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中國超級鋼之父”王國棟院士:為大國重器研發“超級鋼”

刷新“中國超級鋼之父”王國棟院士:為大國重器研發“超級鋼”

來源:《瀋陽日報》20190726、沈報融媒記者嶽雨

翻開日曆,2016—2018年,他每年約有1/3的時間奔波於下企業解決技術問題、參加項目論證、參加行業會議做技術交流……這位被譽為“

中國超級鋼之父

”的科學家,還在不斷攀登,征服一個又一個科研項目的頂峰。

向上的路難走,他卻初心不改,忙中自樂。接受採訪時,王教授的手機不時響起,每次交談的尾聲,他總是習慣性地詢問外地企業負責人對企業的技術需求。他說:“我國的鋼鐵工業要真正實現領跑,必須做好原創性、前沿性、顛覆性研究,在從‘0'到‘1'的研究上下真功夫,做到人無我有。”

刷新“中國超級鋼之父”王國棟院士:為大國重器研發“超級鋼”

77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現在仍然很忙。

【人物小傳】

王國棟,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軋製技術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1942年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1966年9月畢業於原東北工學院,1968年10月至1978年10月,在鞍鋼小型廠從事棒材和週期斷面型材軋製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1978年10月至1981年12月在北京鋼鐵研究總院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後到東北大學任教,1987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89年5月破格晉升為教授。1991年開始先後擔任軋製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北大學)副主任、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國棟院士長期從事鋼鐵材料軋製理論、工藝、自動化方面等領域的應用基礎和工程技術研究,先後主持和完成多項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規劃項目(973)、高技術項目(863)、攻關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取得了許多創新性的成果。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曾榮獲遼寧省科技功勳獎、冶金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遼寧省優秀專家、遼寧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寶鋼教育獎、遼寧省特等勞動模範、省優秀教師、瀋陽市勞動模範、瀋陽市振興獎、2006遼寧教育人物等榮譽稱號。

在小型廠鍛造技改之心敢創新

1968年到1978年,王國棟在鞍鋼小型廠度過了難忘的10年。當時的小型廠主要軋製螺紋鋼,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王國棟回憶起那段歲月,仍是記憶猶新。他笑著說:“小型廠以前被稱為‘閻王殿',可以想見當時工作的辛苦和危險。也由此,鞍鋼的領導和工人們都懂得技術的重要性,都很尊重知識分子。大家都感覺到,現有工藝水平嚴重製約了產量的提升,工廠和工人都有著強烈技改需求。”

初到生產一線的王國棟並沒有技術革新的任務,但他把問題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用自己的知識做有益於人民的事的想法更加強烈了。很快,他從小型廠前輩那裡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王國棟告訴記者,在上世紀50年代,小型廠出了兩個享譽全國的勞動模範——王崇倫和張明山,他們都是善於創新、用科技推動生產力提升的典型代表。其中,張明山從1950年初開始,與兩名老工人連續苦戰三個寒暑,終於研製出“反圍盤”自動喂鋼裝置,並在1952年9月試軋出直徑19毫米和25毫米的圓鋼。而軋機“反圍盤”自動喂鋼裝置的誕生,也結束了小型廠27年用手工喂鋼的歷史,初步實現自動化喂鋼。

榜樣的力量,不斷激發著王國棟的創新意識。一年後,這位勤奮好學的年輕人被調入技術革新小組,廠裡為他配備了鉗工、電工做助手。哪裡有問題,他就到哪裡,一點點推動著小型廠的技術進步。

當時小型廠二車間生產一種用於國產汽車前橋的週期斷面鋼材,由於不能在週期開始點將鋼材送進軋機,原本可以軋製出四個週期解放汽車前橋的坯料,只能軋製出3個整週期和2個半週期,成材率只有75%;用於黃河汽車時,本可以軋製3個整週期的坯料,只能軋製出2個整週期和2個半週期,成材率不到67%,浪費現象比較嚴重。

王國棟主動請纓,根據所學知識和小型廠工人師傅的實踐經驗,設計製造出了一套用在軋機上的連鎖裝置和夾持裝置,實現了軋件裝置與軋機傳動系統的聯動,將週期中間喂入鋼材改為週期開啟時喂入,得到了4個或者3個整週期鋼材,保證了成材率。這一工藝上的革新,使週期斷面鋼材的軋製取得突破性的進步,也被譽為鞍鋼“企業領導幹部、技術人員、工人三結合”的重大成果。

