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的沉浮

史玉柱的沉浮


史玉柱上一次成為新聞頭條,恐怕要追溯到他的巨人大廈傾倒的那一刻。

距離那時候,已經過去22年了。

但是這一次,可能史玉柱感受到了更沉重的壓力。他跟進了三年的巨人網絡收購Playtika提案,經過三次波折後,還是折戟沉沙。

史玉柱從三年前就開始推動本次收購,甚至不惜拉上了他朋友圈裡所有有頭有臉的人物。305億元的價格,史玉柱主推的財團將該公司收購,但在隨後的巨人收購該平臺並想將其注入巨人網絡中時,遭到了證監會的巨大壓力。證監會三次問詢,巨人都無法給出滿意答覆。

305億的收購案,史玉柱最終只能暫時宣稱“主動放棄收購”,重新尋求新方案。

收購受阻,受傷最大的,是巨人網絡。盈利下滑,找不到新的營業增長點,史玉柱迫不及待地想收購Playtika,目的就是為了將其注入巨人網絡公司實現整體增長。

但是如今三次被否,嘴邊的蛋糕被證監會頻繁打下,史玉柱的心裡,想必不會太過滋味。

雖然這已經不是史玉柱第一次經歷大風大浪了,要論起他的坎坷經歷,可能這一票當今的企業家都沒有他跌的狠,再站起來。獨自研發漢卡發家,靠著腦白金翻身,依靠《征途》大賺,然而如今,史玉柱卻已經落後了。

併購失敗,似乎很難再看到史玉柱有什麼更好的招數了。巨人網絡,隨著盈利的下滑,未來也變得撲朔迷離。

巨人轉身,該向何處。

史玉柱的沉浮

1.

成於遊戲敗於收購

史玉柱緣何如此執著地想要收購這家Playtika?

原因很簡單:本身盈利和未來空間。

Playtika是一家總部位於以色列的遊戲公司,在海外運營休閒社交類遊戲,旗下的棋牌類遊戲長期保持在美國區AppStore的遊戲榜前五名。

遊戲App做得好,而且公司盈利能力很強。2017年及2018年,該遊戲公司歸屬母公司持股平臺Alpha的收入分別為18.90億元和24.15億元。更讓人蠢蠢欲動的,是該公司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融合方面的領先地位。

截止2019年3月底,該公司淨資產為351.64億元,月活2700萬。

史玉柱的沉浮

優質資產,盈利頗強,未來可期,史老闆可能在迴歸巨人前,就已經對它很是心動。

2016年,史老闆迴歸巨人。自伊始,就打算新官上任三把火。不久後,立即推動巨人網絡迴歸A股。在成功借殼世紀遊輪上市A股後,史老闆就將目光投向了蓄勢已久的收購案。

2016年7月13日,巨人網絡發佈《關於籌劃重大事項停牌的公告》,宣佈將參與一項國外遊戲公司股權出售的競標,故巨人網絡股票自即日起開始停牌。

史老闆的動作很快。7月13日發佈公告,8月1日就透露出已經與一票投資人簽署了《構建財團協議》,巨人網絡、巨人香港及其他投資人共同出資,先組建一個財團持股平臺。

按照史老闆的大計,組建財團只是第一步,目的是通過財團的持股平臺成功收購Playtika。這一步進行的很順利,短時間內由泛海投資和弘毅投資領銜的財團就組建了Alpha作為持股平臺,該平臺隨後以30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Playtika。

第二步就是巨人網絡以股份和現金形式收購Alpha,隨後將Playtika注入到巨人網絡中,以Playtika的盈利和業績,巨人網絡時隔多年重新躋身國內遊戲廠商前三輕而易舉。

但是史老闆失算了。

同年10月,巨人網絡第一次披露收購草案,擬通過價值255億元的股票和50億元現金形式收購Alpha 100%股權,其中現金全部來自於財團募集。

但是深交所很快發來問詢函,要求回答業績承諾、法律糾紛、增值率等關鍵問題。

一年後,受到海航、萬達等海外投資頻頻踩雷等影響,證監會加強了對於收購海外資產的審查,史玉柱的收購案也涉及其中。尤其是證監會三番五次問詢該公司的當家棋牌類遊戲是否涉賭,最終於2018年證監會叫停了該審查。

但是這種阻礙不會擋住史老闆的收購決心腳步。在今年7月,巨人網絡重新提交了一份資產重組方案:巨人網絡以現金形式收購泛海投資、弘毅投資等當初組建Alpha平臺的投資公司持有的42.3% Playtika股權,標的資產作價405-425億元,隨後其餘投資公司撤出,由史玉柱和巨人網絡共同持有該公司股權。

