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毛奇方案”到“施裡芬計劃”,梳理德意志帝國軍事政策演變

威廉一世皇帝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締造者,他在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和總參謀長老毛奇的協助下,結束了德國長期以來邦國林立的局面,俾斯麥和老毛奇也因此被譽為“帝國雙壁”。然而隨著1888年德皇威廉一世的故去,老毛奇很快宣佈退役,並於1891年去世。至於俾斯麥也在新皇威廉二世上臺兩年之後,即在1890年遭受排擠而黯然下臺。

從“老毛奇方案”到“施裡芬計劃”,梳理德意志帝國軍事政策演變

“帝國雙壁”的離去宣告著一個時代的落幕,卻也徹底改變了德國政治、外交和軍事方面的政策路線和理念規劃。其中軍事領域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從“老毛奇計劃”變成了“施裡芬計劃”。施裡芬計劃可以說是德國在一戰之前最重要的一個軍事計劃,因為這也是一戰前德國唯一的陸地作戰計劃,所以我們就從這份作戰計劃中來剖析威廉二世時期的德國政治演變和一戰失敗的原因。

施裡芬計劃與老毛奇方案的區別

雖然老毛奇在1888年就已經宣佈退役,後來卻出任德意志帝國的國防委員會主席,並繼續發揮自己的影響,所以施裡芬計劃其實是在1891年施裡芬上任普魯士總參謀長(戰時兼德軍總參謀長)以後初步成型的。在老毛奇時期,德國曾根據當時的地緣格局做出了未來面臨兩線作戰的防禦設想,為此老毛奇執意在《法蘭克福條約》(結束普法戰爭的媾和條約)中要求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德國。擁有了這兩塊戰略要地之後,德軍在德法邊界佔據了有利地形,兩地首府與德國本土的兩處要塞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四邊形要塞區域,同時還有陡峭的阿登山區存在,德軍只需少量兵力防守即可抵禦住法國可能的復仇攻勢。

從“老毛奇方案”到“施裡芬計劃”,梳理德意志帝國軍事政策演變

施裡芬計劃

與法國相比,沙俄的軍事動員能力和武器裝備要落後的多,故而老毛奇做出了西守東攻的作戰計劃,即在西邊狹窄險要的法德邊界防守,同時率軍憑藉德國的戰爭動員、武器技術等優勢,俯衝東歐平原,率先擊敗俄軍,以獲得戰場有利形勢,再以此作為外交談判的籌碼,提出對俄國的寬大媾和條件,促其退出戰爭,結束兩線作戰窘境。在老毛奇看來,軍事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配合外交政策的,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場上的勝利是為了外交上能夠打開更為良好、對自己更加有利的局面。但是到了施裡芬時期,德國軍界的理念發生了很大轉變,施裡芬並不認為軍事服務於外交。恰恰相反,他認為軍事上的問題如果遺留給外交領域去解決,那就是失職。

不同於老毛奇擁有廣闊的興趣愛好和深入的研究精神(老毛奇曾悉心研究過鐵路,並在鐵路公司上市之初購買過相關股票,這對他日後對鐵路在戰爭中的運用發揮了重要作用),施裡芬是一個純軍事領域的軍人,他專注於戰場作戰的相關研究和推演,對軍事以外的事務興趣不大。這就導致當他開始制定作戰方案時,往往只考慮戰爭成本、行軍路線等單一層面的程序化要素。老毛奇曾認為,一旦未來德國發生兩線作戰(即法俄結成反德同盟),德國是難以像普奧、普法戰爭那樣迅速獲勝的。但施裡芬卻認為德國必須追求速勝,否則未來幾百萬人的戰爭,德國是消耗不起的。基於此,施裡芬計劃幾乎都是圍繞如何迅速取得勝利而展開的。

從“老毛奇方案”到“施裡芬計劃”,梳理德意志帝國軍事政策演變

在原先老毛奇的計劃裡,德軍在西線對法作戰中處於防禦狀態,以少量兵力拖住對方即可。但這被施裡芬認為是將進攻的主動權拱手讓人,失去了對戰爭節奏的把控。所以,他的計劃與老毛奇截然不同,施裡芬認為德國應當率先攻打法國,並將其迅速擊潰。因為在他看來,法國的戰爭動員速度遠勝於沙俄,但動員的兵力卻比俄國少,所以德國是有可能對法均形成一次決定性速勝的。

從1891年到1897年,施裡芬針對未來陸地作戰計劃的規劃,進行了不斷的演化和調整。為了對法國形成有效打擊,他選擇從法軍前沿陣地北部繞道進攻、迂迴夾擊。這是因為當時法德邊界的法軍防禦工事非常嚴密牢靠,正面攻擊必定損失巨大。不過沿著法軍陣地北側迂迴面臨道路狹窄、空間太小的問題,這就使得德軍大部隊難以快速通過,於是施裡芬又想到取道比利時對德法邊界的法軍進行一次外圍迂迴和背刺行動。至此,施裡芬計劃的基本輪廓就已經形成了。

