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股市回調到低位,市場給出低位籌碼,反而買賣的人越少,而到了高位反而更多?

淡淡禪風


對於散戶調整是一個無底洞是機構與主力戲弄的對象,散戶在調整與下跌是絕對賺不到錢,而只有虧損到懷疑人生,所以散戶只有在股票拉昇時追漲一段才能盈利,切記不是被你的對手機構主力怱悠在低位虧損硬扛,因為你這些股票有沒有主力感興趣!


雲中龍1332


其實這是一個和人性有關的問題,我說個故事你就會明白了!!當一個你在10元買入股票之後,跌至6元你不跑,那麼6元跌至2元你更不會跑!但是有意思的是,2元漲到了10元你不跑,但是從10元跌至5-6後,再次回到10元大部分的人會選擇跑!

所以我們發現一個規律,大部分的散戶剛進入股市的時候為的是賺錢,但是經歷熊市之後就會把目標變為回本!!這就是主力也即是利用這種心態,進行一個割韭菜的方式!因為一個人一旦被熊市思維給同化了,就很容易造成回本出逃,虧損減少割肉的想法!

在股市裡,散戶往往是看到了一個賺錢效應才會進入市場,但是當市場有一個強烈賺錢效應的時候往往是牛市的末期,或者大後期!所以進入市場以後可能只是一時的盈利,過了一段時間就會進入接盤,抄底,然後深套的狀態!

而當大部分的散戶看到自己的資金越來越少,股價越來越,就會出現放棄反抗的念頭,等待一個時間,甚至等待未來回本的一個機會!所以我們在熊市的底部區域才會常常聽到那麼一句話“等我回本了,我就一定離開股市!!”


要知道的是,A股是一個熊長牛短的週期時長,大部分的熊市都是有3-4年左右的時間,當散戶在熊市處於一個頻繁下跌的狀態之中,自然會被熊市思維所同化!所以當未來熊轉牛的週期到來,當散戶看到了曙光,虧損略微減少,甚至回本的時候,第一個念頭一定是減少倉位或者止損出逃!!

這就是目前為什麼主力會從2440點一路拉昇至3288點的原因,因為在2440點大部分的散戶都是麻木的,都是不願意看股票的,甚至連賬戶都懶得打開!但是在3288點的區域附近,散戶是一個虧損逐步減少,甚至回本的狀態,自然更容易割韭菜,更容易讓散戶動起來!

這樣來分析的話,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股市回調到低位,市場給出低位籌碼,反而買賣的人越少,而到了高位反而更多了!這個和散戶手裡的成本有著密切的關係!當然了最終的結果也一定是在牛市到來之前大部分的散戶成為韭菜,被機構騙取了底部區域的籌碼,從而在牛市高位再一次追漲接盤,進入下一個循環!!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股市,應該說,從純粹博弈角度去看,並不是價格越低則價值越大,這也就是李大霄和央視媒體之流天天說估值低,但是股市長期下跌無法逆轉。股市是否賺錢,更多地取決於信心和預期,以及在信心預期驅動之下的資金持續流入。估值低,並不是牛市的必然條件,也不是股市不跌見底的必然條件!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股價越跌,越沒人買,反而越漲越有人買。其本質是通過上漲確認資金持續流入,市場持續活躍,而進入市場才有機會賺錢。

反之,如果買在低點,但是不賺錢,對於通過波動差價來賺錢的人來說,則毫無價值,因為通過波動賺錢的人,買在低點毫無價值,要買在賺錢的有限時間窗口。也就是市場經常所謂的買確定性。

而對於長期投資和定投價值拍而言,他們對通過股價波動差價賺錢的預期並不高,且買入後對股價波動比對長期公司價值增長和長期穩定分紅看的比差價更有意義,他們就希望買在持續下跌和暴跌之後。

