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村並鎮是趨勢嗎,將來農村都會合村嗎?

LCL亮叔


農村合村並鎮是趨勢嗎,將來農村都會合村嗎?

現在新農村發展如火如荼,各種建設規劃。但是,由於農村居住過於分散,房屋建設也沒有系統規劃,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因此,農村居住統一規劃,合併村鎮成為當下最火熱的話題。

雖說,農村統一居住,合併村鎮是未來農村發展的趨勢。但是,肯定不會是一下子就大規模進行的。短期內也並不會實現合村並鎮的計劃。肯定是要先進行試點,並瞭解人們的願意後才開始實施,並且還需要長久發展。

合村並鎮,其實就是把分散居住的農民聚集在一起居住,房屋統一建造。這樣就可以把很多土地重新整合再利用起來,同時也方便管理和發展。合併村鎮後,農民的居住環境也會變好很多,一些公共設施也方便建造,生活,交通等都會更加便利。因此,合村並鎮對於農民和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要合村並鎮呢?因為,現在的農村人口大量減少。農村就剩下留守老人,老齡化嚴重。大多數的年輕人選擇進城打工後定居城市,而留守的老人們卻無力種地並且照顧好自己。比如一些靠近山區的農村,交通不便利,沒有什麼經濟收入,這樣的生活環境,好多都搬遷出去也是個好事。

再來,看看合村並鎮後有哪些好處呢?首先就是統一規劃居住後,人居住環境會得到很大改善。會有比較完善的交通,醫療,教育等設施。農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出門不方便,看病都要去很遠地方。而孩子們也會有乾淨明亮的大教室,擁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能更好地把資源整合。就像現在,雖然,每個村的居住人口都不多,但是每個村都有著自己的幹部隊伍,如果將村鎮合併在一起。這樣,就不需要這麼多的村幹部了,村幹部減少,國家財政壓力也會減小,因為集中居住,管理起來也會更加輕鬆方便。


結語:雖然合村並鎮是新農村發展的趨勢,但是想要實施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大部分農村人都都比較適應現在的生活方式,要是重新換一個地方生活,居住的話,會覺得不適應,也不太習慣。大家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在自己家的院子養花種菜了,而老人這一關比較難過,因此老人家都是故土難離,因此,合村並鎮是一個長久的事,要緩步進行。

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廣東農村委委


合村並鎮這件事,在幾年前己經開始,按文件精神,不到三萬口人,不能設鄉,不到五萬口人不能設鎮。在人口綢密地區,也是平原地區,一個村比黃土高坡農民一個鄉人口還要多。不存在問題,在延安南部宜川縣壺口鎮於高柏鄉並鎮後,幹部壓縮了,而對農民辦事,從村上到鎮政府辦事有一小時車程,農民都是老齡人。不會開車多,帶來了困難。在農村合村後,遠距離土地退耕後。兩個村種一個村土地:,人均不到二畝地。永遠走不出貧困。而沒有合村村莊,人均土地五畝,還有些村莊十畝也有。就是不扶貧也年年存錢。生活比較富裕。在大山中鄉鎮根據自然條件,自治比較真實。現在無論村莊大小,在偏僻山村,隨著社會惠農政策優惠加大,水,電,路基本實施三通。也全部走出了原始窯洞。住進了平房,農村路燈,廣場,太陽能熱水器戶戶享受了。祖墳墓,每年清明掃墓。也比較方便。農村留守老人,兒童對自己祖傳村莊還是有感情的。





宜川蘋果甜遍世界


這個要分區域來看吧。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還在50%到60%之間吧,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要達到發達國家城鎮化率至少得70%以上吧。目前來看,大規模合併還不太可能,至少還得一代人的努力(自然消亡)。為什麼這麼說,從我的觀察來看,現在農村平時居住的一般為老年人和留守兒童,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打工賺的錢在城裡面買套房,城裡面有套房,你說下一代還願意生活在農村嗎?但一下子觀念還跟不上時代發展,城裡買套房,家裡老人還在,不願意去城裡生活,或者祖屋還在,不能破敗下去,怎麼辦?老家在蓋套房了,所以現在一般稍微有點能力的新農村人都是城裡買一套,家裡面蓋一套。城裡的一套房為下一代準備著,下一代長大之前空著,家裡面一套給老人住著,自己在外面打工再租一套,這就是目前中國農民的住房現狀,不是說絕對如此,相當一部分人是這個狀態,自己的在三四線的房子空著,家裡面一套三層小樓住著老人和留守兒童,自己在大城市打拼租個環境差,相當擁擠的農民房住著。這種狀態得持續多少年,至少等到這一代人自然消亡,那時候才是農村大合併的時候,特別是新農村建設條件不太好的地方,留不住年輕人的地方,沒了親人,沒了鄉愁,行政村自然就消失了。


