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多才開始英語啟蒙?看這位媽媽如何逆襲


3歲多才開始英語啟蒙?看這位媽媽如何逆襲

我們總說語言啟蒙要抓住0-6歲這個黃金時期,越早開始越好,最好出生就開始。於是有很多家長開始焦慮:“我孩子3歲了,現在才開始英語啟蒙,來不來得及?母語已經很強勢了,怎麼開始啟蒙比較好?

我相信這是很多家長目前在面臨的問題,包括M豆媽媽。她是在孩子3歲9個月,才開始正式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其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她是如何克服的呢?咱們今天就來看看吧!


3歲多才開始英語啟蒙?看這位媽媽如何逆襲

是什麼促使我寫這篇文章呢?源於今年春節後我在朋友圈為數不多的幾次分享,很多朋友看到M豆進步之快,跟我諮詢經驗,每每這時候,我都會告訴他們:語言學習沒有捷徑,就是持之以恆的堅持。

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我突然很想把我和M豆的親子閱讀之路記錄下來,這是我難得能堅持做下來的幾件事之一,滿滿的成就感。

堅持親子閱讀15個月,M豆從不識字母(三歲九個月)到能複述動畫片(五歲),在牛娃輩出的現在,M豆絕算不上牛娃,但是就他自己而言,進步之神速,遠遠超出了我這個媽媽最初的預期。

我和M豆的親子閱讀之路,走的並不是一帆風順,甚至可以說是跌跌絆絆的,也犯過很多錯誤,我能做到就是儘可能真實的還原,不雞血,不雞湯,或許能給同樣起步晚、焦慮的你一些堅持下去的動力(嫌我囉嗦的,可以直接拉到文末,我儘量用簡潔的語言撈乾貨做個總結)。

3歲多才開始英語啟蒙?看這位媽媽如何逆襲

什麼是娃兒的幸福童年?

我和很多媽媽一樣,認為應該給娃兒一個開心、快樂的童年,於是我持著散養娃兒的觀念,就看著M豆瘋玩到2歲多。

有一天,M豆爸在受了同事的刺激後,回來嚴肅的通知我要給M豆啟蒙英語,於是,我礙著M豆爸的“威嚴”買回來了M豆書架上的一些元老級的經典繪本:

  • From head to toe
  • Can you be My friend?
  • 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
  • I am a bunny
  • Five little Monkeys
  • Biscuit故事合集
  • Child’s play 洞洞書第一輯
  • ……

然而,這些書直到M豆快四歲前,基本都在書架上吃灰。

在M豆兩歲半的時候,我因為個人發展,經常出差,之後的一年,M豆基本靠老人帶,在我的散養觀念和自我發展意識下,這樣也挺好,M豆擁有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我還可以做個堅持自我的媽媽。

這是那時候我認為的快樂,那時候,我還不知道,當孩子愛上閱讀,閱讀會為他打開更多神奇的門,孩子探索的樂趣絕不亞於這種瘋來跑去的快樂。一開始看都不看的書,有一些,後來他會反覆看,尤其下面兩套書,M豆在親子共讀五個月的的時候就能自己讀了(那時候的讀,完全是聽多了背下來的)。


3歲多才開始英語啟蒙?看這位媽媽如何逆襲


3歲多才開始英語啟蒙?看這位媽媽如何逆襲

打開英文親子閱讀之門的鑰匙在哪裡?

M豆三歲半時,我回歸媽媽本位,這時候,我出現了史無前例的焦慮,這些焦慮來源於各種關於孩子3–6歲語言敏感期的宣傳,年齡相仿的牛娃哼唱英文歌與自主閱讀,周圍的孩子似乎都報了各種培訓班,面對這遍地的雞娃,我開始焦慮,這些焦慮進而變成愧疚,我覺得是我在追求自我的路上忽略了孩子的教育。

當時的我,本以為給M豆報個英語班就能解決問題,可惜,孩子在第一次試課中就哭了,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拒絕任何培訓班。把英語啟蒙交給培訓機構的夢想破滅了,於是我決定自己幹,那時候,M豆三歲九個月。

