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這條百年老街,藏了多少鮮為人知的故事?

雁門街位於峨眉山市綏山鎮北門橋頭之下,此街長約400米,寬約6米。街面兩旁有鋪門,房屋是古時遺留下的木質結構,房子高矮參差點綴整齊有序。街面左右分別有修建者根據計劃安排的大小岔道,提供給居住在後院的民眾和路人的過道。雁門街南面與順河街有一條水渠為界,這條水溝是麻萌(門)堰的一條支流。雁門街北面與紙錢街毗鄰。也有一溝相隔,是麻萌(門)堰另一條支流 。

峨眉这条百年老街,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據雁門街的老人陳德全回憶,他小時候常聽茶館裡的評書先生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光緒年間,峨眉縣令要為峨眉辦兩件大事。第一件:在北門橋邊新修一條長街,提供給居民謀生;等二件:在新修的街上建一座“貞節牌坊”,以此表彰峨眉縣的孝老愛親、鄰里和睦、勤勞善良、道德高尚、熱愛勞動的婦女。峨眉縣要新建一條模範街的信息傳出後,廣大婦女都爭取當家庭和睦、和諧社會的模範,爭取在“貞節牌坊”刻上自己名字,受到人們的敬重和愛戴。

峨眉这条百年老街,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宋家蒸功德碑

新街修好了,縣令請來了有學識的文秀才們為北門附近的街道取名,秀才們說:第一條街順河邊,就名叫“順河街”吧,大家一致通過;第二條街,專賣冥幣,就名叫“紙錢街”吧,大家也表示同意;但是這第三條街(今天的雁門街)如何取名,秀才們爭議較大。縣令讓大家仔細的思考,定個有紀念意義的街名。

大家經過幾天的考察後,認為這條街綠樹成蔭,有高大枝繁葉茂的黃角樹;有一年四季花香醉人的各種果樹;還有很多的麻柳樹,這麻柳樹雖然不開出漂亮的花朵,但是人們卻把它打扮的既清香又美麗。那就是都在麻柳樹杈上,掛上了許多的吊蘭,這吊蘭到了開花時節,其香四溢,滿街四面飄香。峨眉縣令曽經給它命名叫做“綏山蘭”。秀才們有的說乾脆就叫“綏山蘭街”,有的說叫“貞節街”。他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縣令也遲遲沒有下定論。

峨眉这条百年老街,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轉眼秋天來了。一天,人們聽見天上“呱兒嘎、呱兒嘎”的大雁鳴叫聲音,大家都紛紛停下手裡的活計,出街目送大雁往南飛。大雁們一邊飛,一邊相互呼朋喚友,間斷性地鳴叫。正當人們高興的迎送大雁飛過時,突然,一隻大雁從天上跌落了下來 ,掉到了黃角樹上了。當時街上有個青年人馬上爬到樹杈,將大雁抱了下來,經檢查發現大雁翅膀在流血。原來,它的翅膀骨頭斷了。這隻受傷的大雁,再也跟不上隊伍飛到南方去過冬了,孤雁因為離去了伴侶與身上的傷痛,不停地呱兒嘎、呱兒嘎地哀鳴著。

當時,街上有一對老夫妻,他們把受傷的大雁抱了回家,每天精心的換藥、喂活食、喝水、洗澡等等,經過老人無微不至的照料,大雁一天天的好起來了。到了第二年春天,大雁群要到北方去避暑,當它們飛過此地時,在天空盤旋著、呼叫著。街鄰們趕快把傷愈的大雁,抱到了黃角樹頂上,這隻大雁張開翅膀飛上了天空,它與雁群融合在一起,它們歡快的在街面上空鳴叫、盤旋了幾圈後才戀戀不捨地離去了。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告訴給縣令,縣令高興得哈哈大笑說:“大雁獲得重生的地方,就是最有紀念意義的名稱了,這條街就叫‘雁門街’吧。”

峨眉这条百年老街,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作為曾經峨眉縣城出北門經夾江到成都的必經之路,雁門街有過一段輝煌時期。這裡的店鋪很多,商業繁榮,百貨、食品、土雜、酒坊、鐵匠舖、醫藥鋪等一應盡有。雁門街和順河街交界處,曾經是峨眉縣城很大的茶葉集散地——周茶店。此茶店緊靠峨眉河,曾經是峨眉縣通往外地的重要水運碼頭。1994年《峨眉山市交通志》載:“三十年代前,進入峨眉的日用百貨、鹽、糖、布匹等物質和茶葉、藥材、白蠟、糧食等物質主要通過峨眉河間日一趟的筏運。符溪(鎮子場)則是發運物質的集散地——主要碼頭。峨眉城北順河街的周茶店又次之。建國後,周茶店成為峨眉一小校。”雁門街盡頭雁門口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異常繁榮,是自發形成的農產品交易中心,也是峨眉山市最大的竹木市場。

峨眉这条百年老街,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如今,徜徉在雁門街頭,古樸清淨的感覺撲面而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雁門街將隨著城市的發展,迎來嶄新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