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任天堂大亂鬥,到後來的《風暴英雄》,IP混合遊戲為何受歡迎?

郭氏阿杰


相信只要看過漫威電影的玩家們對於《復仇者聯盟》並不陌生,實際上起初漫威知名的漫畫角色就那幾位,還是有絕大多數的漫畫角色是不出名的。作為漫畫公司肯定要儘可能的捧紅自己旗下的每一個角色,就這樣所謂的“混合IP”形態就誕生了。說得簡單一些,就是利用知名度高的角色來帶動知名度低的角色,這樣就能實現一個引流效應。《復仇者聯盟》中的大多數角色,就是這樣紅起來的,要沒有鋼鐵俠這些經典角色的帶動,其餘的角色想進入觀眾眼球是非常的難的。這樣的手段不僅在漫畫圈被使用,在遊戲圈也是被頻繁的借鑑,很多的廠商在遇到瓶頸時,就是通過這樣的手段來進行緩解。

大亂鬥

任天堂大亂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了,任天堂旗下的知名IP極多,如果把這些IP都放在一起做一款遊戲,絕對會贏得玩家的喜愛。就這樣《任天堂大亂鬥》就這樣產生了,雖然看著這個點子挺隨便的,但是實際上推廣到市場以後玩家的反響非常的好。大部分玩家都對這款遊戲有著非常高的評價,所以說後來這款遊戲的更新迭代就成了任天堂的保留項目。每年都會給玩家驚喜,通過不斷的迭代現在的玩法已經非常非常成熟,甚至可以說是所有大亂鬥遊戲中體驗最好的。任天堂把這款遊戲的體驗不斷地提升,以至於“大亂鬥”又形成了一個新的IP。

風暴眾英雄

《風暴英雄》這款遊戲實際上還是很可惜的,這款遊戲從中匯聚了暴雪所有的知名IP,暴雪只要是照著《英雄聯盟》的玩法進行設計,這款遊戲絕對不可能有今天的下場。之所以會涼主要原因還是自己作死,偏要搞自己的設定,本身就比《英雄聯盟》要落後,居然還擺著一副老大哥的姿態。已經經過市場驗證的東西不用,自己設計玩法結果給玩脫了,《風暴英雄》的體驗還是不錯的,無奈暴雪自己作死。

全是知名的角色

縱觀這一類的遊戲,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是歸根到底還是在滿足玩家們心中的訴求。而且未來“大亂鬥”文化會傳播的越來越廣,只要不涉及版權糾紛,廠商們都會這麼嘗試的。騰訊、網易都已經有了自己的作品,現在來看騰訊還是佔上風,網易稍微還是差一點。其餘的不知名的廠商手中沒有IP,也是有心無力抄襲更是不敢。公然抄襲這些大廠的法務部是吃乾飯的?非得告個傾家蕩產不可,未來的遊戲市場“馬太效應”將會越來越明顯,“大亂鬥”也不是誰想搞就能搞的。沒有一定的實力,要麼被市場無情的淘汰,再要麼就被告上法庭,現在的遊戲行業競爭已經可以用慘烈來形容了。





山溝溝裡的孩子王


應該說是任天堂和暴雪的影響力大,人物刻畫豐滿,在大亂鬥遊戲中玩家體驗感爆棚,我雷諾用著休伯利安轟擊佈雷澤,原遊戲裡的隊友會變成對手,這樣的感覺確實是值得體驗的。


思然玩遊戲


因為那個不是遊戲是我們的青春


一大坨白銀守門員


這麼大的一塊蛋糕,當然大家都想來分一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