格陵蘭島隨著丹麥一起加入歐共體,但格陵蘭島是一個經濟完全依存海洋資源的北美島嶼,與歐共體幾乎很少有交集,沒有必要受歐共體的管理。1979年5月1日,格林蘭從丹麥政府手中獲得內部自主權,格陵蘭島正式變成丹麥一個自治領,已經不屬於丹麥正式國土;格林蘭更是在1985年2月1日舉行全民公投,成功脫離歐洲共同體。

也就是說,格陵蘭島雖然在外交、防務上還歸屬於丹麥,但已經不是和丹麥同屬一個共同體了,到是像丹麥附屬國,自然不會把格陵蘭島的面積計入丹麥的國土面積之中。


大正看世界


法國的面積是67.2萬平方公里,歐洲本土55.3萬平方公里,外加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8.6萬平方公里等海外地盤。如果按這個標準,歐洲面積第二大國(第一為俄羅斯),應該是丹麥。

丹麥是個面積小國,只有4.3萬平方公里。可不要忘了,丹麥還控制著世界上最大的島嶼——面積216.2萬平方公里的格陵蘭島。丹麥完全可以把格陵蘭島的面積計入本國面積,這麼一來,丹麥國的面積將達到220.5萬平方公里。

有人覺得奇怪,為什麼法國可以把海外地盤算入本土面積,丹麥卻沒有?這是有原因的。

法國是在1604年開始進入法屬圭亞那地區的,法國真正控制這裡是在1816年。法國非常重視對法屬圭亞那的經營,從1946年開始,法屬圭亞那就成了法國的海外省,被法國視為法國國土的一部分,而不是鬆散關係的海外殖民地。法國對法屬圭亞那是垂直管理,只不過法屬圭亞那不在歐洲而已。在法律意義上,法屬圭亞那還是歐盟的地盤,用的是歐元。著名的歐洲航天發射中心,不在歐洲,而在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

格陵蘭島和法屬都屬於地廣人稀型的,但法屬圭亞那有24萬人口,加上氣候還算“正常”,有相對廣闊的移民空間。格陵蘭島位於北極圈內,冰天雪地,總人口只有7.6萬人,還集中在西南沿海地區。特殊的氣候環境,導致法國比較容易控制大洋彼岸的法屬圭亞那,而丹麥則不太容易控制大洋彼岸的格陵蘭島。

格陵蘭島是挪威人在982年“發現”的。1380年,丹麥與挪威組建了所謂的聯合王國,丹麥在格陵蘭島就有了二分之一的“股權”。等到挪威在1841年脫離丹麥後,卻沒能帶走格陵蘭島,格陵蘭島成了丹麥的一部分。1933年,丹麥在法律意義上正式擁有格陵蘭島。

丹麥是個資源匱乏的小國,非常看重資源豐富的格陵蘭島。丹麥也想學法國那樣,把法屬圭亞那當成自己國土的一部分。1953年,丹麥宣佈格陵蘭成為丹麥的州,和丹麥歐洲本土的奧胡斯州、維堡州、腓特烈堡州等十二個州並列,成為丹麥的一級行政區劃。

圖-格陵蘭島的足球

不過,這只是丹麥的一廂情願,格陵蘭並不想成為丹麥的一部分。格陵蘭島資源豐富,僅在格陵蘭島東北地區,石油儲量就高達44億噸。別看開採困難,但將來全球氣候變暖呢?那不是白花花的銀子?所以,很多格陵蘭人對成為丹麥人沒有太大興趣,說我們要是個國家,也能靠賣資源吃香喝辣,憑什麼要讓丹麥來分一杯羹?

