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死後為何與李治合葬武則天愛李治嗎?

張必聰


乾陵,一座埋葬著一對夫妻、兩位帝王的陵墓,堪稱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帝陵。而這兩位帝王就是唐高宗李治和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



令人費解的是,武則天死前居然主動要求死後與李治合葬!難道她跟李治真的是真愛嗎?萌月關不這麼認為,武則天對李治絕對是沒有真愛的,有的只是利用而已,甚至這種利用關係延續到了死後。

武則天的上位史

武則天十四歲便進宮,是唐太宗的才人。然而她入宮十二年都沒有得到唐太宗的寵愛,直到唐太宗病重時,她藉機與當時的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這用意很明顯了,既然得不到老皇帝的寵愛,那還不趕緊趁新皇帝繼位前打好基礎,為日後做準備?



待太子李治繼位為帝,之前建立的感情起到了重要作用。被送到感業寺為尼的武則天得以再次入宮,並開始其稱霸後宮之路。為了自己能夠上位,不惜親自殺死自己的親生女兒來嫁禍給當時的王皇后,並最終如願達到了“廢王立武”的目地。



武則天專制終稱帝

武則天登上了皇后之位,母儀天下,可以說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然而,唐高宗李治的風疾發作令武則天有了更近一步的慾望。唐高宗無法處理朝政,武則天便成為了“替代者”。在這時候,李治雖然還健在,但實際上朝政大權已開始漸漸被武則天掌控。



直到李治駕崩,李顯(武則天第三子)繼位,但朝政大權依然由已是太后的武則天把持。此時的武則天可以說權勢達到了巔峰,甚至有了廢帝的權力。她廢除了李顯的帝位,改立李旦(武則天第四子)為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武則天這個廢帝立帝的舉動彰顯出了其權力已然凌駕於帝王之上。最後,她在六十七歲那年成功登上了皇位,改國號為周,成就了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正統女皇帝。



簡單說了一下武則天從一個才人“升級”到皇帝的路程,不難發現,唐高宗李治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唐高宗李治自身卻並沒有太強的存在感,他完全被武則天給壓制了。

稍微扯遠了點,迴歸正題。武則天死後與李治合葬是武則天故意安排,也是榨乾李治的最後一點利用價值。

一、武則天大肆剷除李唐宗親種下仇恨

大唐是李氏的天下,卻最終被一個外姓給“竊取”了,作為李唐宗親自然是極力反對和抵制的。無奈當時的武則天已經成了氣候,掌控了朝政局勢。她不但成功奪取了大唐的江山,更是血腥鎮壓、屠戮了眾多李唐宗親,大唐變成了大周,國姓由李改成了武,整個朝廷幾乎全部由武氏家族掌權。李唐宗親對於武則天、對於武氏家族的仇恨顯然比天高、比海深。

二、武則天立儲選擇令局勢反轉

武則天登基時已經六十七歲,可謂高齡。因此,她不得不考慮儲君的問題。一方面,武則天有著李顯和李旦兩子,從血脈上來說他們二人既是武則天親子,又是李唐皇室的直系血親,且都曾當過大唐的皇帝,還位於他們也是天經地義。另一方面,當時的朝政完全掌握在武氏家族手中,且皇帝姓武,由武氏家族子弟繼承皇位也成了一種“合理選擇”。尤其是武則天的侄兒武承嗣、武三思向武則天謀求太子之位時,武則天內心有著掙扎和猶豫。



還是狄仁傑一語驚醒夢中人,“姑侄之於母子,哪個比較親近?陛下立兒子,那麼千秋萬歲後,會在太廟中作為祖先祭拜;立侄子,那麼從未聽說侄子當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廟。”最終,武則天還是決定立兒子李顯為太子。



三、武則天“避禍”選擇與李治合葬

在武則天做出還位李唐的決定之後,她就已經做好了死後與李治合葬的決定。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避禍。若非迫於無奈,堂堂女皇帝武則天怎肯不要帝王名號,反而自願恢復大唐皇后稱號呢?武則天權勢滔天之際對於李唐宗室進行了近乎“滅絕式”打擊,李唐重新掌控朝政,必然會對武則天以及武氏家族瘋狂報復。如果武則天另修陵墓,那麼伍子胥鞭屍復仇的故事很可能又會重演。而如果她選擇與李治合葬,則既可以避免死後遭遇羞辱,還可以沾光李治,同享子孫後代的香火祭祀,可謂一舉兩得。



綜上,武則天不但在李治生前各種利用他奪權上位,在李治死後依然充分榨乾其剩餘價值,可謂機關算盡。這樣的武則天怎麼可能會愛李治,從始至終只不過是利用而已。

我是月關略萌,專注歷史領域。您的點贊和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感謝大家閱讀和點評,歡迎轉發。


月關略萌


武則天愛不愛李治?絕對的愛!

