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身居南方,與秋的相遇總是遲半拍的,霜降已過還未出過遠門,想著北方的秋怕是要落幕了,心生遺憾,碰巧又遇漢中留壩第四屆紅葉節的緣故,我終於跟今年的秋天有了一個打照面的機會。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作為“秦漢咽喉”的留壩,它處於秦嶺南麓,之所以這裡每年都舉辦紅葉節,是因為每年到了層林盡染的深秋,秦嶺山脈各處便呈現出由於獨特地理位置而造就的各種植被的自然之美,黃櫨的葉子變成了紫紅、銀杉金黃、楓葉火紅、銀杏落地……“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大概就是這個景象吧,神秘的山林、古老的村子、盤旋的山路,高聳的樹木,秋色覆蓋之後,便成了一個童話的世界。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我此去還早了一些,天氣已經寒冷,紫柏山都開始飄雪了,但要等到深秋與初冬交際之時,怕是這裡最美的時候了,然而此時積聚的溫柔詩意,雖然淡一些,但循序漸進的等候,就像我們對詩與遠方的期盼一樣,也是一種期待的美。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隱居鄉里:小院鎖清秋

古人云:“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留壩往西北,316國道旁,有一個叫樓房溝的小村落。秋的氣息早已經瀰漫在山村的各個角落,夜裡抵達小院,在山路轉了幾個彎,微弱的燈光,寂靜的山林。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我們入住的樓房溝精品民宿六號小院,在溪水的一側,就著夜色走過小橋,聽見院子裡的狗吠聲,小狗是管家阿姨收留的一隻有點跛腳的土狗,我們鑽進溫暖的屋子裡,它一直守候在窗外,不知它是否守了一整夜。喝了一碗暖暖的紅棗茶,一整夜無夢。深院鎖清秋,在這裡需要一顆波瀾不驚的心,哪怕安定幾日也好。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天微亮,靜謐的村子,遠處是深藍的光,月兒掛在樹梢,掙扎著醒來看一眼這夢幻般的秋藍,又回到溫暖的被窩裡躺下了,在這樣深秋的冷裡,想起當時“後來我又睡著了”的狀態,該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狀態吧。再夢醒,天已亮,走出院子,看遠處瀰漫著迷霧的山脈,那就是秦嶺山脈吧,綿延起伏,紅葉覆蓋,山頂已經積下了雪,有喜鵲飛過樹梢,似要飛過重山,倏忽便不見了蹤影。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樓房溝村落裡,早醒的人們早已經忙起了農活,菜地裡已經有農婦耕種的身影,拴在院子裡的小狗也吃過了早餐,溪水沿著山脈流向低處,路兩旁的樹葉還未紅起來,但已經落得處處都是,順著溪水而流,岸邊的柿子樹早已經結了果子,沉甸甸的果實把枝頭都壓低了,管家便摘了幾個放在籃子裡給我們品嚐,還帶著澀的柿子,吃起來別有風味,是清秋的微澀,可以想象再過些日子等它熟透了的甘甜。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回到院子裡,陽光早已經鋪滿了地,早餐也準備穩妥,獨有的當地食材,一碗米皮就一口小米粥,一碟清炒馬鈴薯,一個雜糧饅頭,這樣的早餐吃起來滿心歡喜,清清淡淡的日子如這般,該感謝這豐盛的人間吧。躺在秋日陽光盛放的院子裡,看一會書,等著滿滿一日的行程,小確幸油然而生。說真的,倘若一天都沉溺在這院子的小時光裡,我也並不嫌棄的。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鄉村公路:通往遠方的路

到了秋天,在這大山深處,何止一條最美的鄉村公路,不管是被譽為陝西十佳最美鄉村公路的高江路,還是通往太子嶺或紫柏山的崎嶇山路,抑或是情人谷裡溪邊的一條泥路,哪怕是最普通的一條鄉村小道,都因為秋天的到來而美得不可方物。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杉樹、法國梧桐、楓樹、銀杏,這些一到秋天便著上最鮮豔衣裳的樹木,紛紛都濃妝豔抹起來,即便沒有去過的人都可以在腦海裡構築這樣一幅畫面,湛藍的天空,金黃的道路,高聳的樹木,偶爾路過的村民,行駛的汽車,分不清是在畫裡還是在現實中。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獅子溝牧場:人間煙火氣


