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有一種痛,痛過生孩子,當了媽媽才知道

章子怡:有一種痛,痛過生孩子,當了媽媽才知道

章子怡:有一種痛,痛過生孩子,當了媽媽才知道

比生孩子還痛苦的是什麼?網上一位媽媽的答案是:母乳餵養。沒錯,生娃前都以為最痛就是生孩子。等娃生下來才發現,沒有最痛的生孩子,只有更痛的母乳餵養。

章子怡:有一種痛,痛過生孩子,當了媽媽才知道

我們都知道分娩痛,卻很少關注哺乳痛,而媽媽們都在默默承受。

對於沒有餵過奶的人,這個答案非常出乎意料。事實上,一般人只知道母乳餵養好處多多,比如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抵抗力,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還能培養親子關係。

所以當娃出生後,幾乎人人關心的都是,媽媽有沒有奶、夠不夠娃吃。要是沒奶或者不夠,就得想各種方法催奶。產後的媽媽,就像是孩子的食物容器。餵奶是母乳媽媽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

演員張歆藝就曾在微博曬過,為了餵奶設定的無數個鬧鐘:

章子怡:有一種痛,痛過生孩子,當了媽媽才知道

餵奶鬧鐘讓媽媽的一天分成了無數的碎片

母乳餵養決定了,媽媽們沒辦法睡一個完整的覺。只要娃餓了,媽媽們就得起身。正像網上媽媽們說的那樣,“別說凌晨4點的哈佛,凌晨1點,2點,3點,4點的樣子,我都見過。”

02 章子怡說:這輩子最大的疼是漲奶

頻繁餵奶的辛苦,只是母乳餵養的冰山一角。母乳媽媽們的痛,大部分人一無所知,也很難感同身受。比如說,開奶、乳頭皸裂、漲奶、乳腺炎……這些都是新手媽媽們常常遇到的問題。碰上任何一個都不好過,而且它們各有各的痛。

漲奶多發於產後的2-5天,當奶量增加後,往往出現乳房腫脹。如果這時候沒有讓寶寶及時吸吮,就會加劇漲奶,造成乳汁淤積。

嚴重的有“石頭奶”,意思就是漲奶漲到像石頭一樣。伴隨漲奶的就是針刺般的痛。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乳汁淤積加上細菌感染,會誘發乳腺炎。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裡,汪峰就曾提到章子怡說過,她這輩子最大的疼是漲奶。沒錯,拍《臥虎藏龍》時指甲蓋被打飛;拍《十面埋伏》時,整條腿的肌肉撕裂;拍《一代宗師》重新拉韌帶。這麼能吃苦的章子怡,卻認為這輩子最大的疼,是漲奶。

章子怡:有一種痛,痛過生孩子,當了媽媽才知道

章子怡認為比受傷還疼的是漲奶

而馬伊琍遭遇的是比宮縮還疼的乳腺炎,她在9個月中得了3次乳腺炎。每次只能用針挑破,全是血,高燒也只能硬抗。

對於這些痛,沒有哺乳經歷的人,幾乎一無所知,也很難感同身受。但幾乎每個母乳餵養的媽媽,都經歷過其中的一種甚至幾種。而這些痛,她們默默地承受著。

03 母乳餵養的尷尬

為了孩子,生理上的疼痛,媽媽們咬牙含淚都能忍過去。不過,與母乳餵養一起來的還有各種尷尬。

當孩子生下來,媽媽的乳房就開始備受關注。“有奶嗎?”、“夠吃嗎?”“奶水質量怎麼樣?”無論誰來,都會問一嘴類似的問題。遇上熱心的七大姑八大姨,還要點評一下乳房的大小,甚至上手捏一捏。令人尷尬不已。

著名主持人李靜,就曾在節目裡談到過這種尷尬。她感覺生完孩子,自己似乎就是個機器,來人和你聊的都是身體器官。

章子怡:有一種痛,痛過生孩子,當了媽媽才知道

媽媽哺乳時往往沒有尊嚴,大家都把媽媽當成產乳機器

確實,哺乳期的媽媽就是一頭行走的“奶牛”。坐月子尷尬,出了月子也一樣。在家還好一些,如果實在沒辦法要出門,孩子一旦哭鬧起來,隨時隨地要餵奶。

但是,母嬰室並非隨處可見,而且孩子什麼時候要吃,完全沒法控制。所以很多時候,媽媽們不得不在眾目睽睽下餵奶。

最近就有一個新聞,一位媽媽在公交車上哺乳。結果同車的一箇中老年婦女偷拍了照片,還發到了多個微信群。新聞引發了大討論,“應不應該在公共場所哺乳”,這個爭議已久的話題又被拿出來。

