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動態】解放所:初心寫忠誠 青春鑄平安-解放路派出所所長張渭斌

“你好,我想在社區出的證明上加蓋派出所公章,證明我是咱們轄區居民。”“老同志,按照規定您這份證明上不能加蓋派出所公章,不過您先別急,我讓民警幫助聯繫你們單位,看看有沒有其他力法!”

2019年11月6日,在渭南市公安局臨渭分局解放路派出所,這個正在和群眾積極溝通的人正是所長張渭斌。從小就夢想當警察的他,高中畢業後順利考取了陝西省人民警察學校,後來如願以償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從警16年來,他幹過巡邏民警,做過社區片警,當過刑偵民警。

“只要幹,就一定要幹出成績來!”工作中,張渭斌最大的特點就是“實幹”,凡事都有一種力爭上游的勁頭。2003年在杜橋派出所擔任社區民警時,他的舞臺就是惠園小區,這個綜合性小區當年人口高達近5000人、單位門店多到百餘家,在當時的渭南城區來說絕對算得上大社區。為打造零發案和諧社區,張渭斌協調居委會建立了警務室、成立了巡防隊,自己全天“沉”在社區裡。白天走訪調解矛盾、晚上帶隊巡邏護防,通過半年努力,原先發案高、矛盾多的惠園小區逐漸成為零發案平安小區。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張渭斌頭部後側和左手大拇指處都有傷疤和刀痕。問其緣由,他卻淡淡地說,當社區民警時,和同事在巡邏中接到警情指令,倉程路某網吧前有三四個人持刀追砍一上網群眾,他們到達現場後發現,受害人張某被一群手持長砍刀匕首的男子追趕,他便立即衝上去制止,可是那夥嫌疑人並未停止施暴,其中一名嫌疑人的砍刀在傷害群眾時被他緊緊握住,他的左手多處縫針,肌腱斷裂。

2010年11月,張渭斌通過競爭上崗,被調到交斜派出所擔任所長。交斜派出所地處臨渭、蒲城、大荔、華縣(今華州區)四縣區接合部,社情、民情、治安情況複雜,公安基層基礎工作十分繁重。面對這樣一個局面,張渭斌帶領民警走村入戶,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走遍所有村組和每一戶,對這個複雜轄區的情況有了全面客觀的思考。在此基礎上,他以矛盾糾紛化解和打擊農村盜竊等侵財案件為重點,制定了不同類型的矛盾糾紛調解制度,推出了全天候巡防模式,營造了治安大幅好轉、民心持續滿意的和諧氛圍。

2013年10月,出色的張渭斌被任命為全國優秀派出所解放路派出所所長。解放路派出所歷史基礎好、精神積澱深厚,如何開創新局面、取得新成績,這卻讓張渭斌犯起了難。經過一番深入調研,他針對轄區老舊小區多、安全防護力量薄這實際,協調街道辦加大“三防”投入,發動轄區力量,用群防群治營造了共治共享的和諧社區;轄區多民族共居多、工作局面複雜,他創新工作模式,開創了“微警務”“指尖上的警務室”“互聯網+戶政服務平臺”等新型服務模式;轄區商圈周邊扒竊盜竊高檔手機案連發,他縝密偵查、連夜蹲守,一舉清除了這一長期困擾街面治安的犯罪團伙。

解放轄區西南京路社區有一位78歲的孤寡老人李某,她的兒子因犯罪被判刑17年,兒媳在孫子5歲時病逝,老人體弱多病生活沒有保障,依靠撿廢品為生。張渭斌瞭解情況後,主動與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取得聯繫,幫助解決了老人的生活費和低保問題,並聯系學校免去孩子的學費,還為孩子買來書包等學習用品。老人身體多病,幾次流露出輕生念頭,張渭斌多次上門勸導慰問,使老人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我想把更多的年輕同志推出去讓他們在崗位上歷練,在盡責中成長,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面對解放所民警輔警平均年齡較小、思想活躍浮躁、經驗不足等特點,張渭斌啟

動薪火傳承“傳幫帶”強警工程,將全所新老民警結成對子,通過傳精神、傳作風、傳經驗,使這支隊伍增加了活力、凝聚了合力、展示了風采,戰鬥力迅速得到提升。在他和同志們的努力下,解放路派出所自2015年以來連續四年接處警總量、刑事治安案件總量連年持續下降,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就在前不久,解放路派出所還被共青團中央、公安部聯合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張渭斌也被授予“渭南市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奮鬥歲月,抒寫事業的無限忠誠。這,就是張渭斌,一名有責任有擔當、有情懷的人民警察,他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公安動態】解放所:初心寫忠誠 青春鑄平安-解放路派出所所長張渭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