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會讓你的英語啟蒙事半功倍。我很慶幸,當時我身邊就有很多優秀的媽媽,有著先進的理念並願意分享他們的英文啟蒙經驗。

"韻律啟蒙"、"親子閱讀"慢慢植入我的腦海。我原本規劃從韻律感強的音頻磨耳朵開始,可惜家裡兩老喜清淨,長期和他們生活的M豆也喜清淨,每當我摁開音頻時,分分鐘收到M豆的命令:"關掉!好吵!"。於是,我只能將全部希望寄託於"親子閱讀",我本愛閱讀,那就帶著孩子一起閱讀吧。

可是,將近四歲的M豆,中文已經很強勢了,加之我長期鼓勵他的自主意識,他很排斥英文閱讀,每晚的閱讀時間毫無疑問選的都是中文繪本,而我不想強迫他。

有那麼段時間,我很痛苦也很苦惱,不知道打開英文親子閱讀之門的那把鑰匙究竟在哪裡。慶幸的是,我沒有放棄,那時候那份愧疚的心理成為支撐我的強大動力。

所以,當你決定做一件不容易堅持的事情時,給自己找個信念,無論什麼都好,給自己一個堅持下去的動力。

3歲多才開始英語啟蒙?看這位媽媽如何逆襲

終於,有一天,我找到了那把第一無二的鑰匙。M豆那段時間超愛《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中文),家裡有這套書的媽媽都知道,故事很有趣,但是很長,一本書講下來需要半小時,經常讀得我口乾舌燥,因此,我每晚控制M豆只能選一本這個故事。

為了讓M豆接觸英文繪本,我和M豆約定,如果他聽我講一本英文繪本,我就額外獎勵他三本《不一樣的卡梅拉》,M豆心動了,英文繪本親子閱讀之路正式開啟。

可惜,第一個星期,我累到差點放棄。M豆對英文繪本還是很被動的接收,唯一的改觀就是允許我將《不一樣的卡梅拉》的數量從三本降為一本。

轉變發生在第二週,我意識到,讀英文繪本不能只是簡單地讀,需要拓展,需要聲情並茂,需要挑孩子感興趣的和當下生理認知相匹配的。

於是,我大量囤書,將書鋪一地,讓M豆自己挑,並觀察他的興趣點,並根據他的興趣點認真預習繪本,我在喜馬拉雅上聽相關故事的音頻,終於,我找到了那個點兒:四歲的M豆喜歡故事性強的,喜歡和媽媽有互動的。

我挑了本My first reading library系列中很惡搞的The Monster Diner,我假裝對書中的蟲子很噁心很害怕,那晚M豆聽我讀完一遍,首次要求我再讀一遍,我問他是否可以全英文讀,他居然說:可以。


3歲多才開始英語啟蒙?看這位媽媽如何逆襲

那是他第一次全英文聽完全篇故事,而且當晚就記住了WormGerm這兩個單詞。次日,在讀完這本書後,我藉機將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的音頻也拿出來配合家裡中文版的繪本給他讀,整整一個月,這兩本書是M豆唯一願意和我一起讀的,雖然,他只對那些蟲子感興趣,只對噁心我感興趣,但是,那段時間至少他不排斥英文繪本了。


3歲多才開始英語啟蒙?看這位媽媽如何逆襲

看到希望的我,帶著小小的滿足感,將親子繪本閱讀和M豆進行下去了,慢慢的,不知不覺,M豆晚上的閱讀全部都是英文繪本了,這個過程,大概用了4-5個月。

這期間,M豆居然去試聽了一節英語課並要求報班,對英語也慢慢從被動輸入變為主動輸入,也不再排斥我給他放音頻磨耳朵,我甚至可以給他放一些英文歌和繪本音頻。

在M豆四歲兩個月的春天,有一天放學路上,他突然給我唱了一首歌:“Who stole the cookies from the cookie jar?”並問我這首歌講的是什麼意思,老母親當時真的激動的想要掉眼淚啊。