不知所以63


農村合村並鎮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我的家鄉前幾年就合村並鎮了,只是合了村,並了鎮。我個人感覺沒有做到位,只是按部就班。要真正做到合村並鎮,合村最重要,需要做的事很多。因為農村人口大量外流,一個村常住戶逐年減少,村裡冷冷清清,大白天也見不了幾個人,並且常住村裡的都是老人小孩,留守婦女,這裡一戶,那裡一戶。進城戶多了,舊宅基地雜草叢生,滿目荒涼,村容村貌亂七八糟,不能只簡單的合村並鎮,要把合了的村,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居住,使村容村貌變好,使剩餘農村常住戶鄰里之間可以互相幫助,互相照顧,村裡也有了人氣,顯得熱鬧,更方便村幹部領導管理,更大的利益是,大量的廢棄莊基地,統一整合,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可開發利用的耕地更多,改善了人居,大量增加了耕地面積,利國利民。

合村並鎮,不能只是鄉鎮政府合併,幾個村子合併,統一辦公,合村就要農村常住戶住在一起,讓合村後,農村更美麗。

合村並鎮,國家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從長遠發展來看,這是大勢所趨,功在當今,利在後代。合村並鎮,是振興鄉村的重中之重。





心繫農村538873358716


大家好,我是農民小席,感謝提問!

農村合村並鎮是趨勢嗎,將來農村都會合村嗎?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農村合村並鎮是大勢所向,將來農村肯定都會合村的。

大家都知道,大多數農村都坐落比較偏僻,那裡交通不便,自然環境惡劣,種地也是十年九旱收入甚微,而且沒有可利用的資源優勢,所以這些條件都制約著農村的經濟發展。因此,他們只有搬遷出去才能改變他們貧窮的面貌。另外,偏遠山區的農村村戶相對較少,有的甚至只有零零散散的幾戶人家,而且山區農村坐落比較零散又不統一。因此,像這些農村未來的發展就是整合化一。

再一個,新農村建設肯定是選擇在適合人們居住的宜居地,而且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方便人們的生活,滿足人們教育、醫療、養老以及娛樂等生活需要,所以新農村建設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建設規模。也就是說新農村必須擁有一定的人口基數,才能修建完善的基礎設施。所以,只有將零散的農村集中起來才能實現新農村的建設需求。

所以說,合村並鎮是農村脫貧致富發展經濟的必經之路。而且為了實現縮短農村與城市貧富差距的目標,將來農村肯定都會進行合村。


農民小席


農村合村並鎮政策至今高層部門也沒有具體的相關文件,但這個肯定是未來農村發展的趨勢,至於是不是全部都會合村並鎮呢,我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查閱《關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包括農村異地搬遷政策、農村三清、五清政策等等!我們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全國範圍內的合村並鎮一定會到來!

【小範圍的合村並鎮正在發生“18%”】

在《關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文件中,明確一點就是把搬遷作為農村扶貧工作的一部分!那麼什麼樣的農村會享有搬遷扶貧政策?全村人口總數中有超過18%的人口是貧困人口,就會實施搬遷扶貧政策!

為什麼要“合村並鎮”?核心是要解決3個問題!

1、解決深度貧困地區的經濟環境改善;

2、優化農村經濟結構,增加二、三產業對鄉村經濟發展的比例;

3、解決規模化農民人口的增收問題,緩解大城市常駐人口激增;

但是問題來了?搬遷扶貧不僅要住的好,還要有錢花!

1、農民離開土地後的工作問題?

目前實施的政策例如農業供給側改革、田園綜合體政策等等,核心是要優化升級農業產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從單一的農業產業向一二三產融合進行升級,農民從傳統的生產向農業產業工人進行轉型!農民的收入構成將變為:耕地收入+務工收入!雙輪驅動、雙向支撐!

2、農村社會福利保障政策升級!

