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發佈會可以“說相聲”,雷軍就不能“爆粗口”?

雷軍最近又上熱搜了,不是因為董明珠,也不是因為“Are you OK”,而是因為懟網友的一句話。

在11月5日小米CC9 Pro發佈會上,雷軍表示這款手機的成本非常高,此前微博上有網友喊話賣1999元,雷軍現場對此忍不住爆粗口:“這XX絕對是搗亂的是吧!”

羅永浩發佈會可以“說相聲”,雷軍就不能“爆粗口”?

話一出口,雷軍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妥之處,連忙表示“對不起啊,對不起啊”,並解釋“這麼昂貴的手機怎麼可能做到1999!”,爽直的表態也贏得了現場一陣笑聲。

發佈會之外,雷軍可能沒想到的是這一句話卻成了整場發佈會最大的話題亮點,很快就登上了各大排行榜熱搜前列。大家都很驚詫,雷軍怎麼就這樣了呢?發佈會到底出了什麼意外?

羅永浩發佈會可以“說相聲”,雷軍就不能“爆粗口”?

上熱搜只因預期不同

其實,與互聯網圈另一位據說是今年最慘的創業者羅永浩相比,雷軍在發佈會上懟微博網友並不算什麼大事兒。

眾所周知,老羅非常樂於懟人也善於懟人,曾經在錘子發佈會前公開懟過王自如:“不要來,你們要是膽敢來,我不會放過你們的投資人……你們知道我說的是誰。就醬。”更在發佈會上一句話懟遍所有友商:“不是說哪一家不行,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供應商你在那兒裝什麼孫子呢?”

羅永浩發佈會可以“說相聲”,雷軍就不能“爆粗口”?

一樣是懟人,外界對兩人的態度卻大相徑庭。雷軍蜻蜓點水般懟了一下網友,就引發了萬眾側目,並因此登上了熱搜榜;老羅火力全開懟天懟地,卻只讓媒體萬眾期待——許多媒體人直言,參加錘子的發佈會不是為了看手機,只是為了聽羅老師“說相聲”。

羅永浩發佈會可以“說相聲”,雷軍就不能“爆粗口”?

一樣是人,待遇怎麼差別這麼大?或許只是因為兩人的人設不同,大家對兩人的預期不一樣罷了。

預期影響態度

預期如何影響人的行為?心理學家廷波克在1928年曾用猴子做過一項實驗。

第一次,實驗者當著猴子的面把香蕉放入兩個帶蓋子的容器中的一個,然後用木板擋住猴子的視線,之後再撤掉擋板,猴子能準確地從裝有香蕉的容器中取出食物。第二次,實驗者再次當著猴子的面放入香蕉,然後在擋板後面把香蕉換成猴子不喜歡的萵苣葉,撤掉擋板後讓猴子取食。

當猴子發現從容器中取出了萵苣葉而不是香蕉時,猴子露出驚訝的表情。它拒絕吃萵苣葉並四處搜索尋找預期中的香蕉,尋找失敗後則沮喪地大發脾氣。

這個實驗結果說明:動物和人類的行為不是受他們行為的直接結果的影響,而是受他們預期行為將會帶來的結果所支配。如果實際結果和預期相符,將加強預期的作用力和可信度;如果預期良好而實際不符,將會給人帶來認知失調,從而改變原先的慣有行為。當獎勵物不如預期的獎勵物時,不僅不能保持原有的操作水平,還會降低操作水平。

這叫“預期效應”。

人設不同預期不同

預期與結果的對比會影響人的行為,那麼,預期是如何形成的呢?最直接的來源就是過去的經驗和認知。比如,雷軍和羅永浩一直呈現給外界公眾的人設形象。

雷軍:超級學霸、成功企業家、青年導師

雷軍不普通,因為他一直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高考時,他的分數比清華北大還高,卻去了武漢大學的計算機系。在大學,他僅用了兩年時間就修完了所有學分,甚至完成了大學的畢業設計。這樣的雷軍不僅是學霸,而且是超級學霸。

1987年,一本叫《硅谷之火》的書點著了雷軍。他看完以後他連著幾天激動的睡不著,就在操場上轉啊轉:喬布斯的創業奇蹟,我雷軍可以複製嗎?當然,我也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人。自那時起,夢想這個詞成為了這個年輕人一生的標註。後來,雷軍創立了小米,也真的成為了“雷布斯”。

羅永浩發佈會可以“說相聲”,雷軍就不能“爆粗口”?