在格陵蘭人的不斷爭取下,丹麥被迫放寬對格陵蘭的各種限制。1979年5月1日,丹麥正式承認格陵蘭在內部擁有除了外交與國防、司法之外的自治權。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格陵蘭實際上是個接近於國家形態的自治體,有點類似英國的蘇格蘭。

可即使如此,格陵蘭依然不高興,說1973年,我們幾乎被綁架式的跟著丹麥加入了歐共體,這對我們沒有半點好處。格陵蘭是北美洲的島嶼,卻在經濟上受制於歐洲,換了誰也不高興。

格陵蘭又是各種鬧,要脫離歐洲的經濟管轄。1985年2月,格陵蘭就此事在全島上進行投票,結果大多數人支持脫離歐洲,歐洲這回也沒話說了。

雖然丹麥對格陵蘭已大幅讓步,但格陵蘭要的是完全自立。格陵蘭不斷地要求丹麥放權,丹麥擰不過格陵蘭,只好能讓的就讓。到了2009年,格陵蘭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治權力,這意味著丹麥之前擁有的格陵蘭的外交、司法等權利,大多數交給了格陵蘭自治管理層。唯獨是涉及根本的國防權,丹麥死死攥在手中,任憑格陵蘭如何討要,就是不給。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怎麼看格陵蘭,都不像是丹麥的“一個州”,也不類似法屬圭亞那之於法國的關係。法國對法屬圭亞那的事務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丹麥說的話,格陵蘭愛理不理。格陵蘭和丹麥的關係,倒像是澳大利亞、加拿大自立前與英國的關係。格陵蘭就差正式宣佈成為與丹麥併為國際主體的國家了。

就像英國不能把澳大利亞、加拿大的面積算進英國面積一樣,丹麥也不能把格陵蘭的面積算進丹麥面積。


地圖帝


如今,美國為購格陵蘭島與丹麥鬧的很不愉快,使格陵蘭島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

格陵蘭島雖然距丹麥很遠,在北極圈裡,但它卻屬於丹麥的領土,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知道,丹麥是一個歐洲小國,國土面積4.3萬平方公里,但格陵蘭島面積216.2萬平方公里。按道理講,丹麥把格陵蘭島算作自己的國土面積無可非議,因為畢竟這是自己的領地。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格陵蘭島在公元982年被挪威人發現。1380年,丹麥與挪威組建聯合王國,因此,丹麥在格陵蘭島也擁有一半股權。而在1840年,挪威與丹麥鬧分家,但並沒有帶走格陵蘭島,因此,格陵蘭島成為了丹麥的一部分。從丹麥來講,國內資源匱乏,而格陵蘭島擁有豐富的資源,僅石油儲量就達44億噸,當然也想把格陵蘭島作為自己國土的一部分,但格陵蘭島人不同意,對併入丹麥領土缺乏興趣。格陵蘭島人認為,憑藉自己的豐富資源,自己衣食無憂,憑什麼要讓丹麥受益呢!


多年來,格陵蘭島人一直謀求高度自治權,1979年,丹麥正式承認格陵蘭人擁有除外交、國防、司法以外的自治權。但格陵蘭島人仍不滿足,不斷地與丹麥討價還假,到2009年,格陵蘭島人已完全自治,與一個國家實體別無二致。或許,格陵蘭島就差宣佈獨立這最後一步了。


小甜嘟爸爸


所以,世界大國們早就做好了有一天從丹麥手中拿出來的準備。



國際慣例,在當今世界,一個國家主權旗幟下的領土,有三種存在方式,即領土、管理土與代管土。領土,是受到國際規則尊重的一國主權範圍內的土地。管理土,即國際並不認可其主權,潛臺詞則是管理權隨時可以變更的,取決於管理國的實力與能力大小。代管土的地位反而比管理土要高,因為其有主權屬性,只是由於各種原因而被代管了,如戈蘭高地上被聯合國代管的敘利亞土地。


格陵蘭島,曾是挪威與丹麥的爭執地域,也不知當時主宰國際事務的英法(1933年)出於何種原因,將其判給了丹麥。二戰中被德國佔領由美國收回,又還給了丹麥,但從此國際上只承認丹麥對其的管理權,並不認為是丹夢的領土。

換一句話,就是格島主權未定!

