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塔」第一百三十六座:山西新絳龍興塔


第一百三十六座,山西運城泛舟禪師塔,位於山西省新絳縣城北街的龍興寺內,是絳州古城的一道標誌性風景。

據記載,龍興寺始建於唐,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故名碧落觀,到了唐高宗咸亨元年,即公元670年,改稱為龍興寺,寺中古塔便也隨之而被稱為“龍興塔”。

當時,寺院建築十分雄偉,規模也相當宏大,後來到了至唐會昌五年,即公元845年,由於唐武宗李炎大興滅法運動,拆寺毀佛之風盛行,寺內的建築毀之殆盡,唯只塔院寺幸得以存。

整座龍興塔可謂是歷經千年風雲,整體建築呈八面十三層,高42.4米,全部用磨光的青磚砌制。

塔身各簷下的椽、柱、斗拱,均為仿木結構,做工精細,同時,在經過新絳縣政府的整修和加固,這座千年古塔得以重煥容光。

據寺內碑刻記載,該塔原為八級,在清乾隆四十二年,即公元1777年進行過一次重修,並增高至十三層。

塔身一層南面闢券門,塔內中空,內置樓梯可登至塔頂,券門兩側磚雕楹聯一副,為清乾隆四十二年重修寶塔,時任絳州知州武進題並書,“雷雨平臨咫尺看龍門之變,慈雲遙接飛騰爭雁塔之高”。

塔身南面每層券門均有額題,自下而上依次為:一柱擎天、兩莖仙掌、三汲龍門、四大躋空、五雲獻瑞、六鰲首戴、七星召應、八風協律、九陌看花、十園蓉境、十方一覽、十二碧城、十州三島。

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名塔”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

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