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夏履裡山溪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礙,千里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辛棄疾的一首《清平樂》道出了裡山溪的動態神韻。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裡山溪位於夏履江上游,是鑑湖江的源頭之一,起於湖塘街道夏澤河(溪)宋家壩,流經夏履鎮蓮增村,止於蓮中村夏建自然村(心牆壩),因源於涼帽尖,在山溝中曲折而來,故名。沿溪步行,群峰碧翠、溪流淙淙、賞溪觀景、怡然自得。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裡山溪流經蓮增村,也見證了許多故事。蓮增村內的區級文保單位——寨口古橋,修葺於清代,造橋技法在紹興已知古橋中僅見,是紹興山區最大的古石拱橋。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關於橋名的來歷,有幾種說法。有說是大禹治水曾到夏澤,治水大軍紮寨於此,後人建橋,取名“寨口橋”。又說南宋時,曾有一位將軍率領抗金大軍在此紮寨,因此取名“寨口橋”。另說此橋附近的長旗崗上,從前曾有強盜佔山紮寨,這夥強盜常在橋頭打劫行人,取名寨口橋是為了提醒行人小心。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石碑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對聯

當地有舊諺:“三十六塊橫鋪板,四十五里到蕭山”。橋旁有座涼亭,亭內有一塊碑,名《橋碑記》,碑兩旁有二聯:成橋成亭成就諸公千古德;可渡可憩可安沈子九原心;遺緒尚存十二人續禹之緒,建功不朽數百年流汝之源。你若到此,必定感嘆歷史的魅力。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蓮增村中,有一株高達40米的古銀杏樹

,雌雄同生,已有千年歷史。相傳北宋年間,蓮增村一對青年男女日久生情,在銀杏樹下私定終身,不料女方父母嫌貧愛富,提出必須有百兩紋銀作為聘禮,並約定以三年為期。男子遠走他鄉賺錢,女子每天在銀杏樹下守候,在三年期限的最後一天香消玉損,其父母將之葬於銀杏樹下。男子因感染風寒晚到一個月,得知噩耗悔恨不已,不久也鬱鬱而終,鄰人念其情深義重,經女方父母同意,將其也葬於銀杏樹下。此後,村裡人常看到銀杏樹上有一對相思雀在追逐嬉戲。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千年銀杏樹

如今,村中的青年男女都喜歡到銀杏樹下許願,傳說如此可使感情天長地久。銀杏樹也成為村中的吉祥樹、愛情樹。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銀杏樹對面,蓮增村民走在山裡溪的汀步上,遠眺青山隱隱,近看綠水悠悠,好一派煙水人家。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裡山溪所過之處,還有一座長征水電站,始建於1965年,是鎮內第一個水力發電站,於1970年併網發電,實現了夏履村村通電。是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崢嶸歲月的一個縮影,充滿了濃濃的紅色記憶。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長征水電站與會稽山龍華寺隔山相望,兜率天宮近在咫尺,一溪流水一溪佛,八面疏欞八面風,福緣蓮增果真不假!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站在溪邊,轉首可仰視山頭天宮道場,低頭可俯視腳下溪水奔跑,意境妙不可言。堤側竹排七八隻,人影十來個,一副“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 ”的畫面。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裡山溪水秀空靈,雲自無心水自閒,嬉戲聲與流水聲融為一體,彷彿天地間再沒什麼煩惱。

到了蓮西的蓮心廣場,裡山溪又呈現不同的面貌。一條同步修建的蓮心遊步道,與溪水相映成輝。夏日燥熱,從時光之河的那端尋香而來,讓所有的故事和著溪水在風景裡流傳。此處,也正是本次山溪潑水節的主場地,捉魚、漂流,裡山溪的熱情好客展現得淋漓盡致!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夏履裡山溪,是個有故事的他

看山思水流,觸景進鄉愁

問君意隨流,綿愁幾時休

夏履裡山溪

有著停不下來的追尋,才有著不停前來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