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採食量低的分析及防治措施

在肉食雞(包括817)養殖過程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採食量低或長時間不增料,一般出現在10~25日齡,這種現象有提前發生的趨勢。主要臨床表現就是採食量不達標,嚴重者比標準採食量低30%左右,呼吸道不明顯、毛色發暗、有的扎毛、糞便不成形。沒有什麼特殊的臨床表現,死亡率不高,有的雞群幾乎沒有死亡。養殖戶和一些技術人員採取了各種增食的辦法效果不明顯。大部分臨床技術員認為是腺胃炎的原因,可是用了腺胃炎的藥物還是效果不理想,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肉雞採食量低的分析及防治措施

  剖檢症狀

  1、肝腫大、顏色加重,肝萎縮、顏色變暗,有的肝出血、腎腫大、心包積液。

  2、腺胃腫大,腺胃粘膜腫脹,充血;肌胃內膜潰瘍,壞死。

  3、十二指腸充血、空腸、迴腸扁平、腸內沒有食物,有的有氣、膨大。

  4、胸腺、萎縮、充血、法氏囊萎縮。

肉雞採食量低的分析及防治措施

:i��

  【肉雞採食量低病因分析】

  一、雛雞質量問題

  最近雞苗價格超高,孵化廠對雞苗質量把控有所降低,雛雞沙門氏菌(雞白痢)、大腸桿菌等病菌感染時常出現。

  二、飼養管理問題

  1、溫度過高

  禽類羽毛厚且無汗腺,極易受高溫的影響。隨著溫度的升高,雞體開始膨脹血管使血液到達雞冠、髯和腳來加強散熱,流經胃腸道的血流量減少,胃腸蠕動減慢,雞隻採食量下降。雞適宜溫度為20~23℃。

  2、通風不良或負壓過大

  通風不良或者負壓過大,造成雞舍缺氧,引起雞精神低迷,採食下降。

  3、密度過大

  4、飼餵次數少,無空槽時間或時間較短。

  三、肝腎功能衰竭

  在養殖過程中,養殖戶和基層技術人員注重呼吸道疾病以及大腸桿菌的防治,大量使用抗生素,包括一些禁用藥品(痢菌淨等),這樣造成肝腎器官的負擔加重,嚴重的出現肝腫大,肝破裂,肝壞死,腎腫大,腎出血等病變。黴菌是一個較普遍而又不易解決的問題,黴菌毒素的大量沉積,導致肝臟、腎臟壞死。

  四、非典型病毒病

  1、病毒性感冒(包括受涼感冒)

  2、非典型新城疫:

  3、隱性法氏囊:

肉雞採食量低的分析及防治措施

  在養殖過程中隱性法氏囊往往被大家忽略。隱性法氏囊造成雞長期有呼吸道以及採食量低的情況,如果忽略,往往在用藥的過程中出現治療效果不明顯的現象。

  解決方案:板青(300斤水/瓶),全天量集中飲水2-3小時,連用4天。此方案針對隱性法氏囊效果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