但是深交所又一次下函詢問公司控制權、同業競爭、資金安排等問題。收購案第三次被否決,史老闆只能無奈地選擇暫時放棄。

三年長跑,百億收購,但是卻沒有花落人家。前幾個收購案被否決後,代表史玉柱可能只剩下通過支付更多現金來證明公司有實力收購Playtika。但是該方案至少需要巨人網絡提供出多達100億的現金流,可是目前公司現金餘額僅剩區區35.42億元。

夢想很豐滿,理想很骨感。

甚至在三年的收購長跑中,財團內部的矛盾不斷激化,2018年史玉柱發微博稱最近遭到了人身威脅和謠言攻擊。三年下來,當初參與的投資公司在不斷地退出。

史玉柱的沉浮

巨人網絡三番五次調整收購案也要決心將Playtika收入帳中,目的就是為了提振當今巨人網絡本身增長乏力的局面。但是如今收購破滅,遙遙無期,巨人網絡和史玉柱眼前,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2.

巨人大廈,傾覆在即

對於Playtika有多渴望,就透露出巨人網絡和史玉柱有多心急。

在巨人借殼世紀遊輪上市的第一年,巨人網絡實現全年營收23.24億元,盈利為10.68億元,同比增長338%。

然而一年後,就風轉直下。2017年淨利潤增長迅速降低到20%。在進入2018年後,受到行業整體監管的從嚴態勢影響,各家公司都無法推新。在這中間,巨人無疑是最受影響的其中之一。

《征途》推出於2006年,《仙俠世界》推出於2011年,對於2017年後的互聯網遊戲市場,這兩個“老爺爺”已經不具有看頭。巨人網絡如此多年,其實並沒有另一個看家的網遊或者手遊推出到市場,老本吃的越狠,巨人疲態越顯。

如今,騰訊和網易作為互聯網遊戲(端遊+手遊)頭部前二企業,瓜分了68.98%的市場。後面三七互娛、完美世界以及bilibili與前二相比都相差甚遠。

當初百萬人同時在線創下中國網遊記錄的《征途》,救不了如今的巨人。以遊戲發家的巨人,如今將將排上網遊公司排名第十,份額已經不足1%。

史玉柱的沉浮

2019年Q3巨人網絡的財報顯示,公司的前三季度營收19.45億元,同比下降32%;淨利潤7.17億元,同比下滑27%。

病急亂投醫。遊戲市場毫無起色,史玉柱便把目光放到了其他上面。區塊鏈、P2P、人工智能、金融,幾乎所有當時能想到的領域,史玉柱都去投了錢。

在巨人網絡迴歸A股的三年間,史玉柱運作了多起收購方案和投資案。如今的史玉柱,是螞蟻金服和民生銀行的董事之一;2017年以8.2億元收購P2P平臺旺金金融;在公開場合多次發聲“看好區塊鏈”。史玉柱之所以動作頻頻,就在於想扭轉巨人網絡如今的頹勢。

但是這些“小打小鬧”翻不起大波浪。史老闆的眼光存疑,投資的項目對於巨人起到平穩增長的,僅有旺金金融一項。但P2P項目未來已經十分渺茫,已經被突擊轉讓。

進入今年後,巨人網絡已經數次回購股票以提升股價,多位股東也頻繁套現。最近1年時間裡,回購股票累計超過了8000萬股,價值15億元。

1700億元的股市頂峰,如今只剩下353.25億元。史老闆心急如焚,但是依然前路渺茫。

史玉柱的沉浮

3.

傳奇人物,幾分真色

史玉柱風頭正盛的時候,騰訊和阿里都還只是剛剛起步。

可是如今巨人網絡卻連他人零頭都不如,史玉柱這個名字的成色也遜色了幾分。

1997年,斥巨資建造的巨人大廈遇到融資困難,把史玉柱也拉下了水。一夜之間,史玉柱從內地富豪榜第八名,欠債2.5億元。從此史玉柱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自大,不要亂折騰。

靠著腦白金、黃金搭檔,廣告裡的老頭老太太們拯救了史玉柱。2000年,靠著腦白金,史玉柱就創造了13億元的保健品銷售神話。

2004年,《征途》推出,最多時數百萬人同時在線。那些年,唯一可值得一談的網遊就是《征途》,其他所有的網遊只能是螢光。靠著《征途》和“送禮就送腦白金”,2007年史玉柱就雄心勃勃地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史老闆身家也達到了254億。

但是當初佔據C位的史老闆,卻已經黯然失色頗久。巨人網絡吃老本、創新乏力,在最主要的遊戲市場已經雨點小小。

史老闆在他的辦公室裡回想起20年前他一個人做出漢卡對抗中科院整個研究所的時候,想必是很懷念那個時光。

收購案擱淺,巨人網絡的陣痛還是會持續。未來的增長還會進一步露顯頹勢,史老闆的重振夢,不知道還要再走多久。

(本文首發騰訊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