章子怡:有一種痛,痛過生孩子,當了媽媽才知道

偷拍餵奶照片發到微信群,是媽媽在公共場所哺乳的無限尷尬

反對的人說,“餵奶也不遮一下”、“就不能等下車嗎”、“這不是在你家,想幹嘛就幹嘛”。而媽媽們也很委屈,孩子一旦哭起來,不喂根本不行。在外邊餵奶時,本來姿勢就不好控制,把寶寶整個遮起來也很難實現。再說也不能因為餵奶,斷奶前就不出門吧?

事實上,沒有誰願意在陌生環境中暴露自己。對於媽媽們來說,在公共場合哺乳並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是“不知羞恥”。無論是因為心疼孩子,還是不得不出門,在外餵奶都是無可奈何。媽媽們的尷尬,很少有人懂。

04 放棄母乳餵養就是後媽?

雖然母乳餵養又痛又尷尬,絕大多數媽媽也在拼命堅持。即便如此,也還是有人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混合餵養,甚至放棄。

比如有的媽媽無論怎麼努力,奶水還是不足。孩子體檢體重偏輕,營養不夠。只能選擇混合餵養。還有的媽媽休完產假,就回到了工作崗位。

有條件的會選擇背奶,沒有條件的只能斷奶。也有的是因為媽媽自己身體狀態差,例如生產造成腹直肌嚴重分離,希望早點恢復身體狀態,選擇了提前斷奶。

章子怡:有一種痛,痛過生孩子,當了媽媽才知道

斷奶是媽媽的掙扎時刻,對孩子愧疚,家人指責,而自己成了最不重要的那個人

不過不管是因為什麼,如果媽媽放棄了母乳餵養,簡直就是捅了馬蜂窩。

“有奶為什麼不餵奶?”

”“做媽媽怎麼能這麼自私?”

”“別人都是這樣過來的,你怎麼就不行?”

“工作忙,那就別生孩子呀!”

在大家的觀念裡,似乎只要不是母乳餵養,就不是個好媽媽。放棄母乳的媽媽們,一方面經常陷入內疚,覺得對不起孩子。一方面又覺得條件確實不允許,覺得很委屈。加上其他人的各種指責,很多媽媽甚至因此患上了產後抑鬱。

05 不要讓媽媽一個人在戰鬥

其實不管媽媽是不是母乳餵養,我們都應該客觀看待。從科學角度來說,母乳餵養確實是好事。但如果媽媽本身不具備哺乳條件,我們也應該懂得體諒。

所以,要想讓新手媽媽順利地渡過哺乳期,我們要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爸爸要陪媽媽一起度過哺乳期。

無論是哺乳的痛還是尷尬,如果有爸爸的陪伴,相信媽媽們能更好地堅持。比如在生寶寶之前,爸爸就開始學習哺乳知識,這樣很多哺乳會發生的問題,就可以減輕或者避免。

而產後媽媽體質虛弱,如果爸爸能夠分擔一些照顧孩子的任務,媽媽就能更加從容地面對母乳餵養。

章子怡:有一種痛,痛過生孩子,當了媽媽才知道

爸爸要陪媽媽一起度過哺乳期

其次,全家人都要給予媽媽支持。

我們都知道產後激素劇烈變化,這時候的媽媽不僅僅是體能差,精神上也很敏感脆弱。

所以,家人要避免因為母乳餵養等問題,批評指責媽媽。這時候好好溝通,給予媽媽們精神上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章子怡:有一種痛,痛過生孩子,當了媽媽才知道

媽媽需要全家人的支持

最後,大家都要理性對待母乳餵養。

我們在愛孩子的同時不要忘了,媽媽是人不是產乳機器。媽媽首先得是自己,其次才是媽媽。

母乳餵養的媽媽犧牲了自己的睡眠、要面對各種生理問題,確實很偉大。但是我們也應該明白,即使沒有37°C恆溫母乳,也不妨礙她們是好媽媽。

章子怡:有一種痛,痛過生孩子,當了媽媽才知道

愛孩子,也要記得愛媽媽

陸北老師專業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溫暖的陪伴。歡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育兒煩惱,陸北老師將陪你一起面對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