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就是好好說話?忽略了這3點,話說的好也很容易溝通不到位

85後,前央企物流總監,深耕物流12年,天津大學MBA,馬拉松跑者。

全文總計4452字,建議閱讀11分鐘

目錄:01 鎖定溝通區域,自己知道而且別人也知道,是溝通的前提條件1.1一次不完美的溝通經歷;1.2喬哈里視窗理論;1.3如何“打開天窗說亮話”?02 講求溝通方式,語言暴力傷人又害己,非暴力溝通是一門學問2.1區分觀察到的事實和評論;2.2體會和表達感受;2.3感受的根源——需要;2.4請求幫助;03 關注溝通動作,說什麼內容不重要,93%的非語言溝通才重要3.1眼神;3.2面部表情;3.3身體動作;3.4聲調;
溝通就是好好說話?忽略了這3點,話說的好也很容易溝通不到位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則故事:

獅子和老虎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到了最後,兩敗俱傷。快要斷氣的時候,獅子對老虎說:“如果不是你非要搶我的地盤,我們也不會弄成現在這樣。”老虎十分吃驚:“我從未想過要搶你的地盤,我一直以為是你要侵略我!”

通過這則故事,溝通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迴歸到我們的職場中,相互溝通是維繫人與人合作關係的一個關鍵要素。任何個人的意見和想法都要與同事、員工及時進行交流,這樣可以避免許多無謂的誤會和矛盾。

縱然溝通如此重要,但是良好溝通的能力卻不是人人生來必備的。那麼,在溝通中,除了要好好說話,還需要關注哪些方面呢?咱們接下來一起探討下:

溝通就是好好說話?忽略了這3點,話說的好也很容易溝通不到位

01 鎖定溝通區域,自己知道而且別人也知道,是溝通的前提條件

1.1一次不完美的溝通經歷

記得當初在倉儲部的時,恰逢準備一次比較重要的質量評估(QAC)。臨近評估日前的一個月,接到領導的任務,要求我負責清潔衛生那個關鍵要素。當時8個倉間已經全部放滿了貨物,想要把倉庫清潔做徹底,需要協調叉車司機跟清潔工配合,因為貨架第一層放貨後,不太好徹底清掃。我自己制定了一套清潔計劃,就按部就班開始推進了。

有一天,我從倉庫到了辦公室以後,就被領導叫了過去。進門後發現甲方的評估負責人也在領導的辦公室坐著,而且臉色好像不太好。原來,她是過來找領導投訴我呢,因為這幾天每次她下庫檢查,都能發現倉庫清潔上存在的問題。

我也很委屈,就說出了那套清潔計劃。因為叉車司機既要負責倉庫運作,還要協助清潔工做清潔,加上清潔工數量也有限。我沒法做到8個倉間同時鋪開,於是,設計了每3天徹底清潔出來一個倉間的計劃,第1至3天,清潔1號倉間,第4至6天,清潔2號倉間,以此類推,然後從第25天開始,每天讓清潔工做收尾工作。巧的是,客戶方的負責人在每天巡庫時,發現的問題全部集中在了5至8庫。

我的這次經歷,大家也能看出來,是因為我沒有將工作計劃溝通給甲方的負責人,才導致了這次原本不該發生的客戶投訴事件。後來,在看到“喬哈里視窗理論”後,才恍然大悟。

1.2喬哈里視窗理論

喬哈里視窗(Johari Window)是一種關於溝通的技巧和理論,也被稱為“自我意識的發現——反饋模型”,中國管理學實務中通常稱之為溝通視窗。這個理論最初是由喬瑟夫(Joseph)和哈里(Harry)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

視窗理論將人際溝通的信息比作一個窗子,它被分為4個區域:開放區、隱秘區、盲目區、未知區,人的有效溝通就是這四個區域的有機融合。

大家看下方的圖片,自己知道且他人也知道的為公開區,自己知道且他人不知道的為隱藏區,自己不知道但別人知道的為盲目區,自己不知道別人不知道的為封閉區。像1.1中我自己的那個不愉快的經歷,其實就是在隱藏區,我自己知道清潔計劃,但是沒有把這個計劃告訴給客戶方的負責人,所以,造成了溝通不暢。

從喬哈里視窗理論中可以看出,有效的溝通,其實是在“公開區”內進行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的溝通中,要想辦法擴大自己和溝通對象的“公開區域”,努力縮小盲區、隱藏區和封閉區。

溝通就是好好說話?忽略了這3點,話說的好也很容易溝通不到位

1.3如何“打開天窗說亮話”?

