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陽縣“徵收棉包捐收據”

涇陽縣“徵收棉包捐收據”

本人所收藏的“涇陽縣徵收棉包捐收據”,是涇陽縣地方稅稽所在1940年底核發於棉商陳兆的收據。該據流落於廣州,被掛在孔網外售,偶然被好友看到,才得以購回。拿到後該據基本完好,僅有邊角及中縫磨損,收據填寫信息較全,簽章完備,尚貼有民國面值一元通用印花稅票兩張,品相完好。該據的發現有助於我們瞭解民國當時陝西省的棉花生產與銷售情況,現根據已有資料進行簡略介紹。

涇陽縣“徵收棉包捐收據”

(徵收棉包捐收據 蒺藜收藏)

一、收據的簽章與印花稅票

該據有騎縫章一,方形不可辨識。騎縫之處略有磨損,印刷有文字。約略可識別為“號捐注﹨百﹨拾﹨元角﹨分”,餘則為毛筆填寫。由於該據正文處無統一編號,中縫處號碼應該是該機構對於棉捐票數量進行統計,便於以後賬目複核與檢查。

地方機構方章二,條形章一。右一方章近騎縫處,模糊不可辨;徵收碼洋數目處有方章,和本地發現地契印章相似,估計是涇陽縣稅務系統的印章,具體情形尚需要專業人士辨認;

涇陽縣“徵收棉包捐收據”

收據局部

條形印章與方章相類,約略可以辨識,根據文字辨析為“陝西省涇陽縣地方稅稽徵所”等文字。

涇陽縣“徵收棉包捐收據”

收據局部

該收據填寫經手人私印一,方形,字形辨析有難度,似為“劉樹漳印”,現拍照以供方家辨認,並予以指正。

涇陽縣“徵收棉包捐收據”

填寫人印章

該據除上述印鑑外,另有藍色葉片形印記二個,設計頗具新意,極具藝術性。該印記左右兩側設計上下方位相反,帶有一定防偽性質。葉片形狀印記上:一側有帶有樹幹的梅花,兩側三片小葉,左側葉下另有小花一朵。葉片另一側為“湧記”字樣。經分析應該是購買棉花的商號(公司)名稱,印記兩處分別加蓋於兩枚印花稅票上。

涇陽縣“徵收棉包捐收據”

印花稅票

兩枚印花稅票均為民國通用類型。票面基調為藍色,面值為壹元,稅票圖案為復興關正面圖。最上設計為飄帶形框內寫有中文“民國政府印花稅票”,下側正面中文“壹元”兩字分列於兩圓形框內,底部中間英文為“1 dollar”,與中文“壹圓”同列。復興關圖案印花稅票發行於抗日戰爭期間,有多種面值,計有分票、角票、元等十多種,票面顏色亦有多種。同時期以“復興關”為圖案的國幣亦有多種,是民國政府為表示抗日決心而特意設計的幣種。(注:復興關原為重慶佛圖關,該關地理戰略戰術位置重要。1937年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後,民國政府最重要的軍政機關多設立於佛圖關。抗日戰爭日漸吃緊,為鼓舞民國幹部精神及軍人士氣,蔣介石下令將“佛圖關”改稱“復興關”,取“抗日救亡,民族復興”的意思。票面上的牌坊原址在今天重慶市大石化肖家灣附近,建國後拆除。)

二、“涇陽縣徵收棉包捐收據”正文

陝西涇陽縣地方稅稽徵所①為填給收據事,今據陳兆報稱於 ﹨月﹨日買到候興茂名下棉花﹨包②貳百六十斤,照章每斤應納捐洋

壹分③,合計應收洋﹨百﹨拾貳元六角﹨分,業經如數核收理合填給收據憑。

中華民國廿九年④十二月廿一日 經收員(簽章)填發

收據頂端梯形方框內文字兩行,置頂文字為“”,第二行自右向左為“徵收棉包捐收據”;長方形框內為上面所寫正文;框外底部為文字“每張附收票資參分⑥”。

三、涇陽縣棉花生產狀況及棉包

該據出現絕非偶然,涇陽縣是陝西省棉花生產大縣,尤其是民國時期,棉花外銷量很大,產量2/3用於外銷,此種類型票據的存世量應該不小。

涇陽縣在民國時期棉花生產在陝西乃至全國都走在前列,對於全國棉花生產具有示範作用。1932年涇惠渠一期工程之後,灌區棉花種植面積很快增加,部分地區擴展至旱塬地帶,在三十年代至抗戰時期,棉花種植面積佔到全縣耕地一半以上。在三十年代民國政府各大銀行對於涇陽縣所做調查資料中,多次顯示涇惠灌區棉花種植面積均在三分之二左右,棉花生產是涇陽縣財政收入最主要的來源,對於解決農民溫飽起到作用。民國幣制歷次改革造成了民生混亂,棉花曾長期以實物計值,與銀元屬通用型“貨幣”。

