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四会市第三届“新乡贤”候选人名单公示啦!

【重磅】四会市第三届“新乡贤”候选人名单公示啦!

文明四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培育乡风文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会市文明办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四会市第三届“新乡贤”评选活动。通过宣传发动、推荐申报、资格审核、综合评审等环节,共推选出曾桂河等9名同志为四会市第三届“新乡贤”候选人,现予以公示。公示期间,欢迎社会各界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议和监督。如有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向四会市文明办反映。

公示时间:2019年11月7日-2019年11月11日;

联系电话:326615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四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11月7日

四会市第三届“新乡贤”

候选人名单(9名)

【重磅】四会市第三届“新乡贤”候选人名单公示啦!

曾桂河 四会市江谷镇仁兴村村民

何瑞芳 四会市罗源镇乌石岗红一村村长

陈灶荣 四会市石狗镇河崀三村村民

黄贤光 四会市黄田镇燕崀村村民

吴国全 肇庆市端州丰盛房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乡六泉 肇庆市德海教育公司董事长

杨向东 广宁县万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钟文烈 广宁县鸿轩房地产总经理

李重明 四会市四会中学退休教师

第三届“新乡贤”候选人事迹简介

曾桂河

曾桂河,他在个人事业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村里的乡亲,热心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2017年新农村建设中,他义务担任村里的理事长,出钱出力成为了仁兴村新农村建设的策划者,带头牵动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就在于旧房、危房的无条件清拆,需要对村民做思想工作,曾桂河积极与村民沟通,让村民充分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既能保护传承乡土文化,又能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同步实现增收致富。他成功说服村民对带危险性的、不合规的建筑无条件拆除或自行修缮,引导仁兴村拆除了共15多间危房、杂物房、废弃猪圈等,平整清理了土地1000多平方米;在统筹土地管理方面,村集体收入由原来的年收入5万发展为年收入12万;他动员全村力量,并带头垫支10万,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村民投工投资30多万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设施,使仁兴村新农村建设顺利完工成为了竹寨村委第一条新农村,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

何瑞芳

何瑞芳身为村长和理事成员之一,他深知责任的重大,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身为村长和理事成员之一,深知责任的重大,兢兢业业、不遗余力地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红一村是一条大自然村,人口多,问题复杂,历史遗留问题更是积重难返。何瑞芳经过深思熟虑后,组织村理事会成员召开小会,一同协商如何开展和应对新农村建设所涉及到的问题。做好事前筹备之后,在何瑞芳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对村中的事情进行有序的调查和整理,并有条不紊的开展后续工作。在“三清三拆”过程中,何瑞芳积极对村里的群众做宣传动员思想工作,鼓励村民支持新农村建设,而且自己以身作则,带头清拆自家草房。他任劳任怨帮助施工方清拆危旧房、猪舍、草房,还对杂草丛生的房屋进行清草。为了新农村建设,何瑞芳默默的奉献,积极参与村里的事项。他废寝忘食,放下家庭的大小事务,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村建上,积极解决和协调村建问题,为家乡的美丽变化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造福子孙后代。

陈灶荣

陈灶荣,他一直非常关心村集体,接管工作后,理顺了村小组历史问题,健全完善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村规民约等制度。无论村上遇到什么事情,他都会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他坚持办事公正、处事公平、事事公开,赢得村民群众的尊重和支持。只要有空,他就会到各家看看,谁家里缺米、缺面、缺油了,他下次必定带去,谁家需要帮助,他就前后奔波,想尽办法为其解决。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初期,由于要村民各自让出屋前屋后的自留地、烂柴间、旧猪舍、竹林等地方进行统一规划,村民意见纷纷,难以进一步推进建设工作,但陈灶荣知难而上,组织村民一次又一次召开会议,并逐家逐户走访说解,收集意见。针对个别比较固执的村民,陈灶荣还多次登门,耐心进行劝解。经过契而不舍的努力,三清三拆工作得到了村民一致认同,村民们纷纷配合美丽乡村的建设让出土地。在陈灶荣的带领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得到快速的开展,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赞誉。

黄贤光

黄贤光,他热心家乡建设,集聚民资民力,积极为村公益事业贡献力量。在燕崀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初期,“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推进并不顺利,全村约三分之二的村民不同意清拆自家危旧房、旧猪栏、旧牛栏。在这样的情况下,燕崀村村民理事会的成员们毅然站出来,积极和村民沟通,黄贤光同志亲自逐家逐户到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动员村中亲朋戚友把自己的危旧房、旧猪栏、旧牛栏进行拆除,协助镇委解决“三清三拆三整治”中的矛盾。他更是率先带头拆除自家多间旧房、猪舍等,带头无偿让出土地350方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全村在他的带领导下,共拆除危旧房85间,7260.84平方米,顺利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他为燕崀村的整体规划建言献策,还捐资3万元,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积极筹建曲水河一河两岸工程,计划对燕崀村入口景观进行提升,建设村口牌坊。

