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3岁学琴,5岁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钢琴比赛冠军,12岁获得国际钢琴比赛冠军,“神童”称谓的背后是父母无私的牺牲和奉献。8岁那年,郎朗的父母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父亲郎国任辞去公安局的工作,带朗朗去北京

"郎朗3岁学琴,5岁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钢琴比赛冠军,12岁获得国际钢琴比赛冠军,“神童”称谓的背后是父母无私的牺牲和奉献。8岁那年,郎朗的父母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父亲郎国任辞去公安局的工作,带朗朗去北京求学,母亲一人留在沈阳工作,给郎朗和朗爸提供经济基础,就这样郎朗父母两地分居了8年。朗爸真的是名副其实的“虎爸”,对待郎朗的态度会让你怀疑到底是不是亲生的,但也恰是这份决绝的狠心才最终成就了郎朗。郎妈在北京第一次与儿子分别时,刚下了一层楼,就听到郎朗的琴声,郎朗的眼泪还没干就被郞爸逼着练琴。每次妈妈去看郎朗,他都会抱着妈妈不撒手,像天塌了似的大哭。郞爸觉得这样耽误了郎朗练琴,于是后来告诉郎妈:“你不要来了,你一来郎朗就会恋着你,就不专心练琴了。”有一次,三人一起坐火车回沈阳,妈妈刚跟郎朗聊了一会儿天,爸爸就不高兴了:“够了,你和郎朗说的够久了,他现在应该学英语,应该熟悉他接下来要练的曲子!”后来,有一次郎朗因为学校的事晚回家了一会儿,耽误了雷打不动的饭后两小时练琴时间。于是郞爸大发雷霆:““你都上哪儿去了?回来这么晚!你把自己的生活都毁了!你把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毁了!你耽误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练习,这两个小时你再也找不回来了!太晚了,时间补不回来了。什么都太晚了!一切都毁了!”还让郎朗在吃药和跳楼里面选一样,可真的太吓人了,不得不说当时的郞爸有点偏执。难以想象,如果郎朗最后没有成才成器,郞爸到底能不能坦然接受这个平凡的儿子和庸常的结局呢?辞了工作、夫妻分离,生活重心完全就在郎朗身上,我想他只能接受现在这一种结果,换一种结果他都会崩溃。幸好,郎朗扛住了。#婚姻中的苦辣酸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