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隔空聲援羅永浩,不應該用老賴來形容企業家,大家認同這種觀點嗎?

超級錢吧


曹德旺並沒有聲援羅永浩

11月3日消息,在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上,曹德旺特別呼籲媒體,不要再用“老賴”這個詞。他表示,自己曾再三呼籲立法允許私營企業破產,提供法律救濟,現在很多影子銀行的錢在追債,如果不允許企業破產,後果不堪設想,會導致社會問題。

曹德旺只是呼籲不要對企業家用老賴這個詞,這是隔空聲援羅永浩嗎?點名道姓了?不要自作多情了。

曹德旺是令人尊敬的企業家,他推崇的精神是愛國,不投機,好好做實業。曾經提出不做金融,不做互聯網,不做地產。

再看羅永浩,符合這些標準嗎?

首先,他不愛國。

他是著名的日精,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吧?我之前也寫過他的文章。這就不再贅述了。

其次,他投機。

羅永浩做手機,算是實業,但是做知識付費,做社交軟件,做電子煙,就有點投機了。明明知道電子菸害人,在美國已經有阻力的情況下,依然選擇這個風口,說明他創業完全是為了抓風口。當年選擇手機也是如此。

所以,這樣的羅永浩,你覺得曹德旺會支持嗎?曹德旺支持的是愛國精神,真正的企業家精神,而不是投機精神。


趙冰峰財經


認同個毛線 他不是聖人 說啥都是對的? 我一個農民 種點麥子 供應給麵粉廠 現在麵粉廠跟我說 經營不善 我的賣糧食錢打水漂了 ?你開個麵粉廠 拿我的錢做本錢?虧了 你告訴我錢打水漂了 難不成那個麵粉廠賺了會分多點錢給農民?我是供應商 不是你生意合夥人


不動冥王壇


曹德旺隔空聲援羅永浩,不應該用老賴來形容企業家,大家認同這種觀點嗎?

認可這個觀點!個人覺得曹德旺是看透了事實的真相。

曹德旺是這麼說的

別把還不起錢的人稱為老賴,我認為不公平!我在這裡呼籲媒體朋友,在網上經常看到你們把還不起錢的那些人稱為老賴,我認為不公平,賴的畢竟還是少數。你要培養好的社會風氣,鼓勵企業家們繼續努力奮鬥。可否把報道里老賴兩個字拿掉,這是對人起碼的尊重!

我的看法:

大多數人來說,創業就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境況,但很多時候,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做不下去了,企業難以為繼。

這個時候,欠款還不上,或者暫時還不上,只要他想辦法,有還款的意願和行動,就不要給他安一個老賴的頭銜,如果有錢不還,隱匿資產,這些可以被列為老賴。

很多時候,絕大數人是能不想做老賴的,如果限制了他們出行,也不利於他們繼續經營企業來還錢,也就是說,如果這麼做,他們更加還不起錢了!

善待那些因為各種原因陷入困境的創業者,只要不是惡意拖欠,不還,我們這要提供一個寬鬆的輿論環境,這也是鼓勵創業和實業的一種手段,創業不易,多多鼓勵吧!

