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

   11月7日,記者從寧夏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今年我區紮實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按照新流程受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400多件,辦理時限平均縮減一半,並形成一批典型案例、經驗做法在全區推廣。

  針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複雜、涉及部門多、審批效率低等問題,自治區住建廳認真調研梳理以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政策中的“堵點”“難點”,對症下藥,出臺了涉及審批事項、審批流程、辦事指南等關鍵領域的26項配套實施細則,建成全區統一併覆蓋區、市、縣三級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規範保留77項審批事項,並將其中的38項調整優化為並聯審批,明確了一般政府投資房屋建築和一般政府投資線性市政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控制在115個工作日、一般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控制在75個工作日、帶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出讓土地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控制在55個工作日、小型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控制在50個工作日。

  自治區住建廳督促指導5個地級市全部印發改革實施方案,形成了一整套內容完備、上下貫通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政策體系。銀川市發揮集成審批優勢,構建了“一個窗口”服務平臺,制定了“一窗受理”工作規程和企業、群眾辦事指南,明確各審批階段申請表單、申報材料等。吳忠市政務大廳項目審批區已辦理的9個項目中,前三個階段平均時限是50多個工作日,加上竣工驗收,各項目審批時限均能實現115個工作日內。石嘴山市星海鎮養老護理院項目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辦理時限由改革前的平均40個、20個、30個工作日分別壓減至26個、11個、8個工作日。

  銀川市民大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前企業要想拿到施工立項審批手續,可能得跑幾十個窗口,蓋幾十個章。現在,審批流程簡化為“取號、受理、審批、領證和評價”五個環節,併為申請人提供了審批諮詢、指導、協調和代辦等全過程服務。簡單說,就是企業只需提供一份資料,窗口工作人員幾乎同時進入審批程序,不僅比過去快得多,而且還能實現“一門服務、一窗受理、一單接件、快遞送達”等,極大方便了企業和群眾辦事。(記者 王婧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