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銀行、北部灣銀行高管變動 兩銀行淨利收窄資產質量下行

本報記者 王柯瑾 北京報道

日前,同位於廣西的桂林銀行與廣西北部灣銀行(以下簡稱“北部灣銀行”)“雙雙換帥”。

據悉,桂林銀行原董事長王能辭任,且被提名為北部灣銀行副董事長,主持董事會全面工作,北部灣銀行原董事長羅軍免去職務。王能辭任後,桂林銀行公告稱,該行聘任副董事長吳東代行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責。

桂林銀行於今年6月21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關於啟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相關準備工作的議案》,正式開啟上市進程。9月末,該行完成第六輪增資擴股,總股本擴至50億元。同樣,北部灣銀行也完成第五次增資擴股,註冊資本達到75.91億元,已於今年7月啟動上市準備工作。

在經營方面,三季報數據顯示,2家銀行在營業收入同比增加的基礎上,均呈現淨利潤收窄且資產質量同比有所下降的情況。

啟動上市後“換帥”

日前,桂林銀行連發2份公告。其中一份公告稱,董事會收到王能的辭職報告,其因組織部門工作安排調離該行另赴新職,辭任該行董事、董事長、董事會戰略規劃與投資委員會主任及董事會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委員職務;另一份公告稱,為保證全行業務連續穩健發展,該行董事會決定在新任董事長獲聘到任之前,聘任副董事長吳東主持董事會全面工作,代行該行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責,並擔任董事會戰略規劃與投資委員會主任。

同時,北部灣銀行官網信息顯示,該行召開幹部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決定:王能任北部灣銀行黨委委員、副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提名王能為北部灣銀行副董事長,主持董事會全面工作。免去羅軍北部灣銀行黨委書記、委員職務,提名免去羅軍北部灣銀行董事長職務。

關於高管變動,記者分別聯繫到上述2家銀行。桂林銀行相關人士表示,此次變動屬正常人事調整,不會對該行經營管理造成影響。而關於北部灣原董事長羅軍的去向,記者瞭解到,其或將赴農村信用合作社任職。

關於本次人事調整,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莫達流表示,是自治區黨委從全局出發,根據北部灣銀行領導班子建設實際和事業發展的需要,經過通盤考慮、慎重研究決定的。

公開資料顯示,王能1982年參加工作,具有豐富的金融業從業經歷,其先後在中國人民銀行桂林分行、桂林銀監分局以及桂林銀行工作,2006年開始調入桂林銀行(原桂林市商業銀行)任該行董事長一職,截至今年已有13年。

在王能的領導下,今年9月,桂林銀行完成第六輪增資擴股,實收股本總額增擴至50億元。而北部灣銀行也連續增資擴股,2019年上半年,該行完成30億股目標股本募集,股本增加至75.91億股。且該行於今年7月宣佈啟動上市計劃,預計2023年實現上市目標。

減值損失拖累淨利

兩家銀行的經營情況存在相似情況。截至2019年9月末,北部灣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4.03億元,同比增加10.39億元,增幅為43.94%,而淨利潤為9.29億元,同比減少1.5億元,降幅為13.87%。同樣,截至2019年9月末,桂林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6.15億元,同比增加4.25億元,而淨利潤由去年9月末的14.01億元下降為13.88億元。

關於淨利潤下降,北部灣銀行在三季報中表示,系因增提撥備提升撥備覆蓋率所致,但沒有披露資產減值方面的具體數據。而從桂林銀行三季度財務數據看,資產減值損失或呆賬損失方面由2018年9月末的16.63億元上升至2019年9月末的16.96億元。

此外,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9年9月末,北部灣銀行貸款餘額為1149.99億元,較年初增加211.42億元,其中正常類貸款餘額為1098.68億元,關注類貸款餘額為35.98億元,不良貸款餘額為15.3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33%。而2019年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餘額為13.5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26%。

2019年9月末,桂林銀行不良貸款率由6月末的1.57%上升至1.79%,撥備覆蓋率由6月末的150.09%下降為143.45%。去年以來儘管監管部門將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最低標準由150%調整為120%~150%,但大部分銀行該指標仍保持在15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來,從城商行經營數據看,利潤收窄、資產質量下降是較為普遍的現象。根據今年銀保監會商業銀行主要指標統計情況,2019年上半年,城商行不良貸款率由一季度的1.88%上升至2.30%,而截至二季度末,國有大行、股份行以及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均較一季度有所下降;城商行資產利潤率方面,一季度末為0.89%,二季度末下降為0.83%。

關於城商行的生存環境,華泰固收張繼強團隊認為,近年來城商行的利潤率走低,不良率抬頭,利潤下滑使得留存收益內生轉化的資本金將減少,不良核銷也需要銀行資本金的支撐。隨著信用風險的不斷爆發,不良率攀升,不良貸款餘額持續增長,不良核銷壓力增大,不良貸款的高企也會增大城商行的利潤壓力。

中小銀行的發展至關重要。11月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九次會議,研究深化中小銀行改革、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舉措。其中,重點突出了中小銀行的公司治理、資本補充和風險防範等問題。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近兩年銀行對小微企業等高風險貸款增加,嚴監管要求銀行表外資產回表,資本考核強化,對銀行資本補充提出更多新的要求。”關於中小銀行未來的走向,溫彬表示,一是完善公司治理,提升中小銀行治理能力;二是強化資本管理,提升中小銀行風險抵禦能力;三是創新產品模式,提升中小銀行服務能力。

關於近年來中小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某國有大行風險管理部人士表示:“與監管鼓勵暴露真實不良貸款水平有關,而信貸資產質量下行壓力下撥備計提的增加會對盈利形成負面影響。”

華北某城商行高管認為,傳統發展模式下的城商行困境不斷暴露,比如區域差距大、同質化嚴重、風險管控力度缺失面臨監管挑戰,以及持續盈利能力差等。面對困境,其建議中小銀行尤其是城商行加快轉型步伐,運用金融科技、大數據等技術降低發展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尤其是加強風險防控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