縱觀武則天一生,她也就李治這個男人最為真摯!作為李世民的才人,她無權無勢,卑微如螻蟻,對李世民來說,她就是個依附,李世民一死,她一度以為自己此生就這樣青燈古佛了了一生!而她和李治的相遇,那就是如同少男少女純潔愛戀的時期,這時候的愛情是最為火熱的!再加上受倫理道德的約束,愛而不得更是珍貴!愛情就是這樣,受到阻力的時候,愛情就變得更加堅定不移!

而入宮後武則天和李治並肩作戰,伉儷情深,一起面對政治難題,對付關隴集團,並最終取得勝利,武則天雖美貌,卻🈶大智慧,她絕不是一個以貌示人的淺薄女流,他可以和李治一起坐而論道,慧極獻策,排難解憂,這樣的賢內助哪個男人不敬三分,十多年的時間,李治讓武則天接連生下六個兒女,對帝王來說,這是專寵啊,後宮無顏色,可見李治對武則天的寵愛!

到了晚年,李治多病,把政事託付武則天一手打理,也是幾十年夫妻的默契和信任!而武則天六十七歲登基改唐為周,那也是在政壇浸淫多年,不捨權勢,特地歷史條件和政治環境下慢慢發展成的趨勢。到了八十多歲高齡,在各方勢力傾軋下,她最終也想開了,放開權利,迴歸李唐天下,這是暮年老者對過往來生的一種釋懷,她一生所爭在生命即將落幕之時,也終將失去!她要回歸作為李家的媳婦,李治的皇后!



一葉知秋28456


這題目是兩個問題,第一個武則天死後為什麼要和唐高宗李治合葬。第二個,武則天和李治的感情如何,換句話說,武則天愛李治嗎?

其實,第二個問題應該在前面,那就是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的感情如何。然後才是,武則天死後為何選擇和唐高宗李治合葬。

首先,不論是唐高宗李治還是後來的武則天,他們都是政治動物。比如說,雖然李治寵愛武則天,依賴她治理朝政,但是一直掌握實權。為了抑制武則天的權勢,一度打算廢掉她的皇后地位。而武則天的支持者李義府、許敬宗先後失勢,她的政敵也受到任用等等。當然,唐高宗李治對武則天的感情非常好,或者說李治非常寵愛武則天。

年少時候的武則天相貌非常美麗動人,竟然傳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耳朵裡,於是把她招進宮去,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於是後來人們都訛傳她叫武媚娘。顯然武媚娘並沒有得到多少寵愛,直到李世民駕崩,在長達十二年的時間裡,她的地位一直沒有得到提高。但是,在李世民後期,武則天就開始和當時的太子李治私通。即便是李世民去世後,武則天依照慣例去感業寺做了尼姑,還是和做了皇帝的唐高宗李治藕斷絲連。

而唐高宗的子女情況,可以清楚地看出武則天在唐高宗心裡的位置。

在唐高宗的子女中,第一個兒子燕王李忠生於643年,宮人劉氏所生。第二個兒子原悼王李孝,在永徽元年650年被封許王,宮人鄭氏所生。老三兒子澤王李上金,高宗登基後,封為杞王,永徽三年652年,讓他遙領益州大都督,宮人楊氏所生。老四兒子許王李素節生於648年,蕭淑妃所生。他的女兒義陽公主李下玉大概生於640年以後、高安公主生於649年,都是蕭淑妃所生。

而武則天是在651年五月,再次入宮。而入宮前,武則天已懷孕,入宮後便生下兒子李弘。武則天入宮後,652年生下兒子李弘。654年生下安定思公主。655年生下兒子李賢。656年生下兒子李顯。662年生下兒子李旦。大約665年,又生下大名鼎鼎的小女兒太平公主。

