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趙魏三家是如何瓜分晉國土地的?趙氏面積最大,魏氏土地最肥

文|飛魚說史

幽、厲失德,周道日衰,綱紀散壞,下陵上替,諸侯專征,大夫擅政,禮之大體,什喪七八矣。——(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當週幽王繼位的那一刻起,西周的壽命已經日薄西山了。

為博褒姒一笑,上演了一幕烽火戲諸侯的好戲,褒姒笑了,但西周卻沒了,這就如狼來了的故事一樣,等到犬戎真的打到鎬京的時候,本該召喚諸侯勤王的狼煙,卻成了西周最後一抹刺眼的嫣紅。

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徹底滅亡,國不可一日無主,天下諸侯就擁立周幽王的兒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為了降低犬戎的威脅,周平王把國都東遷洛邑,自此東周時代開啟。

韓趙魏三家是如何瓜分晉國土地的?趙氏面積最大,魏氏土地最肥

東周又被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此時周王室已經衰弱,天下諸侯各自為政,陸續出現了春秋五霸,問鼎中原。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春秋時代孕育了分,而戰國時代則奠定了合,這兩段時期的分界線,便是三家分晉。

那麼三家分晉後最為開心的是誰?其實並不是新興的韓趙魏三個諸侯,而是總被晉國欺負的老鄰居,秦國。

韓趙魏三家是如何瓜分晉國土地的?趙氏面積最大,魏氏土地最肥

秦襄公被周平王分封為諸侯之後,隨後不斷向東部擴展,秦晉也成為了鄰居,到了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秦晉之好也成為了歷史,兩國之間摩擦不斷。

當晉國被瓜分之後,秦國高興的幾乎一蹦三跳,但這種開心卻沒有維持多久隨即面露苦色,本該開心的秦國為何又面露苦色呢?因為魏國的強勢崛起,讓它發現自己連晉國的三分之一都打不過。

此事我們還得從三家分晉說起。

晉文公的三軍六卿制。

公元前633年,晉文公為了維護晉國的強大,在城濮之戰將全軍分為三軍,每軍各設置一將,一佐,其中中軍將為正卿,權力最大,不過中軍將卻不是世襲的,而是晉國有權勢的大家族輪流來做。

起初晉國內的大家族有11個之多,後來有五個家族沒落了,到了春秋末期只剩下了六大家族,後來六大家族中的範氏、中行氏、智氏滅亡,晉國的權柄就落在了韓氏、魏氏、趙氏的手中,後來的三家分晉,也正是這三家。

韓趙魏三家是如何瓜分晉國土地的?趙氏面積最大,魏氏土地最肥

晉文公設立三軍六卿的初衷是讓這些大家族相互制約,從而維護自己的統治,但慢慢的,這些大家族已經尾大不掉了。

從一定程度而言,讓晉國曾經所向披靡的三軍六卿,也正是造成晉國被分裂的最根本原因,所以來說,制定制度的初衷幾乎都是好的,關但鍵要看身在制度裡面的人會如何做。

三家分晉後的格局。

三家分晉其實有三個重要的時間點,第一個,公元前453年,趙氏聯合韓魏,滅掉智氏,晉國公室已經名存實亡,第二個,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冊封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同時,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也正是以此作為開篇的。

第三個,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徹底瓜分了晉國公室的土地,此時晉國才算徹徹底底的滅亡,韓趙魏三家的土地劃分,韓國要了晉國南部的土地,趙國要了晉國北部的土地,而真正晉國的中心,則被魏國佔為己有。

韓趙魏三家是如何瓜分晉國土地的?趙氏面積最大,魏氏土地最肥

韓趙魏三家為何會這樣劃分呢,首先,和他們各自的封邑地理位置有關,但最為主要的還是實力,智家攻打趙家,趙家雖然沒有滅亡,但實力已經大損,魏家成了三家中實力最強的一方,自然會佔據最肥沃的土地。

三家分晉而成諸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晉國的實力,畢竟晉國變成了“三晉”,戰國時代也逐漸演變成了七雄爭霸的局面,而秦國的鄰居也由原先的晉國變成了韓趙魏三國,秦國自然喜出望外。

三分之一的晉國打得秦國無法抬頭。

秦國的高興並未維持多久,因為它發現,晉國雖然被瓜分了,但新鄰居里面的魏國卻強勢地崛起了,晉國就相當於堵在秦國門口的大石頭,因為太重搬不動,當這塊大石頭一分為三的時候,秦國興致沖沖地想去搬開,發現自己連其中的一塊都搬不動。

晉國三分獲利最大的當屬魏國,魏國也正是靠著晉國的老底,成為最先崛起的諸侯國,當然晉國的崛起,這只是外因,真正的內因是魏國的老大,魏文侯。

韓趙魏三家是如何瓜分晉國土地的?趙氏面積最大,魏氏土地最肥

魏文侯,戰國初期最為傑出的君主,沒有之一,尤其在他統治時期,他手下的能臣名將,那真是閃耀中原,其中有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翟璜、段幹木等等,堪稱最豪華治國陣容也不為過。

李悝變法奠定魏國強大的基礎,吳起、樂羊攻城略地,西門豹等人治理後方,魏國焉有不強大的道理,強大後的魏國加緊了對秦國的打擊,佔領了整個河西地區,把秦國牢牢壓制在函谷關以西,無法東出爭雄。

飛魚說:

三家分晉後最為開心的是誰?不是韓趙魏,是總被晉國欺負的老鄰居秦國,那麼又為何秦國開心了沒多久就面露苦色呢?這是因為它連三分之一的晉國都打不過。

秦國本以為三家分晉後會大大削弱晉國的實力,會有利可圖,誰曾想魏國卻強勢地崛起了,秦國不僅沒有佔到便宜,還被魏國打的節節敗退,直到魏武侯逼走在西河苦心經營多年的吳起,屬於秦國的時代才真正到來。

韓趙魏三家是如何瓜分晉國土地的?趙氏面積最大,魏氏土地最肥

魏國的崛起和迅速沒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君主和人才,魏國的崛起離不開魏文侯和手下一大批人才,而魏國的衰弱也離不開繼任的魏王和無法留住人才,一個諸侯國不能被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那麼等待它的也只有滅亡。

我們把目光在投向秦國,雖然戰國初期秦國被魏國打的滿地找牙,但它卻不忘初心,秦國自秦獻公之後的幾代君主都勵精圖治,並且積極從東方引進治國能臣為己所用,說白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是秦國最終能崛起的最為關鍵的原因。

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文獻:《史記》、《戰國策》、《資治通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