打一個比方,工商銀行,如果你在股價中樞價位區買入,想通過差價賺錢,那麼,在一年的時間段裡,幾乎沒有賺錢的機會,常常一年漲幅10%以內。而對於持有工行拿分紅和長期持有者,在市場持續下跌時買入或者定投,則通過長期持有分紅,其長期的年化收益率則高於7-8%,也對於類似險資等超大型機構投資者和風險厭惡型的價值投資者來說,則非常有意義。但是對於短線和以差價為目標的投資者來說就顯得毫無意義。

所謂的毫無意義,就是,一來多數時間工行不會漲,二來,市場即使出現條件,工行也會持續跑輸市場,第三,即使買在低點賺的錢,不夠市場指數波動和操作手續費中的累積虧損。因此對短線和股價投機者而言,買在低點毫無價值。

對於多數投資者而言,長期市場是無效的,要遠離市場,不要過度交易和過度關注股價波動,而當市場形成穩定趨勢和穩定熱點,並且每個熱點是可持續的時候,即市場進入了活躍的時間而非長期下跌時間,那麼,就是參與的價值時間,這個時間,可以用確定性來衡量,或者是賺取市場有效波動的錢,或者是賺取市場指數水位持續修復上升的錢。而在我國股市,多數時間都屬於垃圾時間,即無效和損耗時間,進入熊市和長期下跌,甚至股災時間,買在低點意義不大。買在有效時間的所謂買確定性意義更大。


屠龍刀fei0598


你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就是“心理”,只要你從這心理方面去分析就能找到正確答案,下面給你仔細分析找找你這個問題的真正因素。

散戶的心理都是徘徊在“恐懼與貪婪”

每當股市出現殺跌回調的時候,越是恐懼,生怕大盤會繼續下跌,繼續是大盤已經回到的地位,很多個股已經也是在底部趴著的時候,由於恐懼心理因素,根本還不敢去買入。

同樣反過來當股市從底部止跌之後,出現上漲行情只是,在上漲初期依舊不看買,以為只是弱反彈,弱反彈之後還會繼續殺跌;隨後股市又上一臺階,還是覺得不靠譜,這個反彈力度太小,還是觀望。當股市出現第三波加速拉昇指數,忍不住要去進場的時候了,越往上漲就越貪婪,越是去追高哪些強勢股,總覺得漲停不停,還有新高出現。

正因為人的心理都是矛盾的,當股市出現下跌之時,人的都是悲觀的,從而產生恐懼;當上漲之時先是懷疑的態度,真正加速上漲達到末期之時才去貪婪,所以大部分散戶炒股的心理都是徘徊在恐懼與貪婪之中。

舉例子:

為什麼股市回調到低位,市場給出低位籌碼,反而買賣的人越少?A股從2018年1月29日大盤3587點見頂開始殺跌,從那天起A股走出了熊市行情,隨著大盤指數跌到3000點,隨後跌破2900達到2800點,之後大盤指數繼續下滑跌到2700點、2600點,這裡已經讓散戶們形成了恐懼,讓散戶們養成了慣性思維,總覺得大盤現在的低點就是隨後的高點。所以大盤繼續跌到2500點,跌到2400點,甚至會跌到2000點的慣性思維;所以大盤在2440點止跌之時又有幾個散戶會去參與買賣呢?在哪個時候的散戶都是看空市場,怕大盤繼續跌破2400往2000點方向;真正在2440點附近參與買賣的人非常非常少,都是處於觀望狀態。

而為什麼股市回調到低位,市場給出低位籌碼,而到了高位反而更多?2019年A股在1月4日大盤止跌在2440點,隨後快速上漲到2600點之時,認為這是超跌反彈,不值的參與,超跌反彈之後還會繼續下跌,選擇繼續觀望。當大盤在2月25日出現跳空百點長陽之時,還是始終不相信A股已經來牛市了,抱著觀看的態度;隨後幾天大盤繼續推高,突破了3000點,這個時候散戶不談定了,才相信A股是牛市來了,可以滿倉幹了;跟風盲目入場,總覺得買什麼股票都能賺錢;所以在大盤突破3000點之時參與買賣的人大幅增加,量能破萬億也就是這麼來的。

