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三臺:以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建好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鄉村振興新標杆——

綿陽三臺:以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綿陽市三臺縣加快推進“麥冬—生豬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之觀察 (上)

深綠的麥冬佈滿田野,成片的果林點綴山坡,肥滾滾的豬兒酣睡在標準化的飼養場中……深秋時節,寒意漸襲,但走在“麥冬—生豬現代農業產業園”,仍然能感受到讓人振奮的勃勃生機。

近年來,綿陽市三臺縣堅決貫徹執行“11331”發展戰略,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完善“3+2”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緊緊圍繞麥冬、生豬等主導產業,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有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

綿陽三臺:以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麥冬

“麥冬—生豬現代農業產業園涵蓋花園鎮、老馬鎮、永明鎮、建設鎮等3個鄉鎮20個行政村,面積57平方公里,分別建成國家級出口麥冬質量安全示範區和國家級生豬核心育種場。” 三臺縣“麥冬—生豬現代農業產業園”綜合協調辦公室主任成忠國介紹,園區以麥冬和生豬為主導產業。麥冬種植面積達2.5萬畝,佔園區總面積的80%,其中GAP基地8000畝;年出欄生豬22萬頭、仔豬60萬隻,有國家核心育種場2個、規模育種場14個、萬頭健康養殖小區1個。2018年園區麥冬/生豬主導產業產值22.3億元,佔到園區農業總產值的91%。

綿陽三臺:以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飼養場

老馬鎮小圍村是三臺縣“麥冬—生豬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該村麥冬種植戶張安局告訴記者,麥冬收成好,一是麥冬質量好、產量高;二是得益於合作社有麥冬收購的保底價,不再為銷路擔心,加上合作社無硫化加工,降低了成本,種植戶的收益也隨之增加。

作為“中國麥冬之鄉”,三臺麥冬已有500多年的種植歷史,其“涪城麥冬”居全國麥冬之上品,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四川獨具優勢的道地藥材、我國唯一在同一地區同一品種擁有6個GAP認證基地的中藥材。三臺縣“麥冬—生豬現代農業產業園”,堅持立足綠色生態、品質優先發展戰略,著力提升麥冬品質,成功創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麥冬)質量安全示範區,夯實麥冬產業健康發展基礎,提升品牌效益。

以科技引領強化服務,促進生產管理的現代化和麥冬質量的提升,是園區一以貫之的工作。走進園區的代代為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廳內,輕點鼠標,麥冬基地生產管理情況一目瞭然。“從土壤酸鹼度、大氣溫溼度、有效積溫、水肥使用、產品採收到生產加工,通過移動網絡與基地的環控設備形成信息直連。”工作人員介紹,ERP本草溯源系統實現了麥冬優質產品“看得見、追得到、信得過”。

近年來,園區通過校地共建,成功引進成都中醫藥大學、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等8家核心單位和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等40餘家單位入駐麥冬科技實驗示範中心和生豬良種實驗與繁育中心,目前,園區擁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9個,打造以麥冬、生豬為核心的農業硅谷,主研優良品種選育、綠色種養植、食品開發、保健品研發、日化產品開發、藥品創制、副產物綜合利用、質量標準研究、互聯網+貿易、健康服務等十大方向。

綿陽三臺:以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麥冬 ​

為有效帶動園區農戶脫貧增收,園區堅持聯農帶農,鼓勵農戶以土地、勞力等入股龍頭企業、專合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探索創新“產業股東+產業工人”股份合作、“生產在家+服務在社”六統一分、“要素集聚+借雞生蛋”產業脫貧等利益聯結模式,大力推廣“農戶+園區”“農戶+公司”“金豬寄養”等合作模式,規範農民合作組織運行,積極發展家庭農場,積極推廣“1211”“1+8”等金豬寄養共養模式,新建生豬代養場10個,建成無疫小區(一期),創新“公司+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組織模式,實現利益聯結創收。目前,園區已有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家庭農場、產業大戶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56個,帶動3000餘戶農戶致富增收。(蔣盛建 劉玉明 四川經濟日報記者 任毅 張宇)

(圖片由三臺縣委宣傳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