現在,格島高度自治,而且沒有認可歐盟――丹麥可是歐盟的創始成員之一,格島不認可歸屬歐盟,再一次埋下了主權不歸丹麥的伏筆。丹麥對其管理,就是每年用約6億歐元,擁有其防務與外交的最終決定權。


可以想象,或許某一天,一場騷亂就可以歸罪管理不力,或者一個工程建議就會是管理不盡責,甚至一場公投,不是獨立就是管理者變更――憑丹麥的實力,到時候能幹什麼?


Shirley滄海1


格陵蘭島是丹麥政府的海外屬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的面積達到216萬平方千米,超過世界領土面積排名第13的沙特阿拉伯。


不過令人不解的是,雖然格陵蘭島隸屬於丹麥政府,但是丹麥的領土面積卻只有4.3萬平方千米,排在全球的第128名。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格陵蘭島的面積,不被計入丹麥的領土面積呢?

格陵蘭島不被計入丹麥的領土面積,存在一定的歷史性原因。在歐洲新航路開闢之前,格陵蘭島就已經被挪威人發現,挪威人也成為了格陵蘭島上最早的一批歐洲移民。


後來丹麥和挪威聯合成一個國家,格陵蘭島也成為了丹麥和挪威的共同領土,由於丹麥在開發格陵蘭島的時候出力頗多,在丹麥和挪威分家的時候,格陵蘭島被丹麥政府佔據。挪威不滿丹麥佔據格陵蘭島,向國際法院起訴丹麥,1933年國際法庭判決挪威敗訴,格陵蘭島開始正式歸屬於丹麥。

格陵蘭島的居民只有6萬人,卻擁有216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積,因此格陵蘭島的居民非常渴望獲得較大的自主權。


而丹麥政府又沒有實力將格陵蘭島變成固有領土,只能將格陵蘭島作為丹麥的海外屬地,給了格陵蘭島非常高度的自治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丹麥被德國軍隊佔領,格陵蘭島被美國託管了一段時間,戰後美國又將格陵蘭島還給了丹麥。1979年格陵蘭島獲得了更大的自治權,丹麥政府只負責管理格陵蘭島的司法、外交和防務,卻不能直接管理格陵蘭島的內政。

到了1985年格陵蘭島繞開丹麥政府,單方面的退出了歐共體,從格陵蘭島退出歐共體也能夠看出,格陵蘭島的自治權非常大。


格陵蘭島的自然資源豐富,經濟潛力十分的巨大,很多大國都想要開發格陵蘭島的自然資源。丹麥本身就是一個小國,根本沒有能力“守”得住格陵蘭島,因此在2009年格陵蘭島實現了全面自治,格陵蘭島政府重新獲得了資源的控制權,同時也獲得了司法權和警察的控制權,丹麥政府只保留了外交權和防務權。

在前不久的時候,美國總統公開表示來收購格陵蘭島,雖然這一提議受到了丹麥政府的反駁,不過美國的這一舉動也說明,丹麥對於格陵蘭島的控制能力已經越來越弱。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環境下,未來格陵蘭島的自然資源肯定會越來越多。

(格陵蘭島大部分地區都被冰層覆蓋,自然資源埋藏在冰層下面,全球氣候變暖冰層融化之後,開採的難度會降低)

因為格陵蘭島已經達到了高度自治的級別,只是丹麥政府的海外屬地,所以大部分國家在計算領土面積的時候,都沒有把格陵蘭島計入丹麥的領土面積。


隨著未來格陵蘭島的自然資源越來越多,大國勢力的不斷介入,格陵蘭島有可能會從丹麥獨立出去,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歷史總探長