雷軍的故事也激勵了很多年輕人。他在金山軟件時有一個下屬叫陳睿,受到他的激勵也出來創立了一家視頻網站。2018年4月,這家叫B站的視頻網站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陳睿在敲鐘時也不忘感謝自己的導師雷軍:“所有跟雷總共事過的人都發自內心去敬佩雷總。”

超級學霸、成功企業家、青年導師,籠罩在雷軍頭上的每一層光環都讓無數人羨慕不已,但這些光環無形中也對雷軍形成了一種束縛——雷軍應該是一個被仰望者,不應該與普通人同行,更不應該低到塵埃裡去。

羅永浩:問題少年、不安青年、互聯網段子手

與超級學霸雷軍相比,小時候的羅永浩則像一個“問題少年”,被老師描述成是一個“思想特別複雜的孩子”。這個思想特別複雜的孩子骨子裡有一種驕傲,常常做出出人意料的事。

初中的一次作文課上,其他同學都寫“五星紅旗飄揚在校園上空”,打小立志當作家的他,卻本著現實主義態度寫到“五星紅旗耷拉在校園上空”。語文老師看了當場發飆,年少的老羅感覺到老師身上散發出的陣陣寒意後不得不改,然而他卻改成了“—說來也怪,儘管校園裡沒有風,但五星紅旗仍然飄揚在校園上空。”逼得很少打人的女老師揍得他哭爹喊娘。

其實,這件事也顯露了羅永浩不同尋常的天賦——他總能通過充滿自信的意外之舉成功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後來,他把這種能力用到了求職上,成功進入新東方當上了一名英語老師。在寫給新東方的求職信中,老羅毫不吝嗇地稱讚自己“我是來做優秀教師的,所以不適合以常理判斷。”

羅永浩發佈會可以“說相聲”,雷軍就不能“爆粗口”?

再後來,他的語錄和金句廣為流傳,“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成為許多網友的口頭禪,只要他開口,總能引起媒體和群眾的圍觀——老羅在大家眼中已經比肩郭德綱了。

假如這次雷軍換成羅永浩

雷軍和老羅人設不同,外界對他們在發佈會的表現預期不同,也會讓現場觀眾和公眾產生完全不同的反應。假如這次發佈會上懟微博網友的人是羅永浩,畫風可能會是這樣:

老羅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怒吼道,這樣的手機怎麼可能1999!最強拍照功能,曲面屏,1999上哪兒買去?接著便是許多玄奧的科技名詞,什麼“X性能秒殺蘋果”,什麼“1億像素算不得黑科技”之類,引得記者們都大笑起來,發佈會現場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而後,懟網友這件事也不太可能上熱搜,因為在老羅的“相聲式”發佈會現場,記者們能挖掘到一萬個比“這XX絕對是搗亂的是吧!”更值得上熱搜的話題。

而雷軍就不同了,作為學霸、優秀企業家和青年導師,他必須是溫文爾雅的,必須泰山崩於前而不動聲色,面對網友的指責時,必須像一個武林宗師那樣以高超的技巧將攻擊化於無形。而一旦實際結果與預期不相符,那些仰望他的人,就會像那隻發現從箱子裡取出的萵苣葉而不是香蕉的猴子一樣露出驚訝的表情——雷軍居然這樣!

所幸,雷軍確實是一個高手,他用自己的直爽幽默迅速化解了尷尬,並用稱讚友商重新吸引了現場觀眾的注意力,從而讓那隻可能憤怒的“猴子”又歡快起來,也讓熱搜為小米新品帶來了額外的曝光。

顧客預期管理

對預期的研究早也已影響到了商業領域,顧客預期管理中就包含了預期研究的成果。

科特勒在《營銷管理》中就指出,顧客滿意度取決於產品性能或體驗能不能達到預期。如果達不到預期,顧客就不滿意;如果與預期相匹配,顧客就滿意;如果超過預期,顧客就會高度滿意或愉悅。

與對名人的預期一樣,顧客的預期同樣來自於過去的經驗和認知——購買經驗、媒體報道的公開信息、身邊親朋好友的意見、企業及競爭對手的公開信息等。因此,企業想要與顧客建立長久關係,必須要對顧客預期進行管理。

比如,一家以性價比著稱的手機品牌想要讓顧客接受自己更高端的產品,就必須通過營銷改變顧客心智中的固有印象。如果雷軍想要做一個更接地氣的親民企業家,也需要通過與顧客更多互動改變其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