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外貿環境下,你們覺得外貿人,外貿工廠,外貿公司的出路和未來在哪裡?

資深外貿人Luis


作為外貿人,永遠不要擔憂外貿前景。


為什麼外貿人不用過於堪憂呢?


1. 中國就是從閉關鎖國的教訓中走過來的,經濟全球化發展是必然趨勢


3.貿易戰,中國經濟沒有被擊垮,那就說明中國沒有輸


4.目前還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完全代替中國“製造大國”地位


的確目前很多外貿企業面臨獲客難、利潤低、成本高等問題。但這並不代表整個外貿行業已經是下坡路。


回看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每隔一個階段就會爆發一次經濟危機。,這是經濟發展的規律。但每一次經濟危機後,帶來的都是高速增長的經濟。


外貿經濟也是一樣,眼下的困難只是是暫時的。


那作為外貿人,我們如何結合時代發展形勢來運營自己的企業呢?


1.確認自己所屬的行業,是否仍然是朝陽行業


簡單地說,就是你出口的產品,是否仍然走上坡路。市場對產品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這意味著我們不可能盯住某一領域產品。


比如紡織品在十年前就是很不錯的出口產品,因為中國原材料便宜,勞動力密集。很多歐美國家向中國採購。


但近些年,隨著環保要求高,東南亞競爭,以及歐美本土製造業的崛起,紡織品出口優勢不再如從前。那麼我建議可以考慮轉型,從事其它競爭性較大的產品。


市場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我們的思維也要跟著變化。


2.結合現有資源,運營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是近些年的風口行業。


馬雲也在剛過去的APEC會議上提到:過去,我們講的全球化,主要講的是E-Commerce,未來,我們所有企業講的是E-Business。過去的貿易是按集裝箱計算的,未來可能是按包裹計算的。過去的貿易是B2C,未來的貿易可能是C2B。過去是Made In China、Made In America,未來可能是Made In Internet。


當下炙手可熱的亞馬遜、速賣通、蝦皮、WISH 都是不錯的選擇,還有更多的電商平臺在崛起。因為外貿工廠本身有貨源優勢,所以轉型會更有優勢。


我身邊很多的外貿企業,目前都是實體貿易和跨境電商同時運營。


3.數字經濟貿易的運用


這一領域,目前尚未被運用,但終究會會被實踐。


誠如馬雲所說,過去的貿易是石油驅動, 未來的貿易可能是數據驅動。未來看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已經不是看用電量,而是看它用的數據量是多少。


因為數字經濟,二十年以後,世界上的大都市都可能不是今天的大都市。過去的人們選擇在水邊居住,所以人口集聚在水陸交通發達的地方,而未來人們會選擇數據便利的地方去住。


因此,關於數字經濟貿易的運用及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綜上所述,不要因為一時的經濟不經濟,就否定整個外貿行業。有市場就有需求,根據時代發展特點,不斷調整自己的策略,方可處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