紫柏山腳下的獅子溝牧場,在留侯鎮閘口石營盤村,是一片未被打擾的仙境。被染成金黃色的大地,遠處成排的杉樹和銀杏,還有搭起來晾曬牧草的木架子,成群結隊的牛羊或低頭吃草或憨厚地佇立,據說這裡曾經是當年諸葛亮部隊放養軍馬的地方,難怪處處盡顯靈氣。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牧場並不大,也有放牛的人住在這裡日夜守候,秋日的景象裡非常適合拍攝人像,即便是隨手用手機拍攝,都能展現大片的氣質。在路上我們的車子遇到一個趕牛的牧民,他家十幾頭牛找不到了,我們問他怎麼辦,他無奈又憨厚地笑了笑說:明天后天繼續找唄。看來,在這樣的人間仙境裡,找自己家的牛也是一種享受吧。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看山:雲海幻境


紫柏山雖然沒有華山有名,但也算是陝西的名山,它因為漢代功臣張良隱歸於此而名揚四海。此次山上秋意未濃,反而因為覆蓋了白雪而顯得蒼茫宏偉,我想我肯定是錯過了紫柏山最是奼紫嫣紅的時候了,只能留著點遺憾給自己再來的理由。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然而在去往紫柏山的路上確實收穫頗多,前面提到的豔遇各種最美公路和山路,便是在去往紫柏山的路途之中遇到的。而此次對山的期盼最圓滿的,怕是太子嶺的雲海了。我們抵達留壩的夜裡剛好下過一場秋雨,秋風蕭瑟之中本以為收穫很少,沒想到第二天驅車前往太子嶺的時候,遇到那宛如幻境一般的雲海,車子不斷在路途中被叫停,都說登頂後會更美,但誰也不想錯過眼前的美景,珍惜當下,誰知道這般幻境,老天爺會不會在下一秒就收了回去呢?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看廟:寂靜之地


作為漢代的功臣,張良的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始建於漢代的張良廟肯定是經過無數次修葺和重建的,但是想到這是歷史名人辟穀隱居之地,無形之中便多了一份神秘。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遊客並不多,反而讓這座古老的建築透顯出更多魅力來,讓人能更專心去觀察它的構造和審視它獨特之處,你會發現它融合了北方宮殿的恢弘大氣,卻又巧妙地把江南園林的元素穿插其中,讓人身臨其境感受南北方建築文化的衝突以及恰到好處的結合。我更喜歡後院的一些精緻的設計,竹子和拱門,拾梯而上的書房,小轉角處一棵落葉的銀杏,實在是美極了,詩意油然而生。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看人:留侯古鎮趕集去


留壩的留侯古鎮,這裡還保留著以前趕集的習俗,在這裡,山民們會把自家的各種乾貨山貨土貨都拿出來售賣,最讓我吃驚的是這裡竟然產西洋參。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要想感受留壩的人文景象,來這裡吃一頓長桌宴再好不過了,特色菜當然是留壩八大碗,有酥肉、雞肉、扣肉等八種蒸菜構成,同時還配有各種涼菜,大家並排而坐,一百多名客人一起用餐,桌子從村頭擺到村尾,這可真考驗廚師的功力。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正值紅葉節開幕,除了吃,在長桌宴上還可以看到很多民俗表演,你只要靜靜坐在那裡吃上幾口肉,便能感受到這秦嶺秘境山村裡的人們的熱情和淳樸。

在留壩,我與秦嶺秋色撞個滿懷


在留壩不過三四日,想起回到杭城依然只是初秋,心中有點失落。畢竟我的心願無非是每年能感受四時的美,而留壩這一秋,已經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人總不能如此貪婪罷,我之所以後來能滿足,又何嘗不是遇到了這恰到好處的秋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