三十年代初期,陝西省涇惠渠灌區先後改良棉花品種,推行新式種植技術。涇陽人于右任在鬥口設立農場,南京金陵大學與西北農工改進所建立金大農場,1934年在涇陽楊梧村建立陝西棉產改進所,先後試種美國“斯字棉”與“脫字棉”等品種,“斯字棉”最終獲得成功,棉花產量與品質均極優。1936以涇陽縣為中心在陝西關中各縣進行推廣種植新式品種,短短數年關中數十縣棉花品種得到改良。在大量引進美國原斯字棉種同時,1936年涇陽縣本縣西北農場從美國“四號斯字”棉中單株選育成“涇斯棉”。“涇斯棉”生產性狀極佳,棉絨長29.24毫米,衣分38.4%,霜前花83.6%,產量較四號斯字棉高8.88%。抗戰時期涇陽成為優良品種繁育基地,是棉花種子繁育基地,優良品種單一種植,棉種純度很高,在農業生產上極為重要。

涇斯棉與美國原種相比,適宜本地氣候,其產量遠大於美國本地,灌區棉花最高畝產150斤,普通畝產達80斤,旱塬若無亢旱可獲四五十斤畝產。據民國時期對於涇惠渠灌區棉花種植面積統計,涇、三、高、臨各縣灌區均佔一半,其中涇陽種植面積最廣,種植幾達全縣土地一半以上,達30萬畝。全縣產量約佔陝西省棉花產量的1/6,最高年份竟達1/4。據《涇陽縣誌》記載三十年代以後至建國前,多數年份棉花產量可達10萬擔以上,1938年全縣產量竟達29.6萬擔,換算市斤達2960萬斤。涇陽棉花多數外銷,主要銷往四川、武漢等地,佔到本地產量約2/3,最多時外銷約為6萬包(國際標準包),約合2160萬斤。

棉花內銷及外銷均需徵收“棉包捐”,它是涇陽當地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對於涇陽縣各項事業起到極大推進作用。僅對於教育而言,據現存民國檔冊,私立涇幹中學辦學經費多數源於棉包捐,涇中校長劉振聲曾言,“惟本校雖始終維持私立名義,但經費來源,多仰賴縣府及地方補助,如縣府食糧補助,及棉包捐二成,畜稅附加一成,炭捐全部,鈞佔全校經費百分之四十以上。(1949年)”如果真如檔案記載所言,私立涇幹中學是涇陽縣棉花生產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①陝西涇陽縣地方稅稽徵所:民國28年(1939)8月,陝西省統稅局長安分局駐涇陽稅務員辦公處成立,編制4人,主任1人,會計1人,稽徵2人。

②包:民國時期棉花機械打包機,國際標準棉花每包400磅,約合360斤。棉紗:1大包=2中包=40小包=400磅=181.44公斤 《陝西省技術監督志》)

③壹分:1940年民國棉花捐徵收標準,1941年,涇陽縣政府又在國民政府眾多棉稅的基礎上,定每包棉捐洋8000?元(懷疑涇陽縣誌的編者混淆了幣制,民國時期物價確實飛漲,但遠未達到每斤棉花達220元多,此處8元為合適)。

④民國時期涇陽縣棉花生產總量

⑤甲:該收據第一聯。

⑥每張附收票資參分:屬於涇陽縣在棉包捐之外的地方附加收入。

⑦本據無收購的棉花標準:1938年,棉花摻水摻雜取締所併入農業改進所,下設6處棉檢所。1941年,設立涇陽棉區棉檢處永樂分處,規定含水率11%、含雜率2%為合格棉花,准予運銷,超標者一律禁運。

1、《陝西涇陽縣概況調查》《農本》 原玉印1941 年

2、《涇惠渠農村概況》 1948年

3、《悼念涇陽縣長王開基先生》 1947年 宋康祥

4、《涇惠渠》 1947年 民國政府行政院

5、《涇惠渠農村調查》 1946年 涇惠渠管理局

6、《咸陽市志》、《涇陽縣誌》、《三原縣誌》“陝西省地方誌網站”

7、《民國時期陝西棉種的改良與推廣》 趙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