深知精準營銷創始人CEO 蔣軍

提供互聯網精準營銷策劃,品牌超級IP構建,場景化產品策劃,互聯網商業模式設計,社群營銷運營,資源導入及項目落地,急功急利做品牌,快速實現銷售轉化裂變。


蔣軍


我覺得曹德旺這種說法道出了民營企業家的心聲,長期以來,金融資本脫實就虛,形成了依靠銀行一信託一資本市場+債券的運行機制,利用各種金融工具和創新,形成財富積累。實體經濟利潤率大幅低於金融資本利息率,P2P、高利貸利息率在30%以上,除國家企業和大型企業能取得少量資金外,大量的民營企業只能淪為P2P和高利貸的提款機。有的民營企業要取得銀行貸款,不得按潛規則向銀行支付額外租金。企業借債後由於利潤率低或無利潤,只能艱難經營。從這個角度說,並不是民營企業家相賴帳,稱他們老賴的確冤往。曹德旺曾多次向媒體表示對房地產金融的厭惡,認為房地產金融對實體經濟具有擠出效應,危害民營企業。同時,從民營企業的經營環境來看,用曹德旺的說法稅費要達到企業成本的70%左右,實際可能只有45%左右,但這已經很高了,企業沒有利潤如何還債,這不是經營管理不善的問題,因此不能把賴帳的根由釘在企業身上。另外,作為民營企業誰不想做強做大,可是無論做什麼行業都是被大企業壟斷的,作為民營企業只能撿點殘湯剩水,向前走的空間被封殺了,只能度日如年,再遇到什麼貿易戰之類的,只能關門大吉,不欠債怎麼辦。因此,必須對金融資本進行嚴格管制,支持產業資本發展,對民營企業給予更加優惠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支持,幫助其發展狀大,這樣就會從根本解決民營企業老賴問題。


烏蒙金融號


曹公我個人是佩服的。但他這個觀點我不認同。

第一. 90%企業家願意還錢,請問這數據從哪裡來的。 這可能是曹公個人之感覺而非客觀事實。個人主觀臆斷不能用來做論據的。

第二、企業家欠錢,雖然有些原因值得同情,卻不是別人必須包容的原因。

因為別人的損失的後果、產生的痛苦其它人是體驗不到的。即使體驗過,但畢竟不用您去承擔、體驗,所以不要幫人家做決定。如果真想幫,那麼幫他們把錢還了。老賴的前提自然就不存在了。

第三. 風險和利益是並存的。既然選擇了追求利益,那麼那也要坦然面對因此產生的風險,包括個人名譽。

最後還是祝願羅永浩先生早日度過難關。


王磊1625011


非常認同,社會的信用是要建立在政府講誠信的基礎上的,當年“商鞅立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以換屆和政策調整來否定以前的工作,企業家一朝失敗就打入十八層地獄,但多少企業家是怎麼倒閉的,政府要搞清楚,不能一杆子打死。


梨花公子60


我自身就是一個創業者,時間不長,也有四年了!這期間摸爬滾打,看到太多“風景”,收穫不少體驗同時,也有很多時候狼狽不堪!

但從自身,從沒有埋怨什麼,因為這是自己自願選擇的,好聽一點是有夢想,通俗說法想證明還行!但是,實際下海後,才真正體會到創業維艱的含義!尤其是對企業創始人的保障,從法律角度是很弱的!大家都聽說《勞動法》,應該沒聽說過《企業家法》!

有人講話,現在大多數老闆,是操著拯救世界的心,冒著賣白粉的險,賺著不如賣白菜的錢!

我個人體會,對企業家來講,捱餓受累他們並不在乎!而在乎的:

一是:真的破產了,別連累媳婦孩子等家人!

二是:真的失敗了,是否還能有翻身機會!

所以,我非常認同曹總的觀點!

希望自己別也成為老賴!


哲航李哲洙


公司法裡允許企業破產,企業破產了,可以定性為老賴麼?不能,有能力還錢而不償還的才叫老賴。別一棒子打死破產的企業家,應允許他們重新來過並東山再起!


冷雨中的落葉


那麼問題來了,曹德旺隔空聲援羅永浩,為什麼不隔空聲援賈躍亭?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種精神,做企業的企業家精神,創業叫創業精神。這種精神是你在創業過程當中唯一獲取客戶和投資者的資本。

而羅永浩的創業,並不能簡單的定義為失敗,從而貼上老賴的標籤。

什麼是老賴?