從“老毛奇方案”到“施裡芬計劃”,梳理德意志帝國軍事政策演變

從1898年到1904年,施裡芬繼續對自己的作戰規劃進行細節調整。為了達成戰爭初期全殲法軍的目的,施裡芬顯然沒有顧忌比利時的中立國地位,也沒有考慮國際法規則等因素,因為在西線取道比利時進攻法國是施裡芬計劃的核心。要想完成德軍的迂迴行動,施裡芬計劃在西線的右翼部署了大量兵力,並進行了武器推演、參謀作業等大量構想,到1905年末,施裡芬計劃已經頗為完整了。德國根據施裡芬計劃,將九分之八的兵力部署在西線,尤其是西線右翼(即德國和比利時邊界),在東線只部署了九分之一兵力。不過後來的一戰中,德軍統帥小毛奇卻削弱了西線右翼的兵力,而當德軍迂迴至德法邊界之後,隨即陷入了新的戰鬥中,德國的作戰計劃宣告失敗了。

施裡芬計劃與德國一戰失敗的原因

一戰結束以後,德國軍方均已認定,如果按照施裡芬計劃執行德國作戰計劃,戰爭的結果將大不一樣。他們將施裡芬計劃吹捧為一個“通往勝利的公式”,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施裡芬計劃不僅嚴重忽視了軍事領域之外的要素對戰爭的影響,同時其作戰計劃本身也存在許多紕漏。

從“老毛奇方案”到“施裡芬計劃”,梳理德意志帝國軍事政策演變

一戰坦克造型奇特

首先,不論是老毛奇還是施裡芬,都設想德國未來會面臨兩線作戰,但在施裡芬計劃中,其作戰計劃更關注西線,並沒有做到兩條戰線的協調。換言之,一旦東線對俄作戰失利,施裡芬計劃壓根沒有應對之策。而如果東線潰敗,西線的勝利將毫無意義。整場兩線作戰全賴西線的一次決定性勝利,這是施裡芬計劃的核心,卻也是最大的問題。

其次,以德國當時的兵力,並不足以執行施裡芬計劃。這份由總參謀部制定出來的作戰計劃更像一份紙面計劃。在計劃設想中的德軍西線右翼兵力,就已經遠遠超出了當時德國的總兵力。正因如此,後來魯登道夫提出了德國擴軍計劃,他要求德國擴充出12個均,如此就能夠趕上法俄擴軍的速度,達到施裡芬計劃的標準。當時的德國已經超越英俄、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自然是有能力完成擴軍計劃的。但是德意志內部容克集團根本拿不出那麼多貴族指揮這12個軍,卻有不願意貴族之外的人成為軍官,所以將擴軍計劃從擴充12個軍改為2個軍。如此以來,德軍的兵力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從“老毛奇方案”到“施裡芬計劃”,梳理德意志帝國軍事政策演變

第三,隨著法軍的擴充,西線左翼壓力驟增,再加上右翼迂迴作戰需要大量後勤補給支持,這兩個因素都迫使後來小毛奇選擇將右翼兵力調配一部分到左翼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西線左翼(德法邊界)不至於被兵力猛增的法軍攻破、同時確保西線右翼(德比邊界)的德國進攻部隊的補給充足。不過即便削減了西線右翼兵力,當法軍和比軍將鐵路破壞以後,德軍右翼速戰速決的目標就已經不可能達成了。

第四,施裡芬計劃中存在大量主觀的、一廂情願的因素。在這份作戰計劃中,法軍依然是普法戰爭時腐朽被動的狀態,處處被動挨打。即便施裡芬認為,德軍西線右翼挺進法國腹地會招致法國調集軍隊,從而拉長防線,卻同樣覺得這會導致法軍中央防線薄弱。然而一戰中,法國的確調集了大量軍隊應對德軍右翼,卻是後方的大量後備兵源,這些都未被施裡芬計算進計劃中去,而這正是馬恩河戰役爆發的原因。德軍西線右翼的兵力削弱和法軍後備兵力的存在,使得施裡芬計劃中尋求的右勾拳效應沒有出現,雙方由此陷入慘烈的陣地戰。同樣,施裡芬計劃根據日俄戰爭時俄軍的表現來判定沙俄的戰爭動員效率,這顯然也是不妥的。

從“老毛奇方案”到“施裡芬計劃”,梳理德意志帝國軍事政策演變

第五,由於施裡芬的個人風格,他所制定的計劃並沒有考慮到與奧兇軍隊的協調問題。在兩線作戰中,東線其實是德軍和奧匈軍隊共同對抗俄軍,但施裡芬壓根看不起奧匈帝國的軍官和軍隊,再加上他計劃的核心全部放在了西線,所以直至戰爭爆發以後才想起兩軍之間的協調。當西線戰役速勝的可能性破滅(即施裡芬計劃失敗)以後,奧匈在東線對俄軍的牽制、對德軍的分擔作用愈加明顯,但德軍總參謀長小毛奇依然採取任何措施敦促奧匈軍隊與德軍的協調。

綜上所述,隨著威廉一世的去世,俾斯麥和老毛奇這對“帝國雙壁”相繼隱去,德意志帝國迎來了新的歷史時期。此時的德國正在發生全面政策轉變,在軍事上表現為施裡芬計劃的出爐。施裡芬將老毛奇時期服務於外交的“西守東攻”兩線作戰方案拋棄,推行了以西線速勝為核心的施裡芬計劃。

從“老毛奇方案”到“施裡芬計劃”,梳理德意志帝國軍事政策演變

《貢比涅停戰協定》簽署

在施裡芬計劃的準備和實際執行過程中,德國面臨兵力不足、主觀臆想、後勤不足、軍事和外交協調不夠等紕漏,最終導致一戰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