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的下半場——順豐尋找“下一個順豐”

在中國領先世界的諸多行業中,其中有一個就是快遞。

2018年,中國快遞業務量超過美、日、歐發達經濟體之和,規模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國的3倍多,佔全球快遞包裹市場的一半以上。

快遞行業的迅速崛起,也帶動了一批傳奇企業的誕生:這其中有唯快不破、高端無敵的王者順豐,也有低調但不失顯赫的草莽英雄中通,還有德邦這樣處在轉型期的大件之王……

里斯戰略定位諮詢將從戰略定位的角度,剖析快遞行業的現狀和未來,同時也將評述這三大企業戰略上的得與失。

王者的下半場——順豐尋找“下一個順豐”

雙11瘋狂快遞系列

下面是順豐最新的戰略評述《順豐尋找“下一個順豐”——中國快遞市場三部曲之順豐·王者的下半場》,供讀者賞析。

王者的下半場——順豐尋找“下一個順豐”

作者:里斯戰略定位諮詢分析師 羅賢亮

· 01 · 王者跌落神壇

2017年2月23日,順豐借殼鼎泰新材(002352)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敲鐘。2月24日,“順豐控股”誕生的第二天,市值一路衝至2310億元,超過萬科的2243億元和美的集團的2088億元,成為新的深市市值之王。隨後的巔峰時刻,順豐的市值更是達到了3200多億元,遠超韻達、圓通和申通的市值之和。此時的順豐,到達了獨孤求敗的境地。

然而,2018年以後的發展可以用一句“峰迴路轉”來形容。業績下滑、淨利下降、高負債率、股東套現、工商信息變革等負面信息不絕於耳,唱衰順豐的報道也接踵而至。時至今日,順豐的市值僅有1700多億,相比高光時刻跌去了近5成。

· 02 · 衰退之後的復甦

據順豐披露的8月份經營數據顯示,順豐當月業務量增速超過30%,首次超過行業均值,帶動8月市佔率環比上升0.5個百分點。從順豐2019年的半年報來看,增長主要來自以下兩個方面:

變化一:“經濟件”營收增速反超時效件

2019年上半年財報顯示,順豐核心業務板塊“時效件”營收為267.65億元,同比增長僅為4%;同屬核心業務板塊的“經濟件”營收增速反超時效件,同比增長15.9%,達到了114.6億元。

經濟件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是因為順豐低價再戰電商的策略,推出了順豐特惠專配產品,根據客戶發貨量設計優惠力度,搶奪了大量生意;另一方面是因為順豐深入下沉市場,用更優惠的價格搶奪下沉市場的機會。

變化二:新業務持續增長,表現亮眼

早在上市之前,順豐就持續佈局新業務。時至今日,順豐的新業務已經涉及了快運、冷運及醫藥、國際、同城等板塊,還借力新夏暉及順豐DHL切入供應鏈領域。2019年上半年,順豐的各項新業務(含供應鏈)收入佔比達到23.66%,佔比提升超過7%。

作為新業務中佔比最大的板塊,順豐快運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0.72億元,同比增長46.99%,快於行業增長。作為順豐上半年發展速度最快的業務,同城即時物流業務實現營收7.86億元,同比增長129.13%。此外,新夏暉及順豐DHL業務與順豐業務的融合也初見成效。

王者的下半場——順豐尋找“下一個順豐”

從2019年的市場表現來看,預判順豐未來的關鍵就在兩個問題:低價路線能否幫順豐收割通達的市場?新業務能否撐起順豐下一波的業績爆發?

· 03 · 低價路線:只能帶來戰術機會

從品牌層面看,順豐在認知中代表高端快遞,而通達佔據的是經濟快遞的認知。在這樣的認知狀況下,順豐建立經濟認知存在困難,另一方面經濟認知又會拉低順豐的高端定位,得不償失。因此,

“低價”不可能成為順豐下一步的戰略選擇。在“順豐控股投資者關係活動會”上,順豐官方回答“順豐的優勢還是強調優質、穩定的服務質量,良好的售後服務,以及一體化全方位地解決方案定製”,這是順豐會持續堅持的。

那麼,“經濟件”處在怎樣的位置呢?

順豐官方答道:“特惠專配並非一個短期產品,中國快遞業的快速增長主要原因在電商件市場,所以我們特惠專配還是主要針對這塊需求。其次我們順豐的資源在年初有一定富餘,司裝載率不高,現在公司考慮用冗餘的資源來做這塊業務,所以邊際成本很低。我們現在推出這個業務之後市場反應是非常好的。”

順豐控股業績說明會

從這個回答看,順豐之所以能夠做經濟件,並非因為模式上的創新,可以把快遞的價格做得更低;相反,順豐的經濟件牢牢依附於時效件,即通過填倉、提升時效件裝載率的方式來平衡成本。這就決定了,順豐的經濟件不可能全面放開,否則就會因為差價的存在而損傷時效件,就會導致捨本逐末的問題;從效益的角度看,經濟件也只有針對部分大客戶或大件客戶開放,才能最小程度地影響時效件、最大程度地提升裝載率。因此,儘管經濟件在市場上很有吸引力,但是,它只能依附於時效件有限地推廣。

