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102歲東北抗聯孟憲德——繳了唐將軍手槍的那個老兵走了

繳了唐將軍手槍的那個老兵

悼念102歲東北抗聯孟憲德——繳了唐將軍手槍的那個老兵走了

▲ 唐將軍,指的是開國少將唐凱

一戰鄂豫皖,二戰冀熱遼,打了老蔣打鬼子,堂堂的唐凱少將,誰敢繳他的手槍?

還別說,關雲長還有走麥城呢,敢繳唐將軍手槍的這個老兵,便是來自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的孟憲德中尉

悼念102歲東北抗聯孟憲德——繳了唐將軍手槍的那個老兵走了

▲ 2016年11月,筆者與孟憲德老人在瀋陽的合影,老人時年98歲

孟憲德,黑龍江省集賢縣人,1918年出生,21歲被徵入偽滿洲國軍接受狙擊手訓練,所部番號為偽靖安軍3團2營迫擊炮連。

1942年,由於不滿日軍欺壓,該連與一同駐防的該部機關槍連部分官兵共同發動起義,擊殺日軍指導官根本中尉,突破日軍設置的烏蘇里江封鎖線進入西伯利亞,投奔了此時已經撤入蘇聯重新編組的抗聯教導旅。

悼念102歲東北抗聯孟憲德——繳了唐將軍手槍的那個老兵走了

▲ 在日軍的軍用地圖上,可以看到撫遠縣南端與繞河北端交界處的東安鎮,隔江就是蘇聯,還可以看到當地駐軍的標識——3li代表靖安軍第三團,II表示第二營

這次起義最後使七十多名官兵參加了東北抗聯教導旅,孟憲德經過無線電訓練,被派到了王明貴將軍指揮的步兵教導第三營,在那裡,他們和日軍在偽滿邊境線上鬥智鬥勇三年,並且接受了傘降訓練——抗聯與盟軍的約定是和關東軍的戰鬥打響後,他們這支部隊將被空降到中長鐵路沿線,切斷這條關東軍的運輸大動脈。

1945年8月9日,蘇聯宣佈開始對日作戰,蘇軍與抗聯各部迅速突入偽滿洲國縱深。由於戰鬥進展比預期順利,形勢發展迅速,僅僅一週後日本帝國便宣佈投降,猖獗一時的關東軍土崩瓦解。

此時,對孟憲德等的空投還沒有來得及進行。他隨即被命令隨抗聯名將馮仲雲前往瀋陽,擔任衛戍副司令接收城市——當時東北很多城市以蘇軍指揮官擔任衛戍司令,抗聯指揮官擔任衛戍副司令,這一行動也為中國共產黨部隊進入東北,接收東北打下伏筆。

悼念102歲東北抗聯孟憲德——繳了唐將軍手槍的那個老兵走了

▲ 孟憲德老人這張威風凜凜的照片,攝於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他說:“這身衣服不是我的,不過勳章是我的。”

不是您的,您怎麼會穿人家的衣服照相呢?當我問到這個問題時,孟老說這背後還有一段故事,他自己是有理由穿這身軍裝照一張的——這不是來不及嘛。

原來,抗戰勝利後馮仲雲到瀋陽,是奉命接任瀋陽衛戍副司令的。孟憲德率領五名戰士組成警衛班,護送馮仲雲前往。

當時東北各地武裝蜂起,一些地方武裝是傾向國民黨政府的,他們大多是偽滿軍、偽滿警察等為核心組成,為了清洗漢奸的罪行急於向國民黨方面“投名狀”,因此如果發現了馮仲雲的中共身份,這支小部隊的處境將十分危險。

好在馮仲雲懂得俄語,孟憲德驍勇善戰,他們所在的抗聯教導旅還有一個蘇軍番號“蘇聯紅軍遠東紅旗軍第88獨立步兵旅”,人人身穿蘇式軍服,佩戴蘇軍軍銜,所以一路有驚無險,順利抵達瀋陽。

