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的領導 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語調鏗鏘:70年來,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艱苦奮鬥,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他特別指出:前進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誠哉斯言。中國有了中國共產黨執政,是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們深入瞭解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國革命史,就不難發現,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我們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樑,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

勇於直面問題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經過70年的艱苦奮鬥,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我們黨深刻認識到,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我們唯有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社會全面進步。

我們黨深刻認識到,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們黨始終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征程中劈波斬浪、奮勇前行。

勇於自我革命

始終保持黨的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勇於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我們黨作為一個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黨,作為一個在有著13億多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的黨,黨的建設關係重大、牽動全局。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往縱深處推進,啃硬骨頭多、打攻堅戰多、動奶酪多,是本輪改革的特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內、敢於自我革命,重點要破字當頭、迎難而上,根本要激發動力、讓人民群眾不斷有獲得感。

改革往往都是從易到難,新一輪改革同樣如此。我們的改革更加註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敢於涉深水區、啃硬骨頭。我們黨以勇於自我革命的氣魄、堅忍不拔的毅力推進改革,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於觸及深層次利益關係和矛盾,堅決衝破思想觀念束縛,堅決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堅決清除妨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在這樣一個偉大的鬥爭進程中,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根本保障,也是我們黨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所在。


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我們加強黨的建設,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作鬥爭,祛病療傷,激濁揚清。我們黨始終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著力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經受“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無法得到充分保障,何來激發人民的奮鬥動力?更嚴重的是,長此以往,我們黨或將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也正是有如此之憂患意識,我們黨能夠更加自覺地堅定黨性原則,勇於直面黨內存在的各種問題,敢於刮骨療毒,消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勇於亮劍鬥爭


始終堅定維護中華民族核心利益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當前,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盪。

從黨的十九大到黨的二十大,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義。這樣一個歷史交匯期適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對黨的領導也提出了新的考驗和挑戰。這樣的變局中危和機同生並存,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重大機遇。我們既要把握世界多極化加速推進的大勢,又要重視大國關係深入調整的態勢;既要把握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的大勢,又要重視世界經濟格局深刻演變的動向;既要把握國際環境總體穩定的大勢,又要重視國際安全挑戰錯綜複雜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種文明交流互鑑的大勢,又要重視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盪的現實。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我們要敢於亮劍勇於鬥爭。特別是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面臨的重大斗爭不會少,而且越來越複雜;各種鬥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過程。


面對各種風險挑戰,我們要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戰略耐心,始終保持昂揚奮鬥的精神、開放包容的胸懷,在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堅定不移,在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中敢於碰硬,在全面從嚴治黨上敢於動硬,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上敢於針鋒相對,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不在挑戰面前退縮,不拿原則做交易,不在任何壓力下吞下損害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凡是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只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鬥爭,而且必須取得鬥爭勝利。”

堅持黨的領導 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