綜合以上分析原因,當股市回調到低位時候是由於恐懼,參與買賣的人自然會少,因為是繼續看空市場,現在觀望;當股市一波一波的推高指數之時,一浪推高一浪達到高位時候,才相信股市行情好了,自然很多散戶會進行貪婪,跟風炒股,且不知這個時候已經是上漲行情末期了,總認為股市還有新高不斷。

總之投資者人性與心理,養成的一種慣性思維影響的因素。


老金財經


這個問題看似很難理解,其實並不難,對於不懂股票投資的人來說很難理解,但是對於老股民來說卻很簡答。只要你懂股市的漲跌和投資者心態之間的關係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更不會有此疑問了。

股市更多的遵循的是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是什麼呢?羊群效應在投資市場上就是從眾心理,當你身邊的人都在談論股票的時候你也會不由自主的去多關注股市的漲跌變化,甚至會參與其中。而股市的漲跌往往就受投資者的從眾心理影響,股市上漲的時候投資者增多那麼跟風的人就會增加即便是到了高位依然會有很多人去買賣。股市下跌的時候也一樣,大家都在恐慌甚至談股色變,有誰還會去操作呢?即便是到了低位,市場給出了低位籌碼又有多少人敢冒風險呢?對於下跌中的股市而言,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比如15年的股市下跌,是分三次下跌完成的,抄底不正確就是萬丈深淵,有誰願意承擔這麼大的風險去抄不知道底的底部呢?

能做到低買高賣的投資者都是這個市場的贏家。

股市回調到低位買賣的人少,而到了高位反而多這個現象其實大家都知道,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因為多數的投資者希望的是買到股票後立馬開始上漲賺錢,大家都不希望被套更不希望長期持股。但是市場不會跟著你的思維走,很多人買進去出現下跌就開始止損割肉,根本沒有耐心持股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正是大家的沒有耐心才會導致越是低位的股市越是沒有敢做,而越是高位的股市則越有膽子大的人。不過真正能在這個市場上賺錢的人,卻恰恰和行情相反,越是低迷的時候他們越是建倉,不賺錢大不了長期持有。而越是行情好買賣的人多的時候他們卻開始兌現收益,這才是真正的股市高手。


投資觀


影響股市漲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國際形勢、經濟週期、宏觀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地域經濟、投資者情緒等。致使投資成功與失敗的因素也有很多:投資的方式方法、執行情況、投資者心理等。眾多的因素,都有可能致使此時此刻投資者投資,也有可能致使此時此刻投資者不投資。

股市的上漲與下跌,是市場說了算,也是市場所演繹。而投資與否,又是投資者自身的緣故。所以,看待題主的問題,答案也就有了,回調至低位不低位,與眾多的投資者有關係,也許這時方法、方式、體系、心理剛好適合,便投資。低位如此,高位也是如此,不投資如此,投資也是如此。

通常,股票投資者心理中有一種心理是“越跌越怕,越漲越買”。金老師日常接觸的投資者很多,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在他們對於風險的認知中,股市最好為零風險。也就是說,希望股市一投資便能直線上漲,實現盈利。可是,這在股市中根本就不能實現,在股市中資金承擔風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就算是投資大師或者是世界一流的投資者也無法百分之一百的規避風險。

並且,股市絕大多數投資者屬於完美主義,希望自己買到股市的最低點,賣在股市的最高點。

所以,因為這些種種,投資者普遍在股市回調的時候不會去投資,希望在底部企穩的時候,自己在下手投資。而到了高位的時候,給予自己的安全感以及可預見明天的盈利,是充分的,故而股市越是上漲越是投資。