格陵蘭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確定就是丹麥的領土,它最早在1261年正式成為丹麥的殖民地,此時距離大航海時代尚有一段時間,又因為當時的航海條件不發達,丹麥人其實很少到格陵蘭島,此時這個島的地位和冰島差不多,只是一些活不下去的歐洲人才會去的地方!當時雖然沒有格陵蘭島的完整準確地圖,但是它216萬平方公里的巨大面積還是讓歐洲人印象深刻的,根據第一個發現格陵蘭島的人“埃裡克”回憶,這個大陸只有南部一塊海岸適宜居住。(大約有80%的面積)


1721年,挪威路德派傳教士漢斯·埃格德經丹麥-挪威聯合王國允許,於今日的戈特霍布附近建立一家貿易公司和信義會傳道會,標誌著格陵蘭開始真正進入殖民時代。

丹麥從14世紀開始在歐洲的政治歸屬一直不穩固,這給格陵蘭島的歸屬問題帶來了第一次挑戰。丹麥不斷和瑞典、挪威之間重組聯合或者解散,領土問題一直都是爭論的重點,尤其是與挪威聯合組成王國之後格陵蘭島這塊殖民地屬於婚前財產,丹麥願意在聯合時分享主權。

(地理上格陵蘭距離挪威更近一些)

但是到1841年兩國正式分家之後挪威提出異議,認為它有權力分享格陵蘭島的主權,這明顯就是離婚綜合症啊!最終歐洲國際法庭的仲裁結果否決了挪威的企圖,意識到危機的丹麥正式將格陵蘭島變成了主權下的神聖領土,算上歐洲部分的4萬平方公里!挪威此時國土面積220萬平方僅次於殖民地豐富的英法俄。


(德國只用一天就佔領丹麥)

二戰期間丹麥被德國人秒殺,但是它的格陵蘭島戰略地位凸顯,美國人像接管了冰島一樣接管了格陵蘭島,並在此建立空軍基地和氣象站參與到大西洋獵潛戰當中。二戰之後格陵蘭歸還丹麥,1953年丹麥憲法修訂認可格陵蘭是該國一個州,至少在此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格陵蘭都是丹麥合法的領土,聯合國是承認的

但是,矛盾總是會有的!畢竟格陵蘭島距離歐洲幾千公里,中間還隔著冰島這個獨立王國!冰島起到很好的代表作用,那就是脫離歐洲獨立好處多多。格陵蘭島人口不過6萬餘人,在寒冷和冰封當中生活艱難,但是在巨大冰層下方蘊藏了300多億桶石油和其它礦產資源,格陵蘭島人自然而然的想要擺脫丹麥建國,過上石油土豪的日子。


丹麥本土生活富饒是人均收入突破5萬美元的發達國家,但是它本身的經濟嚴重依賴石油和天然氣,來源就是它在北海海域的領海,這裡是歐洲的波斯灣,挪威更是依靠北海領海的石油天然氣過上了北歐富裕國家的生活。本著錢都花到自己身上的宗旨,丹麥並不願意分出太多預算花到格陵蘭島的建設上,這導致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格陵蘭島沒有足夠的開採技術和基礎,因此經濟發展十分緩慢。格陵蘭的石油儲量是丹麥本土的80~100倍!卻靠著政府每年6億美元的救濟生活,不被重視的格陵蘭人越發不滿。


(格陵蘭島中間有個大湖)

不僅僅是能源問題!丹麥在制定對外政策時都不會考慮格陵蘭島,比如加入歐盟的問題!歐盟給歐洲各國帶來貿易、人員流動、資金流通等方面的自由,這大大方便了歐洲的經濟繁榮發展,但是這必須是在本國經濟嚴重依賴歐洲市場資源的前提下才能實現,英國脫歐就是因為它與歐洲的貿易每年貢獻的GDP不到12%,自己要付出的義務反而沉重的多(2014年英國繳納的金融交易稅突然上漲260億英鎊,終於忍無可忍了)。格陵蘭島在一開始就面臨這種問題,因此它反對和丹麥一起加入歐盟。


(主要城市都分佈在大西洋暖流能影響到的海岸線上)

