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店現7000餘隻野生動物死屍,誰在買賣誰在殺害|新京報快評

知道精神病能避責,不知道收購國家保護動物違法?

特产店现7000余只野生动物死尸,谁在买卖谁在杀害|新京报快评

現場發現的野鳥死體。 圖/新京報網

文 |梅堂

一段“特產店查出七千野生動物死體,老闆娘裝精神病阻撓執法”的視頻,引發輿論關注

據新京報報道,有護鳥人士近日接到反映稱,哈爾濱市一家特產店明面賣特產,暗地裡收購野鳥、野生動物等。報警後,警方在該店的冷庫、冰櫃內發現大量野鳥的死體。經初步鑑定,現場共查出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極危物種黃胸鵐82只,共計7306只野生鳥類及動物。

目前兩名嫌疑人已被控制,從視頻來看,女性經營者在現場阻撓並推搡執法人員,“都出去,我犯精神病了啊。”

花尾榛雞、長耳鴞、黃胸鵐、松鴉、伯勞、三道眉……這些生物原本應該飛躍、撲騰在林間、草地和白山黑水之間,自由而美麗。如今,它們卻殞命於偷獵者之手,被藏於冷庫與冰櫃,讓人痛心。

從視頻來看,7000多隻野生動物死體堆積如山,在給人極強的視覺衝擊力之餘,也讓人本能地心理不適。但與其說是這些無辜鳥兒的遺骸駭人,不如說是包括偷獵者、銷售者在內的黑產鏈條參與者的貪慾和冷酷,讓人觸目驚心。

《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規定,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這家特產店雖然持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但暗地收購野生鳥類及動物的行為,明顯已經超出許可範圍,涉嫌違法。隨著司法部門的介入,相信等待他們的將是依法嚴懲。

此案中,老闆娘在被抓了現行之後,不僅毫無悔改之意,還阻撓、推搡執法人員,叫囂“我犯精神病了啊”。很多網友斥其“知道精神病能避責,不知道收購珍禽違法?”這些阻撓執法的情節,想必也會成為情節輕重裁量的參考因素。

那7000餘具野生動物死體無疑是違法犯罪“實錘”。在此之外,是否還有更多的野生動物經他們之手,這背後連著怎樣的黑產鏈條……顯然也需要逐一查清,本著不輕縱、既往也得咎的態度窮根究底。只有對黑產鏈條上的每一環都一網打盡,才對得起那些被獵殺的野生動物。

在網上,很多司法類、科協類微博都在科普獵捕、售賣野生動物的性質,珍稀和瀕危動物正遭遇的危機。這類共通的“痛感”也是警示:近年來,類似惡劣事件時有發生,面對那些橫屍冷櫃的野生動物死體,保護力度加碼必須動真格,除了要靠嚴刑峻法和司法判決震懾,還需將監管前置,從林區保護、運輸檢查到市場日常監管、消費者動保意識激活的全鏈條需壓實。

在此次事件中,高達82只極危物種黃胸鵐的現身格外引人注意:早在201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黃胸鵐(俗稱禾花雀)的評級從“瀕危”升級為“極危”,意味著其生存危機已遠超大熊貓(大熊貓已從“瀕危”降為“易危”)。而被謠傳能壯陽的黃胸鵐,之所以會在十幾年間從“無危”連升五級到“極危”,食用驅動下的過度捕獵是主要原因。

都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沒有動保意識,食客們的口腹之慾就沒了底線,黃胸鵐是個典型例子。所以對消費者們來說,君子愛吃,吃之有道,不要因一時貪慾成為偷獵者們的“幫兇”。

無論如何,“舌尖上的業障”不可姑息。在這一事件中,誰在買賣誰在殺害,必須一查到底,震懾更多想效尤的“後來人”。

□梅堂(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