吴国全

吴国全,在外经商30年,尽管移居外地,但他经常反哺乡里,造福乡亲,关心家乡建设。吴国全热心公益事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捐赠资金13.8万元,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并对河西村委会办公楼升级改造工程捐资出力,给村委干部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潮中,他不遗余力地着手规划家乡的筹建工作,经常深入乡村进行调研、摸底,及时掌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进展情况。虽然工作有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等诸多难题,但吴国全都亲力亲为,对建设施工监督落实到位,结合实际,仔细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他主动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对行业领域内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吴国全热情高、干劲大,大力推进河西村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环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干,反哺家乡,推动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全心全意、不遗余力地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

乡六泉

乡六泉,从1990年至2005年经营房产,期间他积极捐资家乡的学校道路牌坊及村中道路建设。2006年南塘村受台风“派比安”侵袭,村委会办公楼及全村1千多户房屋完全受浸,多间房屋倒塌。他接到通知后主动联系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为受灾村民捐增救助物资。同时,他个人捐资3万多元对村委会办公楼修缮。每年春节,他都对村中的低保家庭,困难家庭,困难党员进行慰问和救助,在生活、经济上及时给予他们扶持帮助,为他们提供优抚慰问、生活保障以及教育保障等力所能及的服务。他多次团结社会集体的力量,开展多种活动,扶困助残,为社会传递正能量。此外,他还捐资支持文化楼建设和管理。他对家乡的热心支持受到了父老乡亲的称赞。

杨向东

杨向东多年来非常关心并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并积极参与家乡建设。2013年杨向东按照村民理事会的规划,在村内建设了一个休闲活动区,建成一个标准化篮球场,并配备了相关体育设施,在区域内安装了石凳等设备,这些工程总投资约10万元,杨向东个人出资约8万元。2008年,他动员村民申报创建省卫生村,使该村村道巷道硬底化率、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普及率达到100%,此外该村还实施了下水道、人畜分离、垃圾屋、美化绿化等工程,各项工程总投资约85万元,除政府补贴资金和群众筹资外,杨向东自愿出资约65万元解决了资金缺口。在杨向东等村内带头人的积极支持、推动下,大板崀村严格按省定标准实施“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程,完成村巷道加宽硬底化150米,投资约42万元实施了环村硬底化道路建设,长度300米,宽度4米,其中投资约8万元实施了公共鱼塘加固工程,投资20万元在村内建成六角亭一座,投资约3万元建成4架高标准广场灯,此外还建成雨污分流等设施。

钟文烈

钟文烈,石狗镇大坪村人,年少离家,在外打拼多年,如今他事业有成,内心却一直惦记着家乡父老乡亲。这些年来,在得知家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后,他便主动跟村委会联系,三番五次地捐款捐物,还多次说:“村里尽管大刀阔斧干,只要能把村里建设好,除去政府支持和村委前期的投入,不足部分我定会竭力帮助。有什么困难,尽管对我说。”,此外,钟文烈经常慰问村里的留守老人和贫困户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还在2019年筹划举办了首届老人节,为老人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在全村倡导关心、关爱老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对本村有能力的年轻人,钟文烈会积极地为他们提供就业帮助。他还积极对外宣传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情况,鼓励亲朋好友为家乡的招商引资、捐资助学、公益事业和各项建设作贡献。在实施环境整治,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初始阶段,钟文烈便回到家乡,组织族内宗亲兄弟探讨问题,共商对策,鼓励宗族兄弟拆掉自家猪舍,先在村里起带头示范作用,再让各兄弟到有反对意见的村民家中进行游说,同心协力、同心同德共筑家乡发展。

李重明

李重明是广东省有名的“客家山歌王”,暮年已到却壮心不减,为四会民歌到处奔波、倾尽才华。近十几年来,为了发扬和传承客家山歌,李重明在故乡四会市迳口镇义务举办了9期客家山歌培训班,免费授徒200多人,唱响濒临失传的客家山歌,使其被列入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各类山歌培训班上,李重明总是不辞辛苦、不收分文、不计得失地为学生授课、编排,必要时还亲自上阵演出。因为热爱客家山歌,自1996年退休以来,他辗转四会所有的客家人居住地区,拜访有名的客家歌手,搜集、整理、传唱、教唱和创编四会客家山歌。目前已经收集、整理了100多首山歌,其中《明日带你转涯家》等曲目入选了广东省“客家山歌大典”,填补了该大典中四会客家山歌之空白,随后创作的多首曲目更是在省里和肇庆市屡屡获奖。他全身心投入四会客家山歌的搜集和创编工作,使几乎失传的四会民歌焕发生机再度传唱。


资料来源:四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编审:高 健

【重磅】四会市第三届“新乡贤”候选人名单公示啦!

【重磅】四会市第三届“新乡贤”候选人名单公示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