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家”公然辱華被限期離境!中國人民不可欺、不可辱

“外國專家”公然辱華被限期離境!中國人民不可欺、不可辱

近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外籍僱員、來自奧地利的克拉爾斯(Mark A Kolars)持續在社交平臺發表“辱華言論”,引發眾怒。目前,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相關規定,決定依法註銷其所持的工作類居留許可、限期離境。而此前,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已與其解除工作合同。

“歐洲的血統中國永遠趕不上”“只是來中國掙錢,中國人需要我們外國人,沒有我們的幫助你們至今還戴著斗笠種田”……從截圖看,這名自稱持有在華“外國專家A類綠卡”的外籍工作者,發表的言論讓人瞠目結舌。面對質疑,他還大言不慚自我辯稱“並非種族歧視”,只是“討厭骯髒的黃種人”,話裡話外,散發著強烈的優越感,更令人對其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思維感到震驚。

“外國專家”公然辱華被限期離境!中國人民不可欺、不可辱

“外國專家”公然辱華被限期離境!中國人民不可欺、不可辱

人有人格,國有國格。如果說“吃中國飯砸中國鍋”是一種對國家重大原則的挑釁,那麼在“人種”“血統”等問題上大放厥詞,則已經喪失掉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道德底線。中科院第一時間將其解聘,警方果斷責令其限期離境,其實都傳遞出一個鮮明信號:中國人民不可欺,不可辱,辱華者必須付出應有代價。

日益開放的中國正深度融入世界,張開雙臂歡迎全球優秀人才來這裡碰撞智慧、實現夢想,但握手的前提是相互尊重。我們歡迎客觀誠懇的建議,但絕不容忍毫無底線的侮辱。正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有關責任人所言,“請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要自覺遵守中國法律,尊重中國文化、歷史,對於違反中國法律法規的違法行為,將依法予以處理。”

辱華事件頻發,歸根結底出自對中國的偏見。一年多前,瑞典電視臺某新聞欄目曾打著給中國遊客提示的旗號,赤裸裸地宣揚種族主義、排外主義,大量使用矮個子、齙牙、斗笠和“眯眯眼”等特徵嘲笑中國人,而今,斗笠一詞再次出現在所謂“外國專家”對“黃種人”的描述中,足見西式傲慢與偏見已經固化到了何種程度。

事實上,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西方一些人,甚至包括不少政要、政客、公眾人物,都對中國、中國人缺乏應有的尊重,或有意無意地選擇性忽視,或肆無忌憚嘲諷貶低,很大程度就在於他們想當然地覺得“幾個月後中國人就忘了”。但殊不知,今日之中國,早已與某些人陳舊思維中的孱弱形象相去甚遠。在國家層面,我們維護自身正當利益的實力、底氣與意志與日俱增;在民間的輿論場上,網友們同樣眾志成城。今時今日,再動輒挑釁中國、侮辱華人,必然會付出代價。

“外國專家”公然辱華被限期離境!中國人民不可欺、不可辱

“軟弱好欺”已是過去式。前些時候,NBA火箭隊總經理莫雷大放“雷語”挑戰中國底線,結果不僅自己翻了車,也讓NBA引火上身陷入了輿論拉鋸戰中。再往前看,那些陷入辱華風波的種種大牌,都無一例外遭到了全體國人的聲討和抵制;那些動輒對中國人發表侮辱性評論的節目主持人,也都被第一時間“解僱”處理。中國上下正以一種異乎尋常的共識力,在國際上重塑著“中國不可欺”的原則。

對粗鄙者最有力的回擊,就是讓他們知道中國人會以理性而堅決的態度守護底線。面對接二連三的辱華鬧劇,中國人決不會無動於衷。

最後想對“克拉爾斯們”說一句:走好,不送!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