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半年調查揪出*ST凱迪隱藏多年的實控人,涉及多筆資金佔用

近日,*ST凱迪披露了關於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的公告,證監會對*ST凱迪歷時半年的調查結束,*ST凱迪及公司實控人被證監會處罰,尤其是實控人被終身禁入證券市場。

凱迪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0939.SZ,公司簡稱:*ST凱迪)是一家新能源高科技企業,目前主要以生物質發電、生物質制油業務為主,並涵蓋能源林基地、大氣汙染治理、能源工程EPC、城市固廢處理等業務。

實控人終身禁入證券市場

*ST凱迪公司於2019年4月30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相關行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證監會半年調查揪出*ST凱迪隱藏多年的實控人,涉及多筆資金佔用

2019年10月31日,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

公告顯示,本次調查發現,*ST凱迪共存在6大違法違規問題,分別是*ST凱迪2017年年度報告關於實際控制人的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ST凱迪與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5.88億元資金往來形成非經營性資金佔用,未按規定披露;*ST凱迪與關聯方之間2.94億元資金往來形成非經營性資金佔用,未按規定披露;*ST凱迪未按規定披露約1.3億元的關聯交易;*ST凱迪未按規定披露8121.92萬元重大債務違約情況;*ST凱迪借款費用資本化會計處理不當,導致2015年至2017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其中令人側目的就是上市公司居然隱瞞實際控制人。根據公告顯示,*ST凱迪在2017年年度報告披露公司無實際控制人,但實際上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凱迪”)持有凱迪生態29.08%股份同時,陽光凱迪通過實際控制的武漢金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湖科技”)間接持有凱迪生態3.76%的股份,而陳義龍為陽光凱迪的實際控制人。因此,陳義龍其實就是*ST凱迪的實控人。

而且,不僅是2017年,根據公司2018年年報,公司2018年依然沒有實際控制人。

對於上述違規情況,證監會擬要求*ST凱迪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的罰款;擬對陳義龍給予警告,並處以90萬元罰款。其中,作為實際控制人,罰款60萬元;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罰款30萬元;擬對時任財務總監唐秀麗等其他相關當事人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萬元到30萬元不等的罰款。由於違法違規金額重大,證監會還擬決定對陳義龍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唐秀麗採取十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目前,陳義龍已經辭去公司董事長(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董事、公司董事會下設委員會委員以及總裁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資金凍結,債務纏身

就在前幾日,*ST凱迪披露了2019年三季報。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億元,同比增長5.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4.24億元,同比增長17.8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8548萬元,同比增長132%。三季報中*ST凱迪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16億元至18億元。

目前,*ST凱迪面臨著債務違約,訴訟與仲裁纏身,主要銀行賬戶被凍結的情況。

根據三季報顯示,截至10月31日,*ST凱迪逾期債務共計175.93億元,最近一期經審計的公司淨資產才19.14億元,逾期債務佔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比例高達919.09%。債務逾期壓力巨大。

因債務危機,截至10月28日*ST凱迪共有28個賬戶被凍結,申請凍結金額80.6億元,被凍結賬戶餘額為1034.5萬元;旗下共有55家子公司的168個賬戶被凍結,申請凍結金額34.8億元,被凍結賬戶餘額為3933.1萬元。

不過,*ST凱迪也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正在政府相關部門指導、幫助下積極推進重整相關工作,若2019四季度取得實質性進展,公司將爭取2019年度扭虧為盈,達到恢復上市條件。

問題頻出,*ST凱迪能否成功保殼?

今年年初我們的報道《年報“地雷”已經升級為“氫彈”,證監會處罰是否還是“小意思”?》中就提及了*ST凱迪“問題”年報情況。

2019年4月29日,*ST凱迪披露了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中出現了讓人難以置信的一幕:*ST凱迪的公司負責人陳義龍、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唐秀麗聲明:保證年度報告中財務報告的真實、準確、完整。而覃西文、須峰、王偉、王海鷗四名董事無法保證本報告真實、準確、完整。

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ST凱迪2018 年財務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根據當時披露的審計報告來看,大華給出理由主要是:*ST凱迪2018年到期的有息債務本息合計為218.94億元,集中兌付金額巨大且已經發生多起債務違約。由於*ST凱迪大量銀行賬戶被凍結或監管,部分電廠印章被監管,大華事務所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無法判斷貨幣資金的期初和期末餘額是否準確。

此外,因債務危機導致凱迪生態發生多項訴訟、仲裁,涉訴案件的金額、違約金、訴訟費、保全費、公告費等費用金額還未最終判定,大華事務所無法判斷這些案件最終涉及的金額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往前追溯到2017年,公司已經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且公司的2017年內控報告還被出具了否定意見。

在2017年的審計報告中,當時的審計機構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就表示,*ST凱迪到期的有息債務本息為147.53億元,集中兌付金額巨大,期後已經發生多起債務違約,並導致多起訴訟及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因流動性危機,大部分電廠停機待料,出現拖欠員工工資以及違規使用募集資金等情形,且資產重組進展不明朗,導致公司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同時,中審眾環對2017年度部分交易涉及的交易對手與*ST凱迪是否存在關聯關係、以及交易的實質產生了重大疑慮。可以說2017年*ST凱迪隱瞞關聯方及實控人的情況就已經“紙裡包不住火”。

值得注意的是,*ST凱迪2017年和2018年的年報都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2019年4月29日起,公司已經暫停上市,按照證監會相關規定,如果公司2019年公司繼續虧損,那麼*ST凱迪將被退市。

雖然,在過去的公告中,*ST凱迪曾表示將通過推進非主營業務、低效資產的剝離,降低成本及費用等方式展開自救,爭取早日恢復上市;但是在債務重壓,官司纏身之下,*ST凱迪想在四季度實現扭虧為盈,壓力並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