這個問題更加重要,農民的養老、教育、醫療福利體系如何比肩城市政策?雙軌制改革就在不遠處,這對於我們所有生活在農村的農民來說,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鄉村振興的方針政策中,農村人的生活出現了更加積極向上的轉變,大家的日子比起過去可是變化了無數倍。現在農村的天然氣、水電改造、道路硬化等都在進行中,環境上也呈現出了更加綠意自然的狀態。很多地方也開始了合村並鎮的政策,通過對房屋的集中化管理,讓農民住上新的小區,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服務。

針對這個政策,老一輩農民並不認可,大家都認為在合併住小區後,大家的生活開支將會提高。老人們都是依靠著養雞、種菜,這樣一天要不了多少開支。每個月再領取100多元的養老金,這樣一個月的生活也能夠很好的生活下去。但住進新小區後,讓老人們該如何生活?況且老一輩目前還要依靠種地為生,這樣糧食收穫了往哪裡放?農機器械該如何處置呢?

老一輩的考慮是很務實的,但真實情況並會不會出現老一輩所擔憂的問題?

我想有關部門一定要解決下面幾個核心問題:

1、可領取土地的分紅

老一輩農民現在擔心糧食無法安放的問題,其實在合村並鎮後農民的土地將會被村集體統一管理種植,農民就可以安心去工廠裡打工,一邊領著工資,一邊拿著分紅補貼,這樣的生活自然會讓大家的收入增加。現在的空心村現象比較嚴重,土地的利用程度並不是很高,只有在統一化的土地管理中,土地的資源將會有更高的利用。

2、享受更完美的基礎設施

現在的農村年輕人越來越少,很多人寧願貸款買房也不情願在農村中生活。多半還是農村的基礎資源比較落後,在教育、醫療、養老上的福利並不是很高。但在合併村落之後,城鎮化自然也會完善醫療和教育,這樣一來農民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生活福利,農村人對家鄉的眷顧也會更多一些。

3、有利於商業投資

在過去農村很少能夠吸引企業的投資和管理,不僅是因為交通上的問題,還因為現在的基礎農田是不準進行商業開發的。這樣也就限制了企業在農村的投資建廠,不過在宅基地復耕之後,這些土地就可以用來商業化的投資。企業在農村建設工廠,工作崗位自然也會提高,所以大家的經濟收入也會增加。

農村合村並鎮雖然是未來發展趨勢,但也不能操之過急,主要是尊重農民的真實意願,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搞一刀切,因為中國農民有8億人口,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人口基數,可以先搞一下示範區,借鑑一下國外的先進經驗,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哪個國家的農村房屋是整齊一排排的,好像跟城市差不多一樣的對吧?本人偏向於尊重農村的自然發展規律,生活在原生態的大自然下的農村,何嘗不是人生的另一番景色對吧?

喜歡西瓜柒哥的朋友,請記得關注點贊轉發哦,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指正,我們將提供更加專業、全面的三農資訊給大家。謝謝


一鵬走江湖


01月13日17:39 關注

以後農村的發展趨勢肯定是合村並鎮,但是肯定不會在最初就是大規模進行,也並不是短時間內會實現合村並鎮的計劃。剛開始肯定是要做試點,在瞭解人們的意願後才開始實施,並且是個長久之計。

江西婺源:春到山村美景如畫

合村並鎮,說簡單點,就是將分散居住的農民聚集在一起居住,這樣便可以將很多土地從新整合後再利用,還方便管理和發展。合村並鎮後的居住環境也要比之前好很多,並且會有完善的教育、醫療、交通等設施,所以合村並鎮對於農民和管理者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紅色聖地貴州習水縣土城鎮:昔日村寨變畫卷

之所以會有合村並鎮的舉措,主要和最近這些年農村人口大量減少,農民的生存環境比較惡劣,或者是因為國家重點項目的投資等原因。現在有很多農村老齡化嚴重,大多數年輕人選擇進城打工後定居城市,老人們無力種地照顧好自己,一些依山建設的農村,因為常常遇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導致生命造成威脅,或者還是因為國家重點項目的投資不得不使農村人搬離自己的家鄉。

安徽蚌埠:新農村讓百姓有了新生活新希望

那麼合村並鎮有什麼好處呢?首先就是農村人居住環境的改善。新農村會有完善的交通、醫療、教育等設施,農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出門不方便,看病要去好遠的地方才可以,孩子們也可以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好好學習。其次就是可以更好地做好資源整合。雖然現在一個農村的居民不多,但是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幹部隊伍,如果將村鎮合併在一起,那麼就不需要有這麼多的人來管理村鎮,村幹部人員少了,財政壓力也會減輕,村幹部還更容易管理村民。

新農村:廣西河池市六甲鎮旦內新村

雖然合村並鎮是新農村發展的趨勢,但是進行起來並不那麼容易。很多農村人已經習慣適應了現在的生活方式,從新換一個地方居住的話會覺得不方便,人們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在自家院子裡種花種菜,養雞養狗,還有很多農村老人更是捨不得現在的故土,所以合村並鎮是一個長久之計。