不過,也正是因為佩戴著88旅的蘇軍軍銜,曾任北滿省委書記,抗聯第三路軍政委的馮仲雲,當時肩膀上只扛著一副上尉的肩章,孟憲德則是上士。

這樣一來,接待他們的蘇軍駐瀋陽衛戍司令卡夫通不幹了,他認為自己是少將,給自己卻派了一個上尉當副司令,這不是行騙就是侮辱。

悼念102歲東北抗聯孟憲德——繳了唐將軍手槍的那個老兵走了

▲ 抗聯名將馮仲雲,抗日戰爭前便是哈爾濱商船學校的教授,可謂文武雙全

馮仲雲面對疑惑的卡夫通從容鎮定,立即借用電話撥通了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元帥在電話裡把不懂政治的卡夫通一陣訓斥,確認了對馮仲雲的任命——同時,也認識到軍銜的確是個潛在的問題,便讓馮仲雲以後以中校(一說少校)身份執行任務。

這樣一來,擔任馮仲雲“副官”的孟憲德,便也水漲船高,變成了中尉。不過,這時他還沒有新的軍服,第二天只好先從蘇軍戰友那裡借了一身中尉軍服照了張照片以“驗明正身”。

可是,孟中尉怎麼會繳了唐少將的槍呢?

事情其實令人啼笑皆非。就在晉升中尉幾天以後,一天已經入夜,馮仲雲所住的小樓下面,突然來了幾個風塵僕僕的客人,他們敲響了大門,要求拜謁馮副司令。

此時,忙碌了一天的馮仲雲已經休息,孟憲德從門縫往外一看,卻著實嚇了一跳——這幾個客人都穿著“國軍”的軍服,還戴著有青天白日徽的帽子呢!

當時鬥爭形勢複雜,孟憲德立即猜想是國民黨特務來了。他立刻不動聲色地把對方放進門,然後突然下手,叫幾個警衛把對方抓起來。

儘管是突然襲擊,但對方也不是庸手,除了被孟憲德當場放翻一個,其他人竟然還來得及掏出槍來和警衛對峙,看來是碰上了硬茬子。

劍拔弩張之際對方的指揮員氣度恢宏,主動放下槍交給孟憲德他們,讓他們拿一封信趕緊通知“馮仲雲同志”。

“馮仲雲同志”?

這個稱呼讓孟憲德一愣,但他不敢大意,還是讓人下了對方的槍,看管起來,這才上樓去叫醒馮仲雲。

結果馮仲雲一看這封信大喜過望。原來,來的是關內來的老八路到了瀋陽,這就是他們的代表——八路軍當時名義上是“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正規部隊服裝上和國民黨軍沒有兩樣,倒是“孟副官”誤會了。

抗聯從1935年就和黨中央失去了聯繫,馮仲雲一到瀋陽就給延安發報聯絡,終於把中央來人盼來了。他馬上讓孟憲德把人接進來,一見面雙方都是熱淚盈眶,緊緊擁抱。

孟憲德這才知道,那個在他面前鎮定自若的“國軍”指揮官,原來就是冀熱遼軍區支隊政治委員,後來的開國少將唐凱將軍。

雙方談得賓主盡歡,原來唐凱是隨同曾克林的部隊日夜兼程從冀東北上而來的,但到達瀋陽後,由於弄不清情況,蘇軍卻攔著他們不讓下車,由於出發倉促,八路軍中沒有合適的聯絡人員,便按照上級指示排出唐凱來找馮仲雲了。

悼念102歲東北抗聯孟憲德——繳了唐將軍手槍的那個老兵走了

▲ 冀東部隊,是當時離東北最近的八路

既然如此,事不宜遲,馮仲雲很快聯絡卡夫通,解決了冀東部隊的下車和住宿問題,八路軍就此開進瀋陽。

不過,在馮仲元聯絡卡夫通的同時,唐凱卻找上了孟憲德——同志,你繳了我的槍,可還沒還我呢。

這下子,輪到孟憲德不好意思了。

……

一段歷史的傳奇,而當我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心中卻在隱隱作痛——2019年9月13日,中秋節,一個團圓的日子,抗聯老兵孟憲德,卻在瀋陽與世長辭。

老人的音容彷彿還在我的面前,而他的故事,卻在102歲的時候終於落幕。

儘管時光是我們無法逆轉的湍流,但仍然讓我們無法抑制這份悲傷——一個老兵,便是一個傳奇,他們的離去,彷彿敬禮之後的轉身,定格在歷史的洪流中。

我能做的,便是把這段歷史寫下來,作為對老人家最深的敬意。

老兵孟憲德,您一路走好。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