  • 所謂老賴,並不一定指的是指創業失敗的企業家。它主要指的是欠別人錢款,而且有能力償還的時候,卻不履行常還款義務的人。

  • 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他們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損害別人的利益,讓自己活在高水平的幸福愉快生活當中,而不管不顧曾經相信他的人現在的死活。

  • 信任在這個虛擬的現實當中,是一種最有價值的存在。而很多人利用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謀取別人的錢財。在自己有能力償還的時候並不去償還。並隨時轉移自己的財產。讓執法部門難以尋覓他的固定資產,藉此來逃避責任的人。

  • 這樣的人才是現實生活中真正的老賴。這種人是可恨的,也是非常可悲的。他們就像小偷一樣,偷偷摸摸搜刮周邊,最相信他的人的財富。只顧眼前的利益而不考慮長遠的發展。

羅永浩的現狀

  • 社長多次講到羅永浩的現狀,只是在創業路上的一次失敗而已。他短暫的失利,跟他的選擇和定位有很大的關係。國內手機行業,科技端被華為佔領。銷售市場被小米佔領。一個佔據高端市場,一個佔據終端市場,所以說其他作為手機行業新的創業者想要在手機行業分得一杯羹,困難重重。
  • 最近我們通過羅永浩的告白,可以看到他在手機創業失敗之後,想盡辦法用其他一些新的創業之路來還清代理商和銷售端的所欠資金。真誠感動人。他並沒有像賈躍亭一樣,面對失敗的時候選擇了逃避,而是直面失敗。
  • 我們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小米,華為等一線國內企業的成功。都經歷過無數次的嘗試和失敗。所以羅永浩的短暫失敗不應該貼上老賴的標籤。我們更應該支持他的選擇和他目前的所作所為,給創業者一次寬容和機會。

對於曹德旺先生隔空支援羅永浩的情況。社長給予高度的認同。作為一個創業者,不單單是為了獲取人生的成功,也是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為人類做出的貢獻不可磨滅。


社長財經


首先從情理的角度,我同情被破產企業家欠債的供應商和員工。中國的老百姓和民營小企業生存都很困難,大部分都是溫飽水平,兢兢業業都是為了能有一口飽飯能養活一家老小。

但是,公正來講,我認同曹老闆的說法。

第一、創業成功的概率非常低。投資教父閆焱在2017年的一次演講中說“從歷史和統計數據來看,創業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因為企業的成功是要在很多事情的鏈條上,在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裡面做出正確的決定。而企業的失敗可能只要在一個時間上做出一個錯誤的決定就可能導致。”如果從創業者成功的角度,中國的創業成功率不會高於1%的。

這些年來,耳熟能詳的企業家都有誰,除了馬雲、劉強東、雷軍、馬化騰等之外,有幾個叫得出名號的新晉的企業家?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些成功的企業家背後都是千千萬萬失敗的傾家蕩產的企業家。

也可以觀察一下自家住宅附近的底商,是不是每年總有那麼幾家換了門庭?

第二、創業者需承擔的責任和風險非常高。創業者是拿出了自己的全部身家、技能、時間、資源、人脈去博那不足1%的成功率。一旦創業失敗,就成了老賴,處處受限。

第三、國內的環境對民營企業並不友好。被稱“紅二代”的中國招商銀行前董事長秦曉曾坦承中國國企與民企之爭的癥結,表示“國企存在的本質是政府介入了市場,它不是作為一箇中性的調控者或者監管者、基礎設施的維護者,而是直接參與了市場競爭,……在政府進場的情況下,你說一視同仁,只要存在政府有自己的國有企業,那和民營企業的政策就很難完全一視同仁,良好的意願可能做起來有制度上的障礙。”

所以,我認為對創業失敗的企業家應該寬容。

但是,需要強調的一點,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被稱為企業家,在此引用閆焱的話:一個沒有良知的人,一個不具備誠實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企業家的。企業家是不屑於去造假的,要有超越的情懷。要相信,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我們看到很多創業者,今天做比特幣,明天比特幣不熱了,就改做保險了,這樣的情況,基本很難成為企業家。要有獨立的思考,最主要的一點一定要有獨立的思考;要理性要專注,創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感性喊口號的事情。還有一個耐得住寂寞和孤獨,企業家的一把手一定要是聰明人,而聰明人一定是孤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