曾經的困擾

和M豆開始了親子閱讀之後,我發現,作為一名有工作的媽媽,並沒有足夠多的時間去預習繪本,更讓我擔憂地是,平翹舌、nl不分的我,十分擔心口音問題。

於是,我買了點讀筆,一支外觀萌萌的毛毛蟲很快就和M豆成了好朋友,也成了解放我的利器。

我將M豆喜歡的非點讀書都鋪上了點讀碼,又買了很多點讀書,M豆對點讀書中的一些音效很感興趣,有時候在我忙家務的時候,他居然能自己在床上點讀繪本,那時候他四歲四個月。

M豆很喜歡的一個外教曾經說:他認為語言學習,興趣和自信應該是放在前面的,而發音則是最後才需要關注的問題,學齡前的小孩子都有很強的辨音能力。而事實也是,M豆沒受我的口音干擾,M豆到後來還經常給我糾音。

堅持原版音頻的持續輸入,媽媽們不用過於擔心自己的口音會帶偏孩子,對孩子而言,媽媽的聲音大概是世界上最美的聲音吧?!

三次飛躍與一次危機

能提升孩子興趣的,都儘可能地嘗試一下吧,或許會帶來孩子的飛躍式進步。

M豆的第一次飛躍是中教英語培訓班兩個月之後,飯後閱讀與睡前故事全面改為英文繪本,只源於他喜歡培訓班上那位漂亮、健談、充滿朝氣的美女老師,曾一度將其列為說晚安的名列。

然而,這位美女老師的口音和中教課堂的死板,最終讓我忍無可忍,於是我給M豆找了一位留著滿嘴的鬍子、非常風趣的外教老師,M豆很快就接受並喜歡上了這位外教,於是就有了第二次飛躍。

這個外教所在的機構強調閱讀,給了每位家長一個聽力&閱讀記錄冊,我和M豆每次一起記錄,每週統計獲得的積分,M豆喜歡積分慢慢增加的快樂,於是,M豆從不排斥閱讀變為主動閱讀,並在M豆四歲四個月的時候,有幸聽到孩子給我讀了大衛不可以系列和child’s play洞洞書系列,他那時候完全就是聽多了背下來的,因為大衛系列我是在中文繪本書上貼的英文音頻。

這期間,發生了一次中斷危機,這個危機來得措手不及。

孩子無意間在喜馬拉雅上聽了蒙施爺爺講故事系列中文版和神奇校車中文版,瞬間痴迷,將每天的親子閱讀時間擠壓得所剩無幾。這個階段持續了兩個多月,明顯感覺到M豆的語感與聽力的驟然下降。無奈之下,我買了英文原版的The Magic School Bus和中英文的《蒙施爺爺講故事》。

我本來認為那兩套書是橋樑書,並不適合M豆當時的英文水平,M豆爸也一直吐槽《蒙施爺爺講故事》的音頻語速太快,可是,沒想到得是,M豆居然不用翻譯,聽音頻自己翻繪本就能聽懂《蒙施爺爺講故事》系列,我想,這大抵是前期中文的積累吧。

The Magic School Bus因為書和之前聽的故事音頻有出入,需要我帶著翻譯讀一遍,但這兩套書M豆因為喜歡,成為接下來半年他的最愛。這次危機也讓我轉變了擇書標準,媽媽應該佛系選書,孩子有興趣的,那就是最好的、最適合的書。興趣高於一切,興趣激發無限潛能!

