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析:美對伊朗“極限施壓”效果有限

外媒稱,特朗普政府對伊朗啟動所謂的“極限施壓”已有一年,然而,伊朗不但沒有投降,還對本國經濟穩定和地區地位都驚人地自信。德黑蘭發出了明確信號,只要美國維持“極限施壓”,它就能給白宮製造麻煩。

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11月5日刊登題為《伊朗目前情況不錯》的文章稱,一年前的這個星期,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府對伊朗啟動了所謂的“極限施壓”行動。美國於2018年5月退出伊朗核協議。當年11月,它重新實施了一系列經濟制裁,限制伊朗的石油出口,限制該國利用國際金融體系。一些分析人士曾預測,伊朗在歐洲和亞洲的朋友會違抗美國,向伊朗提供經濟援助。還有人認為,制裁會讓伊朗經濟陷入“死亡螺旋”,令德黑蘭要麼投降、要麼垮臺。這兩種預言都沒有成為現實。

外媒評析:美對伊朗“極限施壓”效果有限

相反,在“極限施壓”行動實施進入第二年,伊朗現在對於本國經濟穩定和地區地位都驚人地自信。因此,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和其他強硬派很可能繼續他們當前的路線。此外,它將繼續擴大核計劃,並拒絕與華盛頓談判。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預測,伊朗經濟將在2020年從衰退中反彈。該國領導層認為,伊朗明年可以頂住美國的壓力。

報道稱,“極限施壓”行動的目的之一是提高伊朗在該地區採取冒險行動的成本。但伊朗現在看來很可能會繼續鞏固它已經非常強大的地區地位。德黑蘭將加緊擾亂石油貿易,並在核生產方面採取挑釁行動,比如增加先進離心機和濃縮鈾生產。

報道還稱,伊朗和它的地區活動都沒有因為美國恢復制裁而受到致命打擊。第三方將試圖讓華盛頓和德黑蘭回到談判桌旁,但很可能會失敗。哈梅內伊會覺得沒有必要同美國政府舉行高層會談,尤其是在美國選舉年。“極限施壓”行動的第二年可能比第一年更加動盪。

另據法新社11月7日報道,伊朗7日在德黑蘭以南的福爾道地下核設施恢復鈾濃縮活動,這是該國背離2015年一項里程碑式核協議所規定之義務的最新一步。

相關聲明稱,在“7日最初幾分鐘”,工程師們就開始將六氟化鈾氣體注入福爾道核設施此前被封存的離心機中。恢復福爾道核設施的鈾濃縮活動是伊朗背離伊核協議的第四個舉動。

此外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6日報道,伊核協議的堅定支持者法國總統馬克龍對德黑蘭在一處地下核設施恢復鈾濃縮活動的決定提出強烈批評,稱此舉加大了這個多邊協議走向破產的風險。

報道稱,在美國去年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嚴厲制裁後,馬克龍就領導歐洲國家力圖挽救該協議。這位法國領導人認為,該協議捍衛了歐洲的安全利益,為阻止伊朗今後獲得核武器提供了一條途徑。

報道認為,德黑蘭的舉動向特朗普總統發出一個信號,即只要後者繼續在經濟上維持“極限施壓”,德黑蘭就能給白宮製造麻煩。它也向伊朗國內民眾表明,面對美國的壓力,德黑蘭不會讓步。

報道稱,歐洲對伊朗逐步突破核協議限制的反應一直不太強烈,這使得德黑蘭幾乎沒有理由不進一步採取行動。然而,外交官們說,隨著伊朗繼續違反協議,對伊朗實施其他核活動的擔憂也在加強,歐洲的態度可能正在發生變化。歐洲一些重要的決策方如英國似乎願意考慮啟動2015年伊核協議中的一個爭端機制。該機制最終可能廢除伊核協議,重新對伊朗實施國際制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