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發佈“雙十一”消費警示

魯網11月8日訊“限時秒殺”“預付有大禮”“購物贏紅包”……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即將到來,各大電子商務平臺紛紛發佈信息,順勢推出各類促銷活動,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眼球。為避免消費者在“雙十一”購物產生消費糾紛,泰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消費者協會特發佈“雙十一”消費警示。

首選正規電商。消費者在購物時,應選擇經營規模較大、信譽度等級較高、口碑較好、交易量大、消費者評價較高的正規電商,對朋友圈的“良心貨”不要輕信。

慧眼識別商品。購買某件商品要提前關注價格變化,防止出現“先漲價後降價”情況的發生。同時,可藉助比對工具對各網站的商品進行對比,查看商品參數、相關說明及買家評價。

分清“定金”“訂金”。雖然預付“定金”會有很多優惠,但如果消費者不支付尾款則定金不予退還。但“訂金”屬於預付款範疇,一般情況下可以退還。因此消費者下單前要諮詢客服關於“定金是否可退”等問題,並注意留存促銷活動的截圖和商家做出承諾的截圖等證據。

關注收貨期限。“雙十一”既是網購高峰期,也是物流的高峰期,購買時要做好快遞派送時間延遲的心理準備,消費者要慎買急於使用或保質期較短的商品,避免因快遞不快,造成商品成“廢品”。

及時驗貨試用。消費者收到商品時應及時驗貨試用,發現問題及時聯繫商家處理,並保存網上商品圖片和介紹,以及與商家聊天記錄等資料,若無法與商家達成一致,要先申請退款。

比較線上線下。由於有的電子商務平臺及經營者提供的商品為電商專供,可能與實體店銷售商品存在差異。消費者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去線下實體店或其他平臺對同款商品進行比較,看看是否符合自身的心理預期。

核實謹慎支付。付款前應詳細閱讀活動規則,核實紅包使用規則,選擇可靠的第三方支付方式付款,對直接進入對方賬戶的支付要慎之又慎,以防權益受損。

屬地投訴處理。消費者對電子商務平臺及經營者的投訴,由其住所地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對平臺內經營者的投訴,由其實際經營地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實際經營地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無法聯繫到平臺內經營者的,由其所在的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住所地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賈風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