最終經過公投,1971年格陵蘭獲得自治權可以不加入歐盟,此後面對丹麥的一系列不公平政策格陵蘭的分離傾向越來越重了!終於在蘇格蘭、加泰羅尼西亞和巴斯克地區之後,成為又一個希望獨立的地區。如今格陵蘭島幾個政黨都不願意留在丹麥,他們都在等待一個時機,那就是讓格陵蘭島不再依賴丹麥6億美元財政貸款額救濟,經濟能夠獨立就預示著可以建國了!冰川下豐富的石油、稀土、天然氣和鈾礦是格陵蘭獨立的希望。預計在2021年之前會有個結果。


兵器世界


丹麥雖然是一個發達國家,但要知道它的國土面積卻只有4.3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580多萬。

但是,丹麥可不止本土這一塊領地,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屬於丹麥吧(記住這裡說的是某種程度上)。


雖然格陵蘭島的人口才幾萬人,但是整個格陵蘭島足足有五十個丹麥本土那麼大,達到了216萬平方公里。

我們都知道,遠離美國本土的兩個州有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美國與這兩個州的關係其實和丹麥與格陵蘭島的關係有些相似。但是,美國是直接把這兩塊領土劃為疆域之內,而丹麥卻一直沒有。

這是為什麼呢?

說白了,還是硬實力問題,首先,從丹麥本土和格陵蘭島的距離來看,兩地相距3000多公里,這遙遠的距離其實是丹麥一個鞭長莫及的地方,它沒有能力對格陵蘭島實行“遙控”,而美國雖然距離夏威夷和阿拉斯加也遠,但它卻有遠程遙控的硬實力。

一直以來,丹麥靠的都是格陵蘭島上幾萬居民自己自治,所以與其說格陵蘭島屬於丹麥人的管轄範圍內,還不如直接說格陵蘭島只是掛了一個擁有主權的名號而已。


從格陵蘭島的環境來看,這裡和北極相似,在21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它僅僅有不到40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氣候異常惡劣,即便是那些沒有被冰川覆蓋的土地,也是常年氣溫低下,並不適合人們居住。

對於丹麥本土人來說,他們最適合生活在為他們帶來更多利益的地方,畢竟丹麥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而到了格陵蘭島上之後,他們生活都成了問題,更別說賺更多的資產了。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北歐的一些國家也是格陵蘭島這樣的氣候,為什麼格陵蘭島就不適合人們居住呢?

確實除了丹麥之外,北歐的挪威、瑞典、芬蘭、冰島四個國家也位居發達國家之列,它們的氣候也同樣很惡劣。

但他們成為發達國家的原因,一方面是在於國內人口不多,旅遊業發達,國內各種各樣的資源豐富;另一方面,則是我們不能忽視這些國家周邊的其他國家,英國、法國、德國等等,這些國與國之間的密切聯繫也是他們發展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我們從格陵蘭島上來看,這裡除了稀土資源之外,其他的資源都是異常短缺,比如社會資源——周邊沒有可以聯繫的大國,可以說格陵蘭島就是一塊被孤立起來的氣候惡劣的大陸。

如今,丹麥對格陵蘭島的態度:真正屬於你的就是你的,不屬於你的你也不要奢望,所以,丹麥並沒有把正式把格陵蘭島劃為國土面積之內。

如今的格陵蘭島似乎正在向著世界“共有財產”發展,雖然眼下丹麥是拒絕了美國的強行收購,但是丹麥想要開發格陵蘭島上的資源並沒什麼可能,因為這也需要美國的同意。

所以,丹麥的拒絕說白了也起不到什麼作用,未來多個國家對格陵蘭島共同開發是很有可能出現的趨勢。


夏目歷史君


海外屬地並不代表就是國家領土的一部分,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屬地,格陵蘭島已經實現高度自治化,已經不屬於丹麥王國領土的一部分。