金老師在股市投資十幾年,其實對投資者認知中所謂的“崩盤”是不存在的,只是相對跌幅較大而已。而真正有機會的位置,是在低位,而不是在高位。


厚金說


為什麼有時股市回調到低位,市場給出低位籌碼,反而買賣的人越少,而到了高位反而更多。這就是股市交易這遊戲設計的奧秘,股市下跌時,是越跌越沒有人參與買賣,因為股市下跌時,投資者看不到賺錢的希望,願意買賣股票的人是在不斷減少的,在股市下跌賠錢的示範效應下,相信股市能賺錢的人是在逐步減少的,因此,股市的人氣總是在下降的。

而股市上漲的過程中為什麼追漲的人越來越多,是因為股市上漲時帶來的賺錢效應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股市買賣,隨著股市的上漲,在股市賺錢的人是越來越多,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到股市來投資股票,這種情況下是證券市場的人氣越來越旺,人氣越旺市場參與買賣的投資者越多,形成市場良性循環,股票交易就會更加活躍,股票就更容易上漲,買股票賺錢的人就更多,所以,股市就有買漲不買跌的習慣。而在我國這種投機的市場,想在股市賺錢最好是在市場人氣旺的時候參與股市,在股市上漲的時候買賣股票,才容易賺錢,而當市場人氣散了的時候,在股市賺錢就很難了,市場人氣散了的時候,市場沒有人願意追漲,股票也很難漲起來。

當市場人氣不旺時,管理層救市最好的方法就是儘快恢復市場人氣,讓市場的交易活躍起來。以當前為倒,管理層救市不能光喊口號,需要配合出具體的措施,吸引資金快速進入股市,讓股市具備賺錢的效應,只有市場有了賺錢效應,市場的人氣就會旺盛,只要市場的人氣旺盛起來,股市就會穩步上漲。

因此,證券市場有個說法,空頭排列不做多,多頭排列不做空,講的就是下跌趨勢中不買股票,上漲趨勢中才買股票。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這是人類的思維慣性造成的。當市場行情持續下跌時,人們的思維就會習慣性的認為市場行情還會下跌。不斷的下跌會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達成共識,並且由於不斷的下跌獲利者賣出的慾望也大為降低了。買和賣的人都少了,當然會交易清淡不少。

而到了高位之前,由於市場行情不斷的上漲,人們的思維慣性就會容易認為市場行情會繼續創出新高。會認為市場還可能有獲利的機會。大量的人會進入股市買股票,但同時也有很多人認為市場已上漲了很多,可能到了高位。因此賣出的人也很多。買賣雙方意見嚴重分歧,買賣雙方的力量都很大,於是市場在高位就會放出巨大的成交量。

這種思維的慣性,是人類思腦問題的一個特點。它的特點就是思維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模式,也就是形成了思維定式。思維定式在生活中也會影響人們的深度性和創造性思維。比如,小明的媽媽看到前面有一條大河,但是她很快就過去了,沒有坐船、也沒游泳。問:小明媽媽是怎麼過去的。

答案是——暈過去了。

這種思維定式在交易中也是經常有害的,並不利於在股市交易中獲利。特別是在行情反轉的前夕。


孟可的思想空間


股市低位必然地量,股市高位必然天量。

原因也是很簡單的,股市獲利是由低買高賣獲取差價得利,下跌趨勢是不賺錢的,當多數人認同下跌趨勢時,持股者儘可能以低價賣出股票,持幣者即使低價也依然不願接盤,成交量因而減小,當股價過低,持股者虧損過大而惜售,持幣者因下跌趨勢無法獲利而不接盤,地量地價由此產生。

股價上漲到高位,現象正好相反。股價上漲趨勢時,買入股票即可更高價賣出獲取差價,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上漲趨勢時,則吸引更多的人蜂蛹買入,早期低價買入者獲利巨大,終將獲利兌現而賣出,股價越高,獲利越大,兌現量越大。由此產生天量高價。

以上兩個過程,解釋了股價在低位與高位時兩種明顯的形態。【低位地量緩跌、高位巨量急漲】。長線股民兄嘚僅以這兩種形態,即可簡單的獲取最大收益。

有句話:長線是金。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今年這波“牛市”大漲,新股民在3月開始取笑老股民踏空,殊不知老股民就是懂得“高位巨量急漲”的道理而兌現出局。

先知先覺實力派,陰陽易變掌乾坤。歡迎點贊、關注 頭條號,查看更多股市實操心得!


