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阿達木單抗類似藥國內首款上市,百奧泰奪魁

燃!阿達木單抗類似藥國內首款上市,百奧泰奪魁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剛剛,國家藥監局網站發佈一則消息,國內首個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格樂立®(BAT1406)獲批上市。阿達木單抗注射液屬於抗TNF-α全人源抗體,主要功能是調節免疫細胞。阿達木單抗的原研是艾伯維的修美樂®,這款藥物於2010年在中國上市,2017年專利到期。目前國內阿達木單抗類似藥的研發賽道擁擠,而首款上市屬百奧泰拔得頭籌。

燃!阿達木單抗類似藥國內首款上市,百奧泰奪魁

“藥王”阿達木單抗的類似藥,進擊國內空白市場

TNF-α,腫瘤壞死因子,是一種在人體免疫應答過程中產生的具有導致炎症作用的細胞因子。TNF-α的過度表達會引起包括類風溼性關節炎、強制性脊柱炎和銀屑病等自身免疫疾病¹。許多臨床試驗證明,TNF-α在類風溼關節炎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關節滑液中水平升高²。

進一步研究表明,阿達木單抗能夠以高親和性、高特異性結合人體內的TNF-α,有效抑制TNF-α的致炎活性,從而達到很好的療效³。艾伯維的阿達木單抗(商品名:修美樂®)是全球首個抗TNF的人源化單抗,2002年獲FDA批准上市,最初用於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繼而又獲批強直性脊柱炎和銀屑病。

2018年全球銷售額top 10的藥品中,單抗和融合蛋白類的產品佔8個席位,其中,阿達木單抗實現銷售額205億美元,連續7年蟬聯全球最暢銷藥物榜首。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2018年至2023年全球生物藥市場規模的年複合增長率僅為9.0%,遠低於同期全球生物類似藥同期的40.6%,這主要是因為生物類似藥更具有價格優勢。

在國內,生物類似藥的價格優勢隨著醫保覆蓋程度的增加和患者支付能力的提高被放大。2018年,修美樂在國內的中位中標價是7586元/支,價格高昂的同時還尚未進入國家醫保局目錄,導致使用該藥的中國患者不足5000人,市場滲透率相當低。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的市場規模將在2023年增至47億人民幣(佔同年國內生物類似藥市場規模的18%);而2019年至2023年間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91.4%,呈爆發式增長。

原研藥專利相繼到期,生物類似藥如雨後春筍

全球生物類似藥迎來高增長、大爆發,這與原研藥專利相繼到期有關。生物類似藥是在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與已獲批的生物藥高度相似的生物製劑⁴,但在價格上更便宜。研產生物類似藥的藥企能夠趕原研藥專利到期之前加緊研發,原研藥專利到期之後便能夠快速搶佔原研藥的市場,提高藥物的可及性,造福廣大患者。

從2013年開始,全球已有多個重磅單抗藥物的專利在不同地區陸續到期,而修美樂的抗體序列專利分別於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在美國、中國和歐洲到期。截至2019年5月,國內已有15家本土藥企開展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的臨床試驗,其中此次奪魁的百奧泰是最先遞交NDA申請的。

此外,還有海正藥業(600267-CN)、信達生物(01801-HK)、復宏漢霖(02696-HK)的阿達木單抗類似藥已陸續提交上市申請;而君實生物(01877-HK)、通化東寶(600867-CN)和神州細胞的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亦已進入臨床3期。

燃!阿達木單抗類似藥國內首款上市,百奧泰奪魁

燃!阿達木單抗類似藥國內首款上市,百奧泰奪魁

燃!阿達木單抗類似藥國內首款上市,百奧泰奪魁

阿達木單抗類似藥對標TNF-α的靶點,而從目前國內對標TNF-α靶點的、適應症為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發管線進展情況看,無論是阿達木單抗類似藥還是 TNF-α抗體藥都是一片紅海。

百奧泰:第2家業績還處於虧損的科創板醫藥公司

百奧泰是一家以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研發為核心的創新型生物製藥企業,2019年7月申請在科創板上市。在BAT1406獲批上市之前,尚未有處於上市銷售狀態的產品,除了BAT1406之外,招股書顯示百奧泰還有20個主要在研產品,其中4個處於臨床3期研究階段,1個處於臨床2期,4 個處於臨床1期臨床研究階段,另有多個創新抗體在研藥物處於臨床前的研究階段。

燃!阿達木單抗類似藥國內首款上市,百奧泰奪魁

招股書還公開了BAT1406臨床3期的試驗結果,表明BAT1406對多種風溼疾病療效與修美樂高度相似,有臨床數據支撐。

目前百奧泰仍處於虧損狀態。今年7月,百奧泰符合並適用科創板上市審核規則的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五)項規定的上市標準而申請上市。按筆者統計,百奧泰是“不盈利不上市”歷史終結之後,繼澤璟製藥上市後的第2家選擇標準五的科創板醫藥公司,也是繼澤璟製藥的第2家業績尚處於虧損的科創板醫藥公司。

參考:

1.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是一類由於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受到損害所引起的疾病。 Farh K K H, Marson A, Zhu J, et al. Genetic and epigenetic fine mapping of casual autoummune disease variants[J]. Nature, 2015, 518(7539):337

2.Desplat-Jego S, Burkly L, Putterman C. Targeting TNF and its family members in autoimmune/inflammatory disease[J]. 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 2014, 2014(1):628748

3.Scheinfeld N. Adalimumab: a review of side affects[J] Expert Opinion on Drug Safety, 2005, 4(4):637

4.Richard Markus, Victor Fung, Sundar Ramanan, Diana Landa, Jennifer Liu, Primal Kaur

Development of biosimila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Chin J Pharm Anal[J] 0254-1793(2015)05-0777-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