格陵蘭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嶼,總面積達到了216.6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更是超過3.5萬公里。格陵蘭島位於北美洲東北方,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全島四分之三的面積在北極圈境內,是一個冬季漫長,夏季短暫,幾乎終年冰封的極寒島嶼。格陵蘭島超過80%的面積為冰蓋所覆蓋,冰蓋總面積達到了驚人的183.39萬平方公里。在如此惡劣的自然條件下,格陵蘭島的人口只有7萬多人,而且大部分都是黃種的因紐特人。

格陵蘭島目前是丹麥的屬地,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屬地。那麼,什麼叫屬地呢?屬地是名義上從屬於宗主國的國家(或地區),擁有自己的外交、政治和軍事力量,有著高度的自治性。不過,屬地在各種政策的實施上要和宗主國保持一致,不能與宗主國的意志相沖突。

位於北極圈的格陵蘭島與遠在萬里之外的歐洲小國如何能聯繫在一起,並最終成為這個彈丸小國的海外屬地?



公元982年,挪威人埃裡克因為殺人罪被逐出冰島,無處可去的他開始了一次冒險之旅,埃裡克遠渡重洋,歷經風吹雨打到達這個冰雪覆蓋的神秘大陸,並把這座巨大無比的島嶼命名為格陵蘭島。1261年,格陵蘭島正式成為挪威王國的殖民地,而這個時候,生活在加拿大北部的因紐特已經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



1380年,正處蜜月期的挪威王國與丹麥王國聯盟,格陵蘭島轉而由丹麥和挪威共同管轄。此後隨著丹麥海上力量的提升,於1776年獨攬了格陵蘭島的貿易活動,格陵蘭逐漸過渡成丹麥獨佔的海外殖民地。隨著1841年挪威、丹麥分治後,關於格陵蘭島的歸宿問題兩國長期陷入爭執。並在1933年將此問題提交國聯下屬的常設國際法庭裁決,結果是丹麥人笑到了最後,獲得了格陵蘭島的全部主權。

二戰期間,德國入侵丹麥,格陵蘭島一度交由美國代管,戰後歸還丹麥。1953年,格陵蘭島成為丹麥的一個州,與法羅群島併為丹麥的兩個海外州,這在當時普遍被認為是丹麥已經將格陵蘭島納入領土範圍,而不僅僅是海外屬地。



但是,格陵蘭島雖然大到難以想象,但畢竟與丹麥本土相隔遙遠,作為一個經濟和生存完全依賴海洋資源的北美島嶼,格陵蘭島完全沒有必要受丹麥的管理。1979年5月1日,丹麥政府將格陵蘭島變成海外自治領地,不過外交、防務、司法仍由丹麥掌握。1985年2月1日,格陵蘭島通過全民投票表決,決定脫離歐洲共同體,為地區自治再一次邁上了重要一步。



目前,丹麥只有格陵蘭島和法羅群島兩塊重要的海外屬地,格陵蘭島是在丹麥王國名義下一個有著特殊地位的國家(地區)。2009年6月21日格陵蘭島正式實現內部自治,自治政府可以自行管理內部事務,丹麥在格陵蘭島派有首席代表,但權利已經大大縮小。格陵蘭自治政府將接過原本由丹麥王國擁有的天然氣資源管理權、司法和警察權。格陵蘭將擁有部分外交事務權,但丹麥王國在格陵蘭的防務和外交事務上擁有最終決定權。這意味著丹麥政府已經放棄了把格陵蘭島私有化,格陵蘭島只是基於丹麥王國內部共識內的從屬於丹麥王國的一個海外屬地,從嚴格上來講,格陵蘭島已經不能算是丹麥王國的一部分,因此,是不能計入丹麥領土的。


大國布衣


格陵蘭島是一座非常大型的島嶼,它的土地佔有面積為216.6萬平方公里,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座島嶼,而排名第二位的新幾內亞島也僅僅只有785753平方公里的面積罷了,格陵蘭島可以說是它的三倍之多。

