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百科技2億應收賬款踩雷引出爭議“票據”信批涉嫌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容百科技2億應收賬款踩雷引出爭議“票據”信批涉嫌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道

因為一筆高達2.06億元的逾期賬款及已到期未兌付匯票,容百科技被市場多方關注。11月7日,容百科技(688005.SH)一度跌破發行價26.62元/股,成為第三隻破發的科創板股票。

11月6日晚間,容百科技公告稱,公司收到比克動力的商業承兌匯票共計7002.84 萬元,截至公告披露日,該商業承兌匯票已到期但未能實現兌付。

但是,之前公司一直未明確披露是商業承兌匯票。

多位關注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模糊“票據”的描述方式,容易產生銀行承兌匯票的理解,容百科技是否在披露過程中涉嫌故意混淆概念呢?

容百科技2亿应收账款踩雷引出争议“票据”信批涉嫌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容百科技2亿应收账款踩雷引出争议“票据”信批涉嫌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容百科技董秘辦,工作人員回覆稱,對於投資者個人理解的偏差,公司也沒有辦法避免。

一場在註冊制下的信息披露大戲,上市公司究竟該如何做到真正“敬畏投資者”?

有爭議的“票據”

公告顯示,容百科技對比克動力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含前述已到期商業承兌匯票,不含銀行承兌匯票)合計2.08億元,其中逾期賬款及已到期未兌付匯票合計2.06億元。

容百科技表示,鑑於該應收票據存在無法全額兌付的風險,公司目前已將該應收票據金額轉回應收賬款,並且根據賬齡對該部分應收款項按 10%比例計提壞賬準備。如比克動力的應收賬款無法全部收回,公司將對款項進行全額計提壞賬準備,將可能導致公司 2019 年淨利潤大幅下滑甚至可能虧損。

應收賬款風險長期圍繞著容百科技,或許投資者亦未能想到,僅上市百餘天,公司便因此爆雷。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末,容百科技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為33236.11萬元、80619.21萬元和114543.61萬元,較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7.55%、42.91%和37.66%。

記者注意到,比克動力作為2018年末公司最大的應收客戶,容百科技在3月22日發佈的招股說明書中並未披露相關風險。

後續在上交所問詢下,容百科技補充說明稱,2018年末對比克動力的應收賬款餘額為21558.17萬元,2019年1-6月比克動力通過電匯與票據方式對公司的合計回款金額為10561.62萬元,回款比例已接近50%。

該金額與近日公司公告披露稱“2019年至今,比克動力已累計向公司還款3885.11萬元”的金額相差6676.51萬元。

事實上,票據分為銀行承兌匯票與商業承兌匯票,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而容百科技在信息披露時將其統稱為“票據方式”,加之如今因比克動力高達2.06億元的逾期賬款及已到期未兌付匯票,或許存在信息披露是否合規的問題。

放牛塘聯合創始人、資深投行人士周興用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從近日公司公告中得知,上述2019年4月收到的票據是商業承兌匯票,金額為7002.84萬元。據此,公司為何在上市招股說明書中不直接表明是商業承兌匯票,而是以“票據”方式作為概括性描述?披露或涉嫌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敬畏投資者

某大型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通常業內人士對“票據”的理解為銀行承兌匯票。相較於商業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具有可流動、低風險的特性,而商業承兌匯票在特定情境下,與“空頭支票”無異。

容百科技表示,目前,比克動力已向容百科技提供原值約2.04億元的資產作為抵押物,但因折舊及後續變現等因素,其變現價值可能遠低於原值。

除此之外,周興用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比克動力的應收爆雷,那麼其他應收客戶賬款風險,公司亦該一次性全面查清,及時披露給投資者。

而該事件導致容百科技股價兩連跌,11月7日股價下跌9.83%,盤中最低25.6元/股,跌破發行價。11月8日,股價下跌3.33%,收於26.96元/股,公司市值目前119.51億元。

《華夏時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容百科技,容百科技董秘辦工作人員對此事回應稱,公司按照規定將信息披露完整,而投資者對票據的理解不一,存在個人理解的偏差,公司無法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