股市財狼


這個話題再次回到了A股的目前市場投資理念,大多數投資者參與這個市場注重投資理念以投機為主,所以這就回到這位投資者朋友提出的為什麼股價在低位籌碼沒人願意參與,反而等到高位買盤力度加大,甚至很多投資者追漲停買入呢,下面我就來具體分析下。

散戶佔比較多的市場

在A股市場上主要的資金來源是散戶,散戶資金佔A股總資金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A股市場仍舊是散戶主導的市場,散戶在進入A股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博取短期的價差後獲利出局,所以散戶佔主導市場存在幾大特點。

第一,散戶投資素養較低,這裡所提到的素養主要是對價值投資的研究,在價值投資上需要很深厚的財務知識和產業政策研究等知識,很多投資者基本從事都是各行各業,沒有這方面的素養和功底,那麼只能重點去研究K線形態走勢和各類技術指標,而這類方法的研究主要服務於技術分析原理,那技術分析原理主要服務於短線。

那短線持股週期較短,想在短期博取價差只能去選擇已經啟動上漲的個股,而且我們所熟悉的K線形態分析和技術指標都是基於個股啟動上漲後才出現各類指標才發出買入信號。而低位個股走勢各類指標都處於粘合和鈍化沒有出買入信號。

第二,投機,<strong>很多投資者進入A股股市最初想法都是進入市場都希望短期獲得收益,而且目前市場A股也是投機市場,各類業績好的個股反而漲幅低於業績差的個股,整體的市場都是該類表現,各類題材個股受資金的熱炒,散戶資金也是趨之若鶩,而低位價值個股買入後根本不知道後期什麼時候能夠啟動,如果低位震盪可能還會再次下跌,個股重心再次下移,這類個股持股週期較長根本不符合最初進入股市買入的原因.

再次A股市場投機氛圍較重,個股往往是強者恆指,弱勢個股往往會越走越弱,甚至幾年都無法啟動,人氣較低的個股即使業績較好估值都較低,沒有人氣,沒有題材,沒有資金參與也很難出現上漲,A股現狀如此怎麼叫人去參與低價個股。

信息不對稱性

這裡所說的信息不對稱性,只要涉及是A股的不成熟性,個股可能通過目前財務信息和估值來看目前股價是處於低估狀態,但是如果真的處於低估狀態一直處於低位不啟動該股肯定其他問題,這裡就是信息不對稱性造成。

市場公佈信息往往較滯後,如果公司市值低估不存在其他問題,早於在公佈消息前個股就已經被機構資金挖掘後拉昇,等到我們普通投資者通過目前已經公佈的消息和業績情況早於滯後,這就是信息的不對稱性造成A股各類制度的不成熟性,近期暴雷的各類白馬股,大家可以看看在暴雷前怎麼看公司業績都是較好,但是在暴雷前公司完全處於被低估狀態,股價處於低位,但是雷爆出後股價繼續下跌,大家可以參考下下圖個股:

在12塊時候該股通過業績財報分析都是處於低位,但是後期該股繼續下跌到3塊多,並且華泰在暴雷前根據目前營收給出了“增持”評級,機構都無法看出更何況我們小散呢,具體看下圖:

所以A股信息不對稱性原理,一次一次讓我們小散受傷後,還有多少投資者朋友敢於盲目抄底買入低價股呢,只有該股股價有資金開始拉昇後才能確定該股機構資金看好短期不存在大的利空可能性。


總結:所以個股啟動後投資者才願意參與一是市場散戶居多投機氛圍較重,再次信息的不對稱性造成A股各類制度不成熟投資者不敢盲目抄底。


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