職場中,最常見的就是“隱藏區”和“盲目區”,這兩個區域。那麼,如何打開天窗說亮話呢?

1)縮小隱藏區——反饋

隱蔽區指的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那麼,我們在溝通過程中,就要學會主動去反饋。比如,你的領導安排給你了一項任務,那麼,接到任務以後,你製作一份推進計劃,給領導彙報,目的是讓他清楚這件事情你想怎麼做;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養成定期反饋的習慣,目的是讓他知道事情的進展如何。這樣,你們所有的溝通,都確保在公開區域內,溝通的效率自然會比較高。

2)縮小盲目區——複述和請教

盲目區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但別人知道。那麼,我們在溝通中,就要學會主動請教。比如,同樣是你的領導給你安排了一項任務,但是,其中的一些內容,你沒太明白,這種事情很正常。但好多時候,作為接收任務的我們,當場不知道怎麼辦,只得回到工位上瞎琢磨。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接收任務的過程中,學會複述和請教。比如,“領導,您剛才說的那個XXX,我是這麼理解的,您看對不對?”如果不對,你的領導馬上就給你指出來了,這樣也就達到了,領導知道的東西,你也知道了。

溝通就是好好說話?忽略了這3點,話說的好也很容易溝通不到位

02 講求溝通方式,語言暴力傷人又害己,非暴力溝通是一門學問

非暴力溝通的對應面,就是暴力溝通,像批評、指責、生氣、隱忍等方式都不能真正解決溝通問題,反而可能會加劇問題。俗話說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非暴力溝通,好好說話是門學問。

接下來我們舉一個職場中的例子,便於大家更好理解非暴力溝通的學問。

小明是市場部的主管,某一天突然遲到了,恰好被部門經理看到,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頓教訓,“這麼不拿公司的制度當回事兒!要不要我每天早上打電話通知你起床啊”!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小明,什麼感覺?肯定不舒服,對吧?那麼,如何做到非暴力溝通呢?

2.1區分觀察到的事實和評論

第一步就是區分觀察和評論,做到就事論事,看到什麼就說什麼,要不帶評論地去陳述你所看到的事實。以上面的故事為例,經理看到的事實是,小明遲到了。但是,他卻說了一句“這麼不拿公司的制度當回事兒”?

將觀察到的事實和評論混為一談,人們會傾向於聽到批評,馬上做出應激反應。非暴力溝通不鼓勵絕對化的語言,而主張評論要基於特定時間和環境中的觀察。

2.2體會和表達感受

第二步就是體會和表達感受,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表達感受,從而使溝通更為順暢。同時要注意區分感受和想法,如何區分這兩者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感受是客觀的,而想法是主觀的。

經理看到下屬遲到,“你今天遲到了,讓我覺得不是太舒服”,就是表達的感受。而“你今天遲到,我認為你不拿公司的制度當回事兒”,就是表達的想法。只有區分了感受和想法,你才不會把莫須有的東西強加給對方。

2.3感受的根源——需要

第三步是感受的根源——需要。指責、批評、評論往往暗含著期待。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求。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申辯或反擊。反之,如果我們直接說出需要,其他人就較有可能做出積極的回應。

上面說了,經理對於下屬遲到的感受是不太舒服,那是因為,在他的眼裡,考勤是人人都可以遵守的。

2.4請求幫助

第四步就是告訴對方我們的期望。我們要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應該避免使用抽象的語言,而藉助具體的描述來提出要求。

放在上面這個例子中,經理人員在最後,應該提出來,“希望你以後不要再遲到,如果遇到什麼緊急情況,提前給我請假”,這樣就可以了。經理也不用動那麼大的火氣,下屬也能認識到錯誤,從而在以後避免。