第三次飛躍發生在M豆五歲的那個春節,孩寶小鎮推出了一套讀者劇場的書,能點讀,還能玩配音挑戰打卡(就是下圖這套)。雖然M豆完全是在閱讀基金和我的獎勵勾引下開始的,但是,M豆看著自己的level從B升到G,看著我領下閱讀基金,一起給自己的弟弟選了一套書作為禮物,M豆滿滿的成就感,於是,他終於開始輸出,開始朗讀。


3歲多才開始英語啟蒙?看這位媽媽如何逆襲

我很喜歡那個春節,那個春節,我真正實施了浸泡式英語閱讀,M豆的閱讀發生了質的飛躍,那個春節,M豆朗讀了蘭登1、牛津閱讀樹1-3、口語劇場、the first little reader,並且retell了蒙施爺爺講故事裡的兩個動畫片:50 below zero和Angela’s airplane,可惜我只錄下來了一個。

那晚,M豆在熄燈躺下後,可能是不想睡覺吧,突然跟我說:“媽媽,我給你講Angela’s airplane啊?”那五分鐘,在黑暗中,我安靜的聽著M豆複述這個只看了四五次的動畫片(出於視力保護,M豆被我嚴格控制動畫片時間),內心各種激動(原諒中間我的插話,因為我沒想到他還會自己改編一下)。

這時候M豆五歲,從零基礎到M豆複述動畫片,我和他花了15個月,這個時間不算短,但是,我很開心,經過15個月的堅持,我和M豆收穫的是親子閱讀的樂趣與M豆對閱讀的熱愛,在這份熱愛下,沒有任何訓練的情況下,M豆不知不覺中已經掌握了220個高頻sight words,開始自己有意識地指讀英文繪本。

現在5歲4個月的M豆已經能指讀《DK Readers: Read and Learn Level 1》了。

說好的乾貨小結,我總結這一路親子啟蒙的經驗,得到的領悟如下:

(1)開始真的很難,所以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加入一個優秀的群或者跟隨身邊優秀的牛娃牛媽,他們會在你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給你動力。開始英文親子閱讀四五天後,我曾一度很沮喪,想要放棄。幸好我身邊有成功的啟蒙者,有願意分享經驗的牛媽,我和自己說,一定是我方法不對,這才有了第二週的轉變。所以,當你覺得堅持不下去,孩子不配合的時候,試著冷靜下來找找原因,對症下藥。

(2)建立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很抗拒英文閱讀,先建立中文閱讀習慣也沒關係,好的習慣,對閱讀的熱愛,在不同的語言學習中是會延伸的。其實M豆進步神速,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在開始英文親子閱讀之前,每晚有中文閱讀的習慣。

(3)多小、多無聊的興趣點都沒關係,只要孩子感興趣,陪TA玩兒,這個興趣點有可能就是開啟TA英文閱讀的魔法鑰匙。

(4)親子閱讀初期,一定不要是簡簡單單的“讀”繪本,要聲情並茂、熟練的演繹繪本,會讓孩子愛上繪本。我依舊清晰的記得,某天喝得醉醺醺的M豆爸給M豆搖頭晃腦的讀了兩本繪本,M豆全程從頭笑到尾。

(5)能提升孩子興趣的,都儘可能地嘗試一下吧,或許會帶來孩子的飛躍式進步。我常常因為M豆喜歡一個老師而給他報一個班,也會因為M豆喜歡一個英文動畫片而給他獎勵很多周邊玩具、服飾。(通常作為朗讀的獎勵)

(6)佛系選書,孩子有興趣的,那就是最好的、最適合的書。囤書在我看來是性價比最高的教育投資了,囤的書似乎都不會浪費。啟蒙之初M豆無感的牛津樹現在居然是他的最愛,M豆自主閱讀後,把很多在書架上吃灰多年的書也都翻出來讀,喜歡和不喜歡的只是在讀的次數上的差異而已,M豆和我都喜歡被書圍著的感覺。

(7)M豆非常喜歡的書單(啟蒙之初的15個月):

3歲多才開始英語啟蒙?看這位媽媽如何逆襲

M豆媽媽:國內985高校碩士畢業,某研究所普通科研工作者一枚,英語四六級低空飄過。曾因為在職攻讀博士而忽略了兒子早期英文啟蒙,在一年多的親子共讀繪本之後,和兒子一起愛上了閱讀,希望和兒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