從技術圖書館吸取養分愛讀書

鞍鋼技術圖書館,是鞍山的標誌性建築。初到小型廠工作,王國棟便被技術圖書館深深吸引,因為那裡有著當時與時代同步最為前沿的鋼鐵科技圖書。“我的工作業餘時間,還有幾乎所有的週日休息時間,都是在圖書館裡看書、查資料度過的。在那裡,我瞭解到當時國際上鋼鐵行業最新的技術變革情況,也認識到我們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王國棟如飢似渴地在技術圖書館吸取著養分,他不但自己學習,還經常把這些文獻翻譯過來,在《國外鋼鐵》等雜誌上刊出,讓這些先進的知識為更多的人所知所用。

就是在那個時期,王國棟對中國的鋼鐵工業有了更直觀、深刻的認識,也被中國鋼鐵工人的匠心所感動。

“中國的鋼鐵工人勤勞智慧,跟他們在一起我受益很多。就拿我自己來說,因為是在一線生產車間,即使每天下班後都要洗澡,但回到家中,還會發現自己的眼圈是黑的,需要再認真洗一次。與工人們在一起,我能體會到他們的辛勞,更知道他們的需要。而工人的知識、品質、經驗,對於技術人員的發展提升同樣重要。”

王國棟意識到,知識分子和工人結合在一起,必然產生巨大的能量。“你研發出來的產品,必須要用到一線去,這是個樸素的認識。而正確的科研,都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不可能憑空想象。”

聯合攻關研發“超級鋼”下企業

每年花大量的時間下企業,很多人對王國棟的做法感到不解。可他卻深信,進行科學研究必須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走過這麼多年的教學和科研道路,王國棟對做科研有著深刻的理解。“科研中有這樣不好的傾向,那就是不從實踐中尋找問題,而是從國外文獻中找。這不是不可以,但這都已經是二手的問題。這些已經被研究的問題,是否符合我們的需求,是不是我們具體能碰到的問題呢?無論做哪個方面的研究,都離不開實踐,離不開企業的合作。”

王國棟認為,我們的科學研究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就一定要深入到企業和實踐中,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企業一線發現問題,再篩選出關鍵共性問題,上升到理論研究,然後和企業結合轉化到生產實踐中,科研成果必然會為企業歡迎,轉化自然不是問題。

在國家“973”項目的支持下,與全國鋼鐵人一起研發超級鋼時,王國棟帶領著團隊在東北大學軋製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寶鋼之間往來奔波,不但先於國外競爭者完成了200兆帕(MPa)級別普碳鋼到400兆帕的科學研究,實現了強度的翻番,還提前近3年時間生產出原型鋼,並進行了實際應用。2004年,

“400MPa級鐵素體/珠光體鋼的超細晶強韌化與控制技術”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王國棟在攻關過程中發現,在晶粒細化實現強化之外,還可以通過軋製與冷卻過程來控制析出、相變,進一步改善鋼材的性能。在他的眼中,鋼材是一種大有潛力可挖的材料,直到今天,他還沉浸在對鋼材的研究中。正是因為中國鋼鐵材料人的努力,我國在橋樑鋼、管線鋼、高層建築用鋼以及航母等大國重器用的高端鋼材上,真正擺脫了被“卡脖子”狀態。

為中國鋼鐵工業領跑而努力建平臺

王國棟無比重視創新。他認為,現在我國的鋼鐵工業已經挺起了腰桿,但要真正實現領跑,必須做好原創性、前沿性、顛覆性研究,在從“0”到“1”的研究上下真功夫,做到人無我有。

在材料突破上,2018年,王國棟所在的

東北大學軋製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國際上率先研發出2000MPa級汽車用熱衝壓用高強鋼;在液化天然氣低溫容器用鋼上,世界上普遍採用的材料是9Ni(鎳)鋼,在保證鋼材性能的前提下,實驗室與企業合作,用5Ni鋼做出了9Ni鋼的性能,大幅節約了成本。在生產工藝上,研發出薄帶連鑄、無頭軋製等新流程、新工藝,正在向企業轉化,可應用於多個重要鋼種的生產。

科研創新必然要依託於先進的平臺,東北大學軋製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國內眾多鋼鐵企業合建研發平臺和近工業化的試驗平臺。同時,通過學科交叉進行鋼鐵行業的智能製造探索,目前東北大學牽頭承擔著國家原材料領域三個智能製造重大科研項目。

“圍繞鋼鐵材料工業的綠色化、智能化,我們提出了‘工藝綠色化、裝備智能化、產品高質化、供給服務化'的理念。只要做好了這些方面的工作,我們的鋼鐵工業就會實現領跑,我們正在為之努力。”對於未來,王國棟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