通過比較,我們會發現。唐高宗12個子女當中,前6個基本是都是唐高宗李治登基前生的。而武則天進宮以後,連續生下唐高宗李治的另外6個子女,而其他嬪妃竟然沒有一個懷孕生子。武則天在十幾年裡連續生下6個孩子,唐高宗對他的寵愛可見一斑。

我們都知道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但是楊貴妃在陪伴唐玄宗的歲月裡,始終沒能生育。相比於武則天,差了何止是十萬八千里。

唐高宗在位34年,陪伴武則天的時間還要更長一些。這麼長的歲月,雖然也一度對武則天感到不滿,想要廢掉武則天的皇后地位,但是被武則天發現後,軟硬兼施還是放棄了這個計劃。

那麼武則天對唐高宗感情如何呢?個人覺得,武則天對唐高宗還是有感情的。畢竟兩個人兩個人一路走了30多年,哪怕是走走秀,做做樣子,時間長了也會入戲。更重要的是,在繼承人的選擇說,更好的體現了武則天對唐高宗李治的感情。

也就是第二個問題:武則天在死後,為什麼選擇和唐高宗李治合葬。

武則天廢掉自己的兒子的帝位,自己登基做皇帝的時候,已經67歲了。這個年齡,就是放在當今社會,也算是老人了。換句話說,武則天從當皇帝那一刻起,就面臨著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選誰做繼承人,一旦歸西自己的地位問題。

現在看來,雖然武則天從自己的兒子手裡奪取了李唐的天下,改李唐為武周。但是,也很難說武則天有什麼推翻李唐王朝,建立自己的武氏江山的想法。她稱帝后,雖然改唐為周,但是“以皇帝(睿宗)為皇嗣,賜姓武氏”。在她在位的15年間,他的兒子李顯、李旦包括太平公主雖然多次受到誣陷,最終還是有驚無險渡過了危機。而武承嗣、武三思用盡心機想要謀求太子之位,最終都沒得逞。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武則天雖然在兒子和侄子之間怎麼選擇有猶豫。但是一旦想清楚,姑侄和母子相比較,哪個比較親近的問題,一切難題迎刃而解。

武則天從兒子手裡奪取了天下,又最終把江山還到了兒子手中。那麼,對於自己的結局、定位,武則天還是非常清楚地。史書上說:則天將大漸,遺制祔廟、歸陵,令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

也就是說,臨死之前,武則天還是選擇了回到丈夫的家裡,以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和繼位皇帝的母親的身份結束自己的一生。

那麼,武則天愛唐高宗嗎?這應該不是個問題,畢竟她一生給這個男人生了6個子女。那麼,這個男人一定會在她的生命中留下深深地烙印。

而 生命的最後,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並最終選擇和自己的丈夫合葬。一舉解決的自己的定位問題。

畢竟,就算是她作為武周的開國皇帝,如果把帝位傳給了自己任意的一位侄子不論是武承嗣或者武三思,那麼他們做皇帝的第一件事,一定是追封自己的父親為皇帝,作為現任皇帝的姑姑,還是會被撇到一旁,無人問津。

傳給自己的兒子,則不論後代皇帝怎麼想怎麼做,都改變不了他們身上都留著武則天的血液的事實。



七世貓哥


因為武則天不是以皇帝身份死的,在她活著的時候,就已經被奪權了,成為了太后,也就是說被去掉了皇帝的身份,還原了唐代皇后的身份。她不與李治合葬,那葬在哪裡呢。至於愛不愛的,要知道武則天是唯一當上了皇帝的女人,什麼是皇帝,孤家寡人也,對於皇帝來說,說愛太奢侈了。


小迷跳跳5


武則天和李治應該是有感情的,歷史上李治是很疼愛武則天的,而李治晚年,武則天的權勢沖天,但即便是如此,武則天也並未拋棄她的丈夫,這是可以肯定的。武則天一生,除了家人,李治應該是最愛她的人,武則天心中有數,所以當她行將就木時,她選擇了與李治合葬,在孤獨數年爾虞我詐的執政生涯後,疲憊的身軀最終只想回到李治的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