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懂得的說話之道

你需要懂得的說話之道

不可否認,一個真正有氣場的人也許不用說話,就能夠讓人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力量,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一個真正有氣場的人,一旦開口說話則更具有強大的力量。

據說在古埃及,只有那些寫在書面上的辯護詞才允許在法庭上出示,之所以這樣做就是要防止坐在長椅上的法官因為聽到滔滔不絕、蠱惑人心的言談而受到影響或矇蔽,從而失去其應有的公正。

言談和語言表達技巧可以讓人更有分量和氣場。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同樣的話,這個人說,我們就很願意接受,而換成另一個人說,我們不但不願接受,而且還會產生一些反感情緒。之所以會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實際上牽涉一個人的說話方式、技巧問題。

說話的目的是為了把自己的意思告訴他人,讓他人明白、瞭解、信服或認同。如果說了話,別人沒什麼反應、不信服或產生反感,那麼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說了還不如不說。所以,如果想讓自己所說的話擁有影響他人的力量,就要注意方式方法。

你需要懂得的說話之道

1.與人交談時,一定要注意用詞

講話時的用詞是非常重要的,有時一字之差就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對此,我們不妨先看看這則例子:

抗日戰爭時期,文學大師郭沫若在臺下觀看自己創作的五幕歷史劇《屈原》的演出,他聽到嬋娟痛斥宋玉:“宋玉,我特別恨你,你辜負了先生的教訓,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

郭老聽後,感到“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這句話罵得還不夠分量,就走到後臺去找“嬋娟”商量:“你看,在‘沒有骨氣的’後面加上‘無恥的’三個字,是不是分量會重些?”

這時,正在一旁化妝的演員張逸生靈機一動,插了句話:“不如把‘你是’改為‘你這’,‘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這多夠味,多麼有力!”

郭老拍手叫絕,連稱:“好!好!”

僅僅修改了一個字,就使得語言鏗鏘有力,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把嬋娟的憤怒之情演繹得惟妙惟肖。不同的字眼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給人留下不同的印象。所以我們在講話時一定要注意詞語的選擇,避免詞不達意。同時要擴大詞彙量,掌握好表達技巧。

想做到這一點就要在平時有意識地多聽多看多記。像一些脫口秀、相聲、小品甚至評書一類的節目都是很好的學習途徑,多向身邊那些幽默風趣的人學習。

2.保持良好的說話風度

說話的風度是一個人內在氣場的表現,是一個人涵養的外化。使自己的說話具有風度,是增強說話魅力的重要途徑。良好的說話風度往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正如德國戲劇家萊辛所說:“風度是美的特殊再現形式。”而保持良好的說話風度就要注意講話時的語氣腔調、手勢表情,拋棄粗俗鄙陋、瑣穢不雅的髒話,同時還要注意傾聽,給人以微笑。

3.講話要看場合、時間、對象

一般來說,在長輩和上級面前,說話口吻要嚴肅恭敬,不宜高談闊論、旁若無人;與同事、同輩人說話,可以坦率隨意,但不宜傲慢放肆;與晚輩說話要和藹可親,不要以長者自居,擺出一副教訓人的面孔。社交場合以及討論問題時,要多用商量探討的語氣,不能盛氣凌人;對人有所求時,要用懇請的語氣,不能下命令。

你需要懂得的說話之道

另外,在不同的場合也應該運用不同的語氣。比如說,在普通的談話場合,就要注意適當降低聲音,力求自然平和;而在演講的場合,就要注意適當提高聲音,放慢速度,要把握語調上揚的幅度,既充滿激情又突出重點。同樣一句話,在不同時候說,效果往往大相徑庭。抓住恰到好處的時機,運用適當的語氣,才會產生正面積極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