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好累就睡一會行嗎"這句話成7歲孩子遺言,媽媽:都怪我

現如今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棟樑之才,可他們卻忘記了孩子到底能夠承受多少東西。也正是如此,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大,最終孩子的身體出現了差錯,心痛的仍舊是我們。。

麗麗是一個6歲的小女孩,但她的媽媽卻從來都沒把她當作是一個6歲的小女孩對待。小小年紀要上十幾個補課班,幾乎每天的時間都被排得滿滿的。有的時候就連學校的作業都寫不完,畢竟這樣的生活孩子哪有時間去寫作業呢?

這一天晚上,麗麗依舊忙碌到半夜十二點,看著自己還有兩篇數學試卷沒有做完,可麗麗早就已經開始發睏,她決定先睡一會兒,睡醒了以後再把這些作業給做完,於是告訴媽媽:"媽媽,記得叫我起床。"可誰也沒有想到,這是麗麗生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

當麗麗被推進急救室的時候,早已沒有了呼吸。醫生告訴麗麗媽媽,由於麗麗長期處於疲憊狀態,肝臟早就衰竭了,能撐到這個時候就已經算是幸運了。媽媽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眼淚就沒有停下過,嘴裡喃喃著:"我的錯,都是我的錯!"

的確,如果麗麗的媽媽不這麼逼迫麗麗的話,或許結果就不會這麼悲慘了,沒準麗麗會成為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子。現如今的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夠變得優秀,可他們希望孩子變得優秀的本質目的是什麼呢?

1.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輸給其他人,為了讓他們不輸在起跑線上,就算讓孩子哭一些累一些又何妨?可是這樣的做法是不會讓孩子接受的,孩子也會因此心力憔悴。尤其是對於那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本應該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年紀,卻必須要玩命的奔跑。據統計,70%的孩子之所以長大以後變得自閉,正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個精彩的童年。所以說拔苗助長對於孩子來說並沒有任何好處,甚至會磨滅孩子的動力。

2.父母其實也在攀比

現在不僅僅是孩子之間互相比較,父母只見也會相互比較。大家都把孩子當做了比較的對象,都希望孩子可以超過別人的家的孩子,這樣的話父母臉上就會有光。可孩子終究不是我們的玩具,也不是我們的寵物,總是拿孩子進行比較的話,孩子就會無法找到生活的方向,他們只會覺得討好父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還有一部分孩子在與同齡人比較的時候會產生很強的負面心理,尤其是被同齡人打敗的時候,孩子就會變得非常自卑,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那麼家長如何看待孩子的成長呢?

1.尊重孩子的想法,並幫助孩子實現這一切

如果真的是為了孩子好的話,那麼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在幼年時期的確會有一些異想天開的想法,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異想天開的想法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強的生活動力。譬如孩子想要當一個歷史學家,雖然目前看來這種想法難以實現,可我們的確可以把孩子教育成一個歷史知識豐富的學者。我們需要慢慢的實現孩子的夢想和願望,在這期間我們的鼓勵就是孩子的動力。所以千萬不要覺得孩子的想法很幼稚,在夢想沒有實現之前,一切都是皆有可能的,不要妄加定論才是。

2.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我們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那樣孩子的人生是不會圓滿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也需要完成自己的夢想。如果我們真的希望孩子在童年生活不留任何遺憾的話,那就對待他們放縱一些,讓他們好好的感受童年應有的快樂和幸福。沒有壓力的人生才能夠發揮出百分之百的實力,大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只要我們不限制孩子的自由,孩子在今後定然會成長的更加迅速,他們會在以後感謝我們的。

孩子是需要不斷地探索,摸索著成長,從而完成自己的夢想的。而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只能起到輔助效果,如果家長總是過多的干涉孩子的生活,最後只能落到一個後悔的下場。孩子不好的情緒都是因為我們總是強迫孩子才產生的,為了讓他們身心發展健康正常,減少那些無理的要求吧!

你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的呢?你會尊重他們的想法嗎?說出你對此事的看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