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紅棗號”航空貨運專班開通——新疆紅棗“飛到”餐桌

“若羌红枣号”航空货运专班开通——新疆红枣“飞到”餐桌

經濟日報記者 於 泳

圖為若羌縣棗農將紅棗分裝。新華社記者 趙 戈攝

近日,2019年“若羌紅棗號”航空貨運專班在新疆若羌縣樓蘭機場啟航,2噸若羌紅棗搭乘南方航空班機從若羌起飛發往浙江省杭州市。新疆羌都棗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娟告訴經濟日報記者,“若羌紅棗號”專班航空運輸能讓當天採摘的新鮮紅棗在8小時內來到內地消費者餐桌上。

為拓寬紅棗銷售市場,增加產品附加值,若羌縣以航空物流業發展為契機,現已陸續開通若羌至烏 魯木齊、鄭州、成都、廣州、北京、上海等地的“若羌紅棗號”航運專班。巴州翼翔航空貨物代理有限公司若羌分公司經理劉國正介紹,該公司通過17條航線保障紅棗發貨當天派送到客戶手中。

若羌縣委書記宋學斌介紹,近年來,若羌縣堅持走“保品質、重品牌”的紅棗產業發展之路。在全疆率先實施棗樹間移,降低密度,改善通風透光,科學修剪施肥,使紅棗品質得到明顯提升。2018年,特級棗、一級棗所佔比例與棗樹間移前相比,分別提高10%、15%,每畝增收2000多元。截至目前,若羌縣累計種植紅棗生態經濟林23.38萬畝,完成綠色紅棗基地認證10萬畝,有機紅棗基地認證10萬畝。在紅棗產業的強勢帶動下,該縣棗農人均年收入達3萬餘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疆作為我國紅棗主產區,隨著種植面積擴大,部分地區出現了棗賤傷農的情況。為此,新疆各級政府部門先後通過託市收購、推動紅棗期貨上市等手段保護棗農積極性,促進紅棗產業健康發展。

近日,若羌紅棗託市收購簽約啟動儀式在若羌縣舉行。新疆果業集團有限公司與若羌縣人民政府簽訂了《紅棗託市收購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新疆果業集團對2019年度符合標準的若羌紅棗按照“優質優價”的原則進行託市收購,統貨最低收購價為每公斤8.5元,託市收購截止時間為2020年1月20日。

此外,11月上旬,新疆紅棗(若羌)批發交易市場將投入使用。該交易市場是新疆果業“農產品兩張網”重點項目之一,佔地300畝,建有紅棗交易區、電子結算區、期貨交割區、生產加工區和倉儲物流區五大板塊,是集紅棗晾曬、現貨交易、生產加工、期貨交割和倉儲物流為一體的新型農產品交易集散中心。據新疆果業集團副總經理付彥江介紹,因為缺乏大型交易市場,往年新疆紅棗收穫後只能到內地批發市場交易,制約了當地紅棗產業的發展。該批發交易市場投入使用後,將對若羌乃至全疆的紅棗產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