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專家曾質疑不可能!這座用鹽做成的橋,修護就靠灑水?

中國自古就有"橋的故鄉"之稱,四通八達的橋,連接著祖國的各地,其中有不少大橋可以被稱為世界之最。在青海,有這樣一座特殊的“橋”,無論從建築原材料,還是養護方式都非常特殊,它有一個非常霸氣的名字——萬丈鹽橋。

國外專家曾質疑不可能!這座用鹽做成的橋,修護就靠灑水?

萬丈鹽橋坐落在柴達木盆地南部的察爾汗鹽湖之上,青海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鹽湖,其中國民知名度最高的當屬天空之鏡——茶卡鹽湖了,但其實在柴達木更深處,還有著中國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穿過察爾汗鹽湖有一條懸浮的路,沒有橋墩,沒有扶手,是敦格公路中一段32公里長的路,摺合成市制,可達萬丈遠,所以得名:萬丈鹽橋。

國外專家曾質疑不可能!這座用鹽做成的橋,修護就靠灑水?

遠遠的望去,它好像與普通的路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這樣的路,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條了。它是鹽做成的,不要懷疑你的眼睛,沒錯!確實是鹽。如果說它是世界上最"鹹"的32公里,也不為過。

國外專家曾質疑不可能!這座用鹽做成的橋,修護就靠灑水?

可能大家想象中的鹽橋,陽光底下是晶瑩剔透的,是潔白無瑕的。那君君可要打破你們的幻想了,這樣的場面只能去博物館找了。

國外專家曾質疑不可能!這座用鹽做成的橋,修護就靠灑水?

雖然萬丈鹽橋看上去是類似棕黃色的,但的確沒有用到任何混凝土、鋼筋之類的材料。它的主要建築材料是鹽蓋,厚度可近達十幾米且非常堅固,所以不用擔心它的承重能力。

國外專家曾質疑不可能!這座用鹽做成的橋,修護就靠灑水?

當然這座鹽橋能建成,主要還是因為築路師一個偶然的想法。那時在修建敦格公路時,修到察爾汗鹽湖時,就被溶洞區阻擋住了。鹽蓋底下有無數個由地下淡水溶蝕鹽形成的溶洞,溶洞裡面是深達十幾米的晶間滷水和結晶鹽,所以如果在這樣情況下建路,汽車行駛會非常危險。於是築路師萌生了用鹽來建路的想法。

國外專家曾質疑不可能!這座用鹽做成的橋,修護就靠灑水?

其實用鹽來建路並非易事,因為在常規建路中,如果土壤含鹽量大於5%,就要儘量避免選擇,大於10%就不符合標準。顯而易見的是,中國第一大鹽湖的察爾汗鹽湖,含鹽量肯定是超過10%了。

國外專家曾質疑不可能!這座用鹽做成的橋,修護就靠灑水?

這個想法當時被國外的一個專家質疑了,但是被總建築師慕生忠將軍霸氣回擊:那你們有鹽湖公路麼?對方的答案當然是沒有。慕生忠繼續回道:你們既然沒有,那就向我們學習吧!當然,最後我們肯定是成功的揚眉吐氣了。

國外專家曾質疑不可能!這座用鹽做成的橋,修護就靠灑水?

其實建鹽橋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將滷水溶洞填平,於是索性就地取材,用鹽蓋來填補滷水溶洞。鹽橋的兩側附近現還留有許多濃度較高的滷水坑,雖不起眼,但其實用處很大。

國外專家曾質疑不可能!這座用鹽做成的橋,修護就靠灑水?

鹽橋建成不易,其修護也是重中之重。鹽橋的修護方式很特別,當鹽橋有坑窪之時,拿來鹽蓋敲碎,然後灌注在坑窪之處,最後再灑"水",這個水就是剛才說的滷水坑裡的高濃度滷水,最後經過粉蝕結晶、汽車碾壓,路面又會恢復平整堅固。

國外專家曾質疑不可能!這座用鹽做成的橋,修護就靠灑水?

雄偉的青藏鐵路從身邊飛嘯而過,縹緲的白雲在遠方徐徐飄動,這裡的湖水下無游魚、地上無草木、空中無飛鳥,但卻還是造就出瞭如此"不可能"的萬丈鹽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