樊登老師在解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時,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我們不是生而就是聖人,在生氣時我們天然地就會埋怨、批評、指責、挖苦、嘲笑他人,但你會發現,如果這樣,你就會把自己的生活給搞砸了。但每個人如果都能夠記住這個公式“我觀察到……我感覺……是因為……我請求……”,自覺地在每個關鍵時刻都深吸一口氣,然後套用這個公式,真誠地傾聽、反饋,相信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境界豁然開朗。
溝通就是好好說話?忽略了這3點,話說的好也很容易溝通不到位

03 關注溝通動作,說什麼內容不重要,93%的非語言溝通才重要

美國傳播學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個公式:

信息的全部表達=7%語義+38%聲音+55%肢體語言

你知道上面的這個公式意味著什麼嗎?它意味著我們所傳遞出去的信息,只有7%是關於語言內容的,剩餘的93%都是“非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中,我們的語音,語氣、語調佔據了38%,55%是通過我們的肢體語言,比如眼神,面部表情、站姿或者坐姿等。

語言溝通是指我們通過話語傳遞信息,非語言溝通是指不通過話語,而是通過表情、動作、眼神、姿態等傳遞信息。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常常結伴而行,有時非語言溝通比語言溝通更能傳達出我們的真實想法。

那麼,關於非語言溝通,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注意呢?

3.1眼神

目光接觸,是人與人之間,最能傳神的非言語交往。“眉目傳情”、“暗送秋波”等成語形象說明了目光在人們情感的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在與他人談話的時候——尤其是同事、你的老闆或者任何為你工作的人一定要增加目光接觸。眼神交流會建立信任。另一方面,如果你避免眼神接觸,你在發送你不舒服可能甚至還不誠實的強烈信號。

3.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表明了你的情緒和情感狀態,不管你在哪裡,都能辨認出他人表情的含義。比如微笑,微笑來自快樂,它帶來的快樂也創造快樂,在溝通過程中,微微笑一笑,雙方都從發自內心的微笑中獲得這樣的信息:“我是你的朋友”,微笑雖然無聲,但是它說出瞭如下許多意思:高興、歡悅、同意、尊敬。

3.3身體動作

身體動作傳達的信息雖然不夠明確,但卻很有用,它能夠暴露出你內心的感受,比如美國海關的檢查員能夠只憑旅客不安或焦慮的身體信號,來檢查旅客的行李中是否有走私物品。

坐姿也是非言語行為的一種,通過一個人的坐姿,我們也能判斷出他所處的社會地位,如果一個人的坐姿是開放的和不對稱的,而且佔據了更多的空間,那麼這個人很有可能擁有比較高的社會地位,那些社會地位較低的人的坐姿恰恰相反,他們的坐姿總是顯得拘謹和對稱。

3.4聲調

恰當的自然地運用聲調,是非語言溝通的成功條件。一般情況下,柔和的聲調錶示坦率和友善,在激動時自然會有顫抖,表示同情時略為低沉。不管說什麼樣話,陰陽怪氣的,就顯得冷嘲熱諷;用鼻音哼聲往往表現傲慢、冷漠、惱怒和鄙視,是缺乏誠意的,會引起人不快。

你和他人在溝通的時候,是否會不由自主地發出一些沒有具體的含義的聲響呢?比如突然地喘了一口氣,或是輕輕一笑?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歸納為“副語言現象”,所謂副語言,也就是我們的在說話的時候,除了詞句之外所發出的各種聲音特徵。

綜上,有效的溝通不僅僅只是好好說話,而且我們要儘量擴大那個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公開區”;此外,學會使用非暴力溝通的技巧,還記得那個公式嗎?“我觀察到……我感覺……是因為……我請求……”;只通過語言溝通還不夠,我們要關注93%的非語言溝通方式,從眼神、面部表情、身體動作以及聲調中找到對方的真實目的。

學會了這3點,你跟對方之間的溝通才可能更加有效!

希望以上內容,對物流職場的朋友,能有所幫助!

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你的觀點,你也可以,收藏此文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祝近安!

物流者說,實戰物流人的聚集地。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