總體而言,順豐的低價產品不可能發展到可以威脅通達系生意的地步,它至多隻能在局部市場階段性地騷擾對手。

· 04 · 新業務佈局:機會足夠大,但風險並存

1、大件、冷鏈都存在打造“下一個順豐”的機會

中國快遞市場的高速發展是電商驅動的。2016年之前,電商化集中服裝、食品、數碼、小家電等小件行業;2016年之後,家電、傢俱、建材等大件行業也啟動了電商化的進程。大件行業的電商化,給傳統物流行業帶來更大機會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傳統物流的升級(如一口報價、免費上門等)誕生了大件快遞市場——以快遞的方式操作大件。傳統物流行業儘管有德邦這樣具有影響力的企業,但行業集中度低,遠未出現寡頭統治的局面,這就給順豐留出了殺入市場、成為新晉霸主的機會。順豐作為中國快遞老大,佈局和發力大件行業,無疑也是看到了在大件市場“再造一個順豐”的潛力和機會。

跟大件電商化同步發生的,還有生鮮電商的興起,如生鮮、蔬果、鮮花等電商也不斷興起。2016年之後,生鮮電商的交易規模出現了翻倍式的增長。此外,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第一大原材料出口國,醫藥冷鏈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目前已經突破了千億。跟大件市場類似,冷鏈市場也處於行業集中度低、群雄逐鹿的狀態,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更高需求的誕生,必將開啟行業的一輪洗牌。順豐通過短短6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冷鏈行業足具影響力的品牌,未來有望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升進一步擴大版圖。

2、順豐在大件和冷鏈業務的策略也存在風險

順豐並不是沒有佈局過失敗的業務,嘿客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此外,在國際和同城兩大業務中,順豐目前也都沒有找到有效的突破口。篇幅所限,這兩大業務的評述留待來日。回到大件和冷鏈業務,順豐當前的做法也存在幾大風險:

A. 品牌命名存在包袱

企業往往都有一個願望,就是打造“一個”百年品牌,因此,往往在不同的業務使用同一個品牌。這種觀念在區域化經濟時代是可行的,因為一個品牌只能侷限於一個小區域,面臨的競爭少,為了擴大產業,可以用一個品牌覆蓋很多業務。

但在全球化經濟時代,一個品牌可以將同一個業務做到全球,而且競爭極為激烈,能夠勝出的是更為專注和專業的品牌。

在大件市場,“順豐快運”的名字就成了業務拓展的包袱。德邦利用順豐的這個失誤,傳播“小件快遞發順豐,大件快遞發德邦”,成功實施“為競爭對手定位”策略,把“順豐”定義成送小件的快遞公司,強調自己在大件上的優勢。即便順豐可以不斷提升實力,但在消費者認知和品牌傳播上,順豐就處在了下風。順豐冷鏈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客戶需要的不是順豐能做更多業務,而是更為專業的品牌提供更為專業的服務。

B. 業務佈局缺乏清晰定位

在小件快遞市場,客戶對順豐的認知非常清晰——高端快遞,代表著時效和品質。但在大件快遞市場,順豐能提供怎樣的服務?跟德邦、通達有什麼區別?在冷鏈市場,順豐強化供應鏈服務能力,但這又跟很多冷鏈品牌是同質化的,也無法體現順豐的優勢。

以大件快遞為例,德邦搶佔了先發優勢,同時也以領導者的姿態在構築和挑戰大件末端最為困難的能力——上樓。順豐大件的特點是什麼?順豐能不能解決上樓的問題?順豐大件會不會時效更快、品質更高?這些問題都是客戶的疑問。而實際上看到的是,順豐更多地以填倉的方式和優惠的價格搶大件生意。

這種做法在短期能迅速擴大市場份額,但長期來看,不利於順豐建立核心競爭力。尤其是在收購了新邦之後,順豐快運和順心捷達應該怎麼區隔和配合、而不至於內耗?

在冷鏈業務上,為了突出自身優勢、建立品牌影響力,順豐同樣要找到發力點。尤其是生鮮和醫藥行業有不同的需求,順豐更應該在主打供應鏈設計能力、還是主打運輸品質與時效等方向中進行取捨。

C. 新業務缺乏有力的戰略配稱

無論是大件、還是冷鏈,儘管行業集中度都不高,但順豐都面臨專業的競爭對手。為了建立競爭優勢,順豐不可能一次性建立領先於對手的運營體系,而且運營網絡的建立投入大、週期長。在這樣的背景下,順豐只能在原有的小件快遞網絡基礎上孵化新業務,避免一次性過大的投入;但同時具有戰略意義的做法是,為了輔助順豐優勢的建立,應該在關鍵環節投入決定性的資源,如大件的末端上樓板塊。只有這樣,順豐才能一方面源源不斷地爭取客戶的支撐,另一方面有連續的現金流投入到整個運營體系的搭建之中;否則依附小件絕非長遠之計。

結語

儘管業內唱衰的聲音不斷,但順豐仍舊是中國快遞市場最值得期待的企業!因為中國快遞行業僅僅走完了上半場,下半場還有很多新的領域等待興起,順豐的提前佈局孕育了機會和希望。只不過為了抓住機會和實現希望,順豐需要走出過往成功的羈絆,找到在這些領域最優的策略,打造“下一個順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