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進中情局拉登“臥底大師”殺入美國“心臟”

混進中情局拉登“臥底大師”殺入美國“心臟”

布什在視察一所小學時被告知世貿大廈遭恐怖襲擊

美國紐約,當電視臺播放有關韓國人質事件的新聞時,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有個人也許在喃喃自語:與我乾的相比,這只是“小兒科”。此人就是恐怖組織歷史上最狡猾的臥底,他直接參與製造了“9·11”恐怖襲擊事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他引發了全球反恐新戰爭。

他究竟是誰?前不久,美國廣播公司的著名記者彼得·蘭斯回答了這一問題。蘭斯在調閱紐約地方法庭4萬餘頁卷宗、採訪多位聯邦調查局退休特工後寫成的《拉登的“臥底大師”》一書,詳細披露了“基地”組織成員阿里·穆罕默德如何“殺”入美國“心臟”,直至製造“9·11”恐怖襲擊的內幕。

毛遂自薦“投身”中情局

1981年10月,埃及,一夥軍隊裡的極端分子刺殺了總統薩達特。消息傳出,身在美國的阿里·穆罕默德既興奮又遺憾——他是這個秘密組織的重要成員,原本要參與此次行動,卻不料被派到了美國參加埃美軍事交流活動。不過,這倒使他逃過了致命的調查。穆巴拉克接任總統後,立即著手清理軍中極端分子。阿里見勢不妙,找個藉口退役了。

  此時,“基地”組織的重要智囊扎瓦赫裡,正在四處網羅“人才”。他很快就發現了阿里,並對其讚賞有加:精通特種作戰技能,會說包括希伯來語在內的4種語言,思想非常極端……扎瓦赫裡立即將阿里招到了身邊,並大力栽培——秘密送其到埃及國家航空公司,學了一年多的航空反恐技能。

1982年4月到1983年10月,美國駐中東地區的外交人員、情報官和軍事人員連遭襲擊,數百人喪命。中情局心急如焚,急欲找到一名精通阿拉伯語、通曉伊斯蘭文化的人,以便讓他混進恐怖組織。

1984年年初,阿里適時地出現了。他走進中情局駐開羅的情報站,神情懇切地要求為美國人效勞。中情局立即對他的背景展開調查,結果“相當滿意”,遂將其納為“線人”,派往德國漢堡。

阿里不負眾望,用不到一個月,就向中情局遞交一份報告,詳細描述漢堡真主黨武裝的組織結構、活動規律等。中情局官員欣喜若狂,立即給阿里提供了一份豐厚的回報——幫助他遷居美國。

1984年秋,阿里搭乘泛美航空公司的飛機,奔赴美國。鄰座一位頗有姿色的女人引起了他的注意。她叫琳達·桑切斯,剛剛結束在希臘的度假,準備返回加利福尼亞。

巧舌如簧的阿里立即上去套近乎,幾分鐘後就知道了琳達的身世:這個女人比他大10歲,已經離婚,家產不菲;更重要的是,琳達的家庭在加州政壇相當有背景——祖父和父親都是加州政府的財神爺……

阿里決定“不放過”這個女人。而他一口標準的美式英語、一身結實的肌肉,以及特種部隊指揮官的傳奇經歷,也深深吸引了琳達。

飛機在美國降落時,琳達已經離不開阿里了。6個星期後,他們在內華達州舉行了盛大的婚禮,阿里因此輕鬆地獲得了美國國籍。

混進中情局拉登“臥底大師”殺入美國“心臟”

紐約世貿中心一座大樓遭飛機撞擊後倒塌,附近的人群四散奔逃。

參與多起恐怖襲擊

1992年年初,美國聯邦調查局找上門來,讓阿里充當他們的臥底。

這一年,一個來自中東的恐怖小組,計劃對紐約世貿中心發動襲擊。該恐怖小組中一個名叫賽義德·納塞爾的埃及人,因涉嫌暗殺猶太教宗教領袖而遭到聯邦調查局的通緝。然而,聯邦調查局做夢也想不到,納塞爾就藏在阿里的公寓裡。每到週末,阿里都會帶著絕密特種戰教材回家,交給納塞爾,讓他教授給恐怖小組的另外兩名成員。

幾個月後,恐怖小組的成員已初步掌握了美軍的特種戰理論。於是,阿里決定為襲擊世貿中心做最後準備——1992年夏,恐怖小組在他的帶領下,頻頻到紐約郊區進行實彈射擊訓練。

1993年2月26日,紐約世貿中心發生大爆炸,恐怖小組的3名成員全部落網。但是,聯邦調查局並沒有發現阿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聯邦調查局更不可能知道,阿里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長時間在世界各地遊走。其間,他曾幫助整個“基地”組織的領導層從阿富汗轉移到蘇丹,併為“基地”組織開設恐怖訓練營,他還曾親自訓練拉登的貼身保鏢,受邀到拉登家裡小住。

轉眼到了1998年,這年8月7日,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大使館同時遭到恐怖分子襲擊,發生了大爆炸,造成467人死亡、1萬多人受傷。爆炸發生後,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大搜捕,抓獲了幾名“基地”組織的高層人物。這些恐怖分子經受不住中情局心理戰的折磨,接二連三地招供說,拉登曾經很得意地把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大使館的照片放在地上,指著兩個使館的某個位置,惡狠狠地說:“我們的炸彈就放在這裡!”

這些照片是由“某個人”提供的,他“摸”遍了美國駐非洲多個使館的情況,並拍下了許多清晰度很高的照片……多年以後,中情局才發現,這個人就是阿里。

隱藏在美國“心臟”裡的阿里,自然與“9·11”恐怖襲擊脫不了干係。有消息說,恐怖襲擊發生前,他向“基地”組織提供了美國航班在紐約和華盛頓起降的準確情報,同時還為襲擊者潛入美國創造便利條件,提供讓人信得過的掩護身份!

“高級臥底”令人反思

聯邦調查局也曾對阿里產生過懷疑。1997年,負責跟蹤拉登的聯邦調查局紐約分局1-49小組,竊聽了一名恐怖分子的電話,秘密搜查了他在肯尼亞的住所。在搜獲的物品中,特工發現了阿里的電話號碼。

一天,1-49小組負責人帕特里克·費茨格拉德親自找到了阿里,要他解釋電話號碼之事。哪知,阿里的反偵查水平頗為高超,三言兩語就說服了費茨格拉德,將自己“洗”得一乾二淨。但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出尾巴的時候。“9·11”事件發生後,聯邦調查局和中情局彙總大量的情報資料,終於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阿里是一名參與襲擊世貿大廈的徹頭徹尾的恐怖分子。不久,他被正式逮捕。

阿里並沒有像襲擊世貿大廈的其他恐怖分子那樣,被送往美軍關塔那摩監獄,他留了下來——聯邦調查局試圖從這個“無價之寶”嘴裡,“撬”出“基地”組織對美國滲透的情況。目前,他仍在美國特工的“保護”下,生活在紐約的某個地方。

阿里,顯然不可能再興風作浪。但是,在恐怖與反恐怖日益激烈的較量中,像他這樣的恐怖臥底不僅不可能消失,更可能會愈來愈多。應該反思的是,恐怖組織的臥底為何能滲入反恐陣營的國家機器的中心?該如何防範恐怖分子對反恐機密的刺探?

從阿里·穆罕默德的臥底經歷中,人們也許可以找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