龍呤天下90327051


小村合併成大村,合村並鎮是未來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國外是這樣國內也是這樣。

首先,地理位置有侷限。

農村很多地區由於所處位置自然環境不好,資源也相對匱乏,村民也生活也非常困難。出於對當地村民長遠發展考慮,遷出村民不可避免,如果由於某種原因無法遷出,但村子合併不可避免。

其次,人口減少。

由於越來越多的人湧進城市,鄉村人口越來越少,村合併也就成了發展的必然。騰出來的地進行大規模的農業化生產,這對於發展農村經濟都是有力的促進。此外,隨著人口的減少,管理會更加統一,也會更有利於農村的發展建設。


最後,城鎮化發展需要。

隨著農村和城市統一化發展趨勢的不斷推進,合村並鎮為城鎮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同鄉村的資源逐漸融合在一起,其經濟結構也會隨著合併而發生變化。鄉村城鎮化發展也可以對大城市人口壓力起到緩解作用。


瀋陽桃哥


首先要肯定有一個行政單位所在地,一定會帶來很多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點。但是隨著農村經濟結構體系觀念轉變,出現了很多與農業生產不相符的矛盾和問題,農村老齡化與留守老年人逐年增多,農業人口也在逐漸下降成為趨勢,基本上沒有年輕人願意留在農村堅守農業生產成為格局。所以在農業入口處即以行政村為單位進行統籌協調,行政管理總局更宜形成村民事務規範化,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也就可能隨之越來越豐富而發生多樣化需求。當然社會矛盾和問題也不斷的隨著新情況而出現,這都屬於自然而然社會意識形態趨勢。如果形成合村並鎮並不是沒有好處,而是因為農業農村農民社會基礎沒有達到預期成熟的關鍵目的,恐怕舊的複雜問題沒有解決而又會出現更多新的矛盾和問題傾向。那一定會因此再增加更多行政機構和更多管理工作人員來達到預期效果。並涉及國家宏觀調控,國家財政收入與行政管理支出結構均衡性?也涉及國家、地方、基層組織建設和農民經濟效益關係。所以說這就需要一個時限關係作為定論穩定大局的根本出發點!


用戶4360161508457影


我也是來自農村的,參加工作後便在城裡居住了,但村裡還有我家的祖屋和鄉親鄰居,所以我還常常回去,上次回去時和鄰居們聊到村莊拆遷的事,都說今年不拆的話就是明年了,周圍的好幾個村都拆的沒幾個了,拆的早的都住上樓了,我們村拆也是早晚的事。在我看來合村並鎮這個事兒從百姓層面和國家層面看,都是必然的趨勢。

一、百姓層面

1、“空心村”浪費土地資源。

其實村裡老百姓也明白,現在還在村裡住的基本上都是年齡大點兒身體尚可的老人了,年輕人大都在外面上班或者因為孩子在縣城上學而在縣城買了房,還有的老人進城給兒子閨女看孩子而離開了農村的家,所以在村裡住的人屈指可數,很多房子是閒著的,房子越閒著壞的越快,也就越沒人住。這就導致村子幾乎成了“空心村”,浪費了大量的土地資源。

2、人口不集中造成服務功能弱化

還有一個就是由於村裡人少,一些配套設施、便民服務的場所和功能就會越來越弱,比如銀行、集市、超市、理髮店等等都是在人集中的地方,人越來越少,這些地方就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了,實行合村並鎮人口集中的話這些設施就會應運而生而越來越多,誰家做生意不願意在人多的地方呢?

二、從國家層面看

1、鄉村振興戰略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並制定了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提出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規劃部署了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一具體任務,並且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穩妥前進,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要實現這個目標,必然要實現人口的集中和土地的集約。

2、合村並鎮有利於農業項目的實施

實現合村並鎮後國家對農業的投入和對項目的支持才能實現,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反過來會推動農業實現更好的發展。

3、實現土地集約化,發展規模農業

拆除農村“空心房”後,大量土地被騰空,這為實現土地規模化提供了條件。這些土地流轉給農業大戶耕種,不僅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率。

合村並鎮,農民離開生活了多年的故鄉到一個新的地方,情感上可能會有些失落,我也是這樣的,一想到老家的村子可能有一天會消失掉內心萬分的不捨,而且可能有些農民因經濟問題、種地問題等有些顧慮,但是從長遠和大局來看合村並鎮還是利大於弊,會讓農村變得更好!

我是A1把酒話桑麻,說農事,話鄉情。你對合村並鎮怎麼看?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