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機場 長江電力丨當好包租公不容易 投資公用事業股的經驗教訓

有很多朋友,為了追求穩健投資收益,會投資一些公用事業類的股票,比如說水電站、高速公路、機場等。

這類股票的優點很明顯,是實打實的硬資產,有特許經營權的保護,現金流穩定,表面上是重資產,但是等各類基礎設施完工,不再需要大規模投資建設後,是上好的輕資產生意,投資者安心做個包租公就好了。

但在現實中,我有好幾個朋友,都在這類股票的投資上,吃了大虧。

這幾天,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我的觀察是,大多數人在投資公用事業類股票時,比較關注的是財務、估值等方面,而忽視了兩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大股東與管理層的契約精神、公司的長期規劃。

大股東與管理層的契約精神

大多數買公用事業的投資者,主要目的就是守股吃息。

A股優質的公用事業類資產,雖然不少,但是能以公司章程的形式,明明白白將分紅比例,寫清楚的公司,目前只有長江電力這一家。

個人觀點,無論是生活還是投資中,各種口頭約定,都是不靠譜的,只有寫在紙上的契約,才能真正保障我們小股東的權益。

公司的長期發展規劃

公用事業類公司,有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比如說,機場要不停地建航站樓、修跑道,這都涉及到鉅額的現金支出,比如上海機場

明確的發展規劃,這對投資者,測算其未來現金流,非常重要。遺憾的是,目前,能明確發佈自己未來發展規劃的公司,也不多。

在我瞭解的公司中,這方面做得最好的還是長江電力。

一是,長江電力的控股股東三峽集團,會先在上市公司體外,將水電站建設成熟,然後再注入上市公司;二是,有明確的時間表,未來要注入的白鶴灘電站預計2021年運營,烏東德電站2020年運營,從之前的經驗看,運營三至四年後會注入上市公司。

當然,肯定還會有朋友提到相關政策變動、自然災害等事件的影響,我個人覺得,即使買其他類型的公司,也要考慮這些因素,今天就不多說了。(作者:沈潛)

寫在最後:

一年五倍者如過江之鯽,五年一倍者寥如晨星。點擊頭像,關注公號一手研報,分享全球明星股的成長紅利。在一手研報,做更確定的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