而這麼大的一個面積,要是想自立國號的話,那絕對是可以成功的,而且還會立馬成為一個超級大國。畢竟,人家有這個實力和資本擺在那裡,單從國有面積來說,目前在世界上的國有土地排行榜當中,排名第12位的超級大國卻是跟格陵蘭島相當。也就是說格陵蘭島的面積已經相當於一個大型的國家了。


但是,雖然說格陵蘭島的面積很大,但是它的地理條件卻是極為的差,比一般的國家要差上不少,以至於到現在它們還沒有成功,格陵蘭島所處的地方就是在北冰洋以及太西洋之間。

而這兩個地方也都是極為寒冷的地方,動不動就要凍死人的,而處在這兩個極寒之地中間的格陵蘭島,簡直就好像是一個天熱的冰箱一樣,這沒有什麼區別。裡面所有居住的人們都生活在北極圈內,被迫跟企鵝們打著交道。每天都要飽受寒冷之苦,雖然,有的時候還有機會看到幾個一閃而過的北極光。

瞭解之後再來談一談關於這座格陵蘭島的土地所有權問題,它就是因為這個才遲遲沒有自立國家的。

而關於這個問題,地理學家卻在很早的時候就得出了結論,那就是這座島屬於是丹麥的一部分,而丹麥的國土面積卻僅僅只有4.3萬平方公里。

在排行當中也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名次,而格陵蘭島卻是兩百多萬平方公里,高了丹麥整整50倍之多。

那麼,為什麼格陵蘭島的面積沒有計入到丹麥的領土面積呢?

其實,這很簡單,因為從最開始,格陵蘭島就一直不承認自己是屬於丹麥的,而且還一邊表示自己會自立成為一個國家。雖然說,丹麥一直極力的表明格林蘭島就是自己的,但是由於格陵蘭島並沒有同意,所以,一直以來格陵蘭島在地圖上面就一直沒有加入到丹麥當中。

要不然,丹麥現在絕對不會是這個樣子,有了格陵蘭島的加入的話,那麼他們絕對會一下子就成為一個超級大國,也不會有這麼的弱小。

但是格陵蘭島就是死活不同意,這也讓丹麥搞到很沒有辦法了,不過格陵蘭島這麼做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換做是你要是你擁有比別人高出30多倍的實力,你還會在那個人手底下做事麼?一樣的道理,格林蘭島的面積這麼大憑什麼要被丹麥這麼小的一個國家給佔領?所以,他們要自立為王。


不過不管怎麼樣,丹麥在國土計算上都是非常的吃虧,因為他們之前掌管著這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卻並沒有把國土一起計算進去,而到現在想著再記錄下去已經沒機會了,因為已經錯過了,格陵蘭島可是公佈脫離丹麥的掌控。

要知道,丹麥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小的國家,現在突然有機會能夠獲得比自己面積高上30倍的國家,自然是很激動。可是對方居然要宣佈離開了,而丹麥又沒有絲毫的辦法,在記錄上一直都是保持著4.7萬平方公里這個小到不能再小的數字。看來丹麥真的是永遠都只能當一個小國家的命,這麼好的機會都沒有把握住。

記得格陵蘭島在很早以前,被判定成為了丹麥的國有領土,那時候丹麥一下子就成為了大國家,但是由於當時的時間是在121年的時候,被丹麥所殖民的,那時候距離大航海的時代還有著一段時間,由於格陵蘭島是一個極為寒冷的地方,而且當時世界上的航行條件並不發達。


所以基本上很少有丹麥人願意去格林蘭島,而隨著時間的積累,格林蘭島裡面的人都漸漸的忘掉了丹麥人的存在,還以為自己就是一個國家,不屬於任何人。

而丹麥對此也無所謂,因為格陵蘭島不僅距離遙遠而且還極為的寒冷,所以也並不在乎他們的離開。在1985年2月1日的時候,格陵蘭島便從丹麥政府手中獲得了內部自治權,也正式的宣佈脫離丹麥,從此自然也就沒有計入到丹麥的國有面積裡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