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竿見影!監管出手規範ETF超額換購,這家上市公司高管隨即放棄!超額換購到底公不公平?

立竿見影!監管出手規範ETF超額換購,這家上市公司高管隨即放棄!超額換購到底公不公平?

ETF超額換購遭遇監管窗口指導,後續效應可謂立竿見影。已有部分上市公司公告稱放棄原先ETF換購計劃,轉為直接減持。

此前,監管層對部分基金公司進行窗口指導,要求上市公司以股份換購ETF份額的規模,不可超過該標的在指數中的權重,而且大額換購需要上報相關機構批准。市場隨即產生連鎖反應。11月5日,四維圖新發布公告稱,公司副董事長孫玉國先生與董事程鵬先生放棄原先的ETF換購計劃。

所謂股票換購是ETF特有的一種發行方式,即在ETF發行期,可以用成份股股票換購基金份額。2019年ETF產品高歌猛進,年內新發行ETF規模已超1200億元, ETF規模大增的背後離不開上市公司股東的“換購潮”。

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數據獲悉,年內約40家上市公司參與了總額超130億的ETF換購。一方面,以成份股換購ETF有助於上市公司資產多元化配置,提升資產的流動性和收益性;但另一方面,超比例換購將導致產品發行後與跟蹤指數產生誤差,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中小投資者利益。

四維圖新高管放棄換購

<strong>

11月5日,四維圖新發布《關於部分董事放棄以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參與認購基金份額以及擬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公告中稱,公司副董事長孫玉國先生與董事程鵬先生放棄原先的ETF換購計劃。原計劃中,孫玉國先生擬換購不超過93萬股,而程鵬先生擬換購不超過105萬股。

立竿见影!监管出手规范ETF超额换购,这家上市公司高管随即放弃!超额换购到底公不公平?
立竿见影!监管出手规范ETF超额换购,这家上市公司高管随即放弃!超额换购到底公不公平?立竿见影!监管出手规范ETF超额换购,这家上市公司高管随即放弃!超额换购到底公不公平?

公告中還說明了程鵬先生公佈的最新減持計劃,依然是105萬股,只不過此次不再通過ETF換購渠道,而是直接採取減持措施。

監管已進行窗口指導

<strong>

因超額換購引發的產品業績嚴重偏離指數的情況已經引起監管高度重視。近期,監管對部分涉及相關業務的公司進行窗口指導,要求換購規模不得超過該成份股在指數中的權重。

立竿见影!监管出手规范ETF超额换购,这家上市公司高管随即放弃!超额换购到底公不公平?

在部分公司的相關公告中,換購ETF順理成章地被作為減持方式,並稱之為“合理配置資產,優化股東資產結構。”

業內人士認為,股票換購ETF可以豐富投資組合,實現多元化配置。“將所持股票換購為ETF份額,未必是減持變現的需求。上市公司股東進行股票換購ETF操作,是把單一股票資產轉變為一籃子股票資產,可以豐富投資組合,實現多元化配置,並藉助ETF的運作機制實現資產的盤活。”

對於以現金認購被超額換購的ETF產品投資者來說,則顯得有些不公平。超額換購之後,基金要跟蹤業績基準,就必須拋售多餘的股票,會導致產品淨值下挫。從監管的角度,如何保護好以現金方式認購ETF基金的投資者顯得尤為關鍵。

早在2013年時,ETF換購的限制更少。彼時永泰能源停牌時換購了大量的南方開元滬深300ETF基金,而在永泰能源復牌後,永泰能源一路下跌的股票表現致使ETF基金淨值一路走低。而永泰能源的股東則通過ETF換購的方式避免了這一波下跌,可謂最大得利者。

此事發生之後,監管層修訂了ETF的規則,禁止停牌期間的股票參與ETF換購。

集思錄副總裁、綠巨人組合主理人鄭志勇表示,“現金認購ETF與用股票換購ETF,從形式上看有一定區別,如果ETF運作中出現問題,導致現金認購的投資者與股票換購的投資者利益不同,受傷的一方必將詬病另外一方。”

鄭志勇認為,用股票換購ETF,換購比例限制是核心。例如用某隻股票換購成ETF,若換購比例與ETF目標權重相近,則省去了ETF建倉過程中的佣金交易成本、市場衝擊等;若顯著高於該股在ETF的目標權重,則需要賣出交易佣金、印花稅、產生市場衝擊等。

所以,鄭志勇建議,成份股換購ETF的規模不超過在ETF中的目標權重為宜。用公式表示就是:“ETF成份股換購ETF的規模≤ETF成立規模*該成份股在ETF中的目標權重”。

年內近40家公司參與ETF換購,總金額超130

<strong>

證券時報網·券商中國記者整理了年內參與ETF換購的上市公司,其換購的對應ETF基金與換購數量,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共有37家企業完成ETF換購,總金額已超130億元。

其中,有三家公司換購金額超過了10億元。中國石油換購近30億元排在第一位,中興通訊與中航沈飛分別以12億、10億的換購金額排在了第二、第三位。換購比例一般在1%左右,最多不超過3%。

立竿见影!监管出手规范ETF超额换购,这家上市公司高管随即放弃!超额换购到底公不公平?

部分ETF基金受上市公司“追捧”,同時被多家企業換購,其中,富國中證軍工龍頭ETF被中航沈飛、中航飛機等9家上市公司同時換購,換購累計金額達37億元,佔富國中證軍工龍頭ETF總規模的62.9%;中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ETF基金被浙能電力、華誼集團、南京證券三家公司同時換購,換購累計金額達16億元,佔中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ETF基金總規模的29%;匯添富中證800ETF基金被白銀有色、福斯特、深科技三家公司同時換購,換購累計金額達9億元,佔匯添富中證800ETF基金總規模的14%。

值得一提的是,工銀瑞信滬深300ETF被中興通訊與中國石油同時換購,換購累計金額達42億元,甚至超過了工銀瑞信滬深300ETF當前的規模40億元。而在工銀瑞信滬深300ETF基金10月23日披露的三季度報告中,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已經完全看不到中興通訊與中國石油的身影了。

立竿见影!监管出手规范ETF超额换购,这家上市公司高管随即放弃!超额换购到底公不公平?立竿见影!监管出手规范ETF超额换购,这家上市公司高管随即放弃!超额换购到底公不公平?

證券時報·立竿見影!監管出手規範ETF超額換購,這家上市公司高管隨即放棄!超額換購到底公不公平?券商中國記者瞭解到,在工銀滬深300ETF上市前,即產品成立後的建倉期內,基金經理已進行調倉,並在上市日前完成調倉,因此三季報公佈的前十大持倉情況與指數權重對應,中石油、中興通訊均不在列。

業內人士認為,以成份股換購ETF有助於公司資產多元化配置,提升資產的流動性、收益性,有利於提高國有資本證券化率和資本流動性,也體現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發展、投資工具的多元化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規範化。

然而,若被換購的份額均過大,遠超基金所跟蹤指數中的公司權重比例,必然會在基金上市之後產生誤差與偏離,也就造成了所謂的超額換購。而在超額換購之後,要跟蹤業績基準,就必須拋售多餘的